以绘画为志业
2019-04-28刘振
刘振
十余年来,我国的艺术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地艺术学院和高校的美术师资日益完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我国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青年艺术工作者。尤其是近年来,湖北美术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绘画领域输送了许多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文化素养的青年画家。他们富有理想,醉心创作,不断提升自我,通过各种展览显露头角,取得了优异成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陈志强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为青年创作者,陈志强从艺伊始便把艺术作为事业,笃定绘画道路而要开辟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为此,他广泛地向许多优秀的前辈学习和请教,反复钻研、思考和分析当代的优秀作品,希望能够通过学习经典做到创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持之以恒的勤奋和努力,艺术创作开始步入佳境。
20世纪以来,中国传统人物画面临西画的巨大冲击,在观念和创作范式等方面产生了重要转向。许多优秀的画家在传统与现代、东方经验与西方观念之间找寻新中西艺术的契合点,试图以更加含蓄的方式关照当下社会生活。整体来说,中国人物画在创作观念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传统中求新,以经典范式言说现代精神,不过分拘泥古典模仿意义上的再现;另一类则强调融汇中西,以“他山之石”作为革新的因素,不墨守成规,借鉴西画构成方法,强调画面布局,将西方的素描造型手法和光影效果运用于人物画创作上,开拓了中国现代人物画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画家,陈志强选择了前人开拓的中西融合的创作路径。如同许多优秀的先辈画家一样,他为了更好地突出人物的情态特征,将西画的素描造型融入到水墨人物的创作中,注重解剖和透视关系,显示出其扎实的造型能力。同时,在追求人物造型准确的基础上,他也能够较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笔墨语言的特性。他多以淡墨写人物,借助素描手法,用笔准确勾画出人物面部的解构,略施晕染,显得含蓄生动。在注重画面的章法布局的同时,以浓墨、大笔触处理背景,具有酣畅淋漓之感,又能够烘托出人物的特征,使得画面黑、白、灰色调相得益彰。当然,在人物的手和颈部细节的处理上,显示出作者能够较为自然地予以交待。
在创作过程中,为了更清晰地表达人物的心理情感和精神状态,陈志强遵循着老一辈艺术家深入自然和体验社会的创作传统。为了能够创作出更加真实的作品,他频繁地深入所要表現的对象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和观察表现对象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特征。在这个消费文化盛行,艺术市场为王的当下,陈志强能够敢于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以手中之笔表现城市中的广大劳动者,给予平凡的人以人文关照,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具体表现为,在创作主题的选择上,他没有盲目地迎合市场需求,逃避一个优秀的青年创作者应有的社会担当,而是敢于用手中画笔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例如《城市筑梦者》系列以农民工群体为表现主体,试图通过艺术的途径使读者在欣赏作品之余,能够关注到这些为我们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群体。同样,《城市之光》系列以钢铁冶炼行业的工人为表现对象,紧贴时代精神,歌颂了劳动的伟大。
以形写神,是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重要创作指导原则和鉴赏标准。早在魏晋时期,著名画家顾恺之就提出了“以形写神”的概念,提倡通过形体来表现人的精神面貌和形象特征。这一原则,虽历经千余年,仍然指导着中国人物画的创作。读书期间,在其导师谭崇正的引导下,陈志强得以较早地认识到传统绘画理论对创作的重要性,并且通过理解把这些思想用于指导自己的创作实践。具体反映在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画和动作的处理上,他能够恰当地反映了表现对象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显示出他较高的艺术造诣和发展潜力。尽管这些努力还有着很强的实验性和探索性,人物的情态和画面的效果仍然具有提升的空间,却呈现出一个青年画家在孜孜不倦地吸收并转化前人的优秀思想,渴求创新的意愿。例如,《聚焦点》系列以纪念抗震救灾为主题,赞颂了面对自然灾害时,各族人民在党和国家的帮助下,展现出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和毅力。这些作品人物衣着或以淡墨稍加勾勒,或以浓墨点染而成,用笔苍劲秀润,清新雅致,背景不做过多的刻画,多以浓墨晕染,强调水墨本身的肌理效果,显示了作者较高的水墨控制能力。
总体来看,陈志强作为一名追求创新,不断进步的青年画家,有着较好的发展潜力,尽管其作品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但这皆是青年画家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在审视以陈志强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画家们时,更应当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态度,给予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肯定评价。
陈志强
1992年出生于河南。201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获艺术学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获艺术硕士学位。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优秀文艺志愿者、湖北省花鸟画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国画学会会员、焦作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中国画高研班学员、湖北省油画高研班学员、湖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画研究室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