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常的空间思维与准确的精神把握

2019-04-28付京生

美术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笔墨绘画精神

付京生

张贤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画画。那时他在农村,父母觉得画画也是一门技术,所以很支持他画画。带着这种朴素的情感,张贤开始了他的艺术征程。

张贤的作品有一种特殊的空间意识。这种“空间意识”,当然是学习西画(如素描)给他带来的好处,但他处理画面空间的能力,卻又绝非仅仅是学习过西画素描的人就能够达到的。因为,在他的作品中,画面物象的构成关系,是一种由气韵周流而集结在一起的特殊的结构关系。这是一种抽象笔墨与具象表现相结合的特殊的结构关系。

从张贤的作品分析来看,他在作画之前,就已经树立了坚实的“意在笔先”式的文化精神的涵养,事先以中国儒家阳刚思想立骨,而后以道、释放达精神为绘画“格法”,才使他的绘画在嗣后的具体的笔墨表现中,处理好了画面的结构关系。张贤画作中这样的结构关系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画面物象,依靠的是“以线造型”来显现(而这样的“以线造型”,画家对中国书法笔法、笔意及书法线条表现中精神气骨的理解与把握,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画面的章法构成,依靠的是在平面的宣纸上,能够将所欲表现的物象依时间顺序从容对接(这就需要画家头脑中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特别明晰)。于是,在这个意义上,张贤才能够通过娴熟、高超、训练有素的笔墨技法,将他的作品中的风骨、品格和神采表现得真切感人。

张贤的作品造型生动准确,画面构思新颖别致,且绝无累赘之笔,技法上又敢于创造革新,因此,能够将自然界的山水表现得犹如一首首亲切的诗。他的画,笔法恣肆、放达、自由,看上去轻松自如,同时又“格法”谨严,通过他超常的空间思维能力,把他多年在绘画实践中把握住的中国文化精神,灌注到了他的谨严而自由的作品之中,从而使得他的绘画,形成了独有的空灵洒脱而不失结构结实的个人风貌。

张贤的画,能移人精神,动人情。看他画面的物色之动,我们的思想情感亦会随之跌宕起伏。在他的《秋烟漠漠雨濛濛》这幅作品中,不仅那些具象的山石、树木、屋舍、溪瀑蕴含了抽象的笔墨表达,而且山石、树木、屋舍、溪瀑的远近空间关系,也无不既法度森严而又随心所欲中不逾矩。

中国画画理中讲的“意在笔先”“取象不惑”,在张贤那里,似乎都是无师自通、信手拈来,得来全不费工夫的。张贤似乎有着超出一般人的把握画面章法布势与气韵开合的能力,以及把握画面气韵、品格、意象和境界的能力。从他的《望云润雨》《瀑水含秋》等作品看,我们能想象到他在作画时,那画面的物象确实已经“胸有成竹”,因为我们能感觉到一旦他在纸面上勾勒下第一笔以后,他就会以笔笔生发的方式,使手下的笔墨在勾、皴、擦、点中,把画面中的山石、树木、溪泉“写”得既精神抖擞又神完气足。

在张贤的作品中,有着一种许多画家可望而不可及的“咫尺重深”的美感。这种“咫尺重深”的美感,一方面,来源于他特别良好的空间意识;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他与生活经验有关的灵性思维。在张贤的画里,有着他对中国文化中“象数学”的灵性把握和有机运用。具体到绘画,这种与灵性思维相关的“象数学”,与欧洲的“黄金切割律”是不一样的。比如,《心游家山》这幅作品中的几棵中景树木,若按西画透视学原理分析,是不合自然比例的,但在这幅作品中,这几棵树在视觉上却特别舒服适目。而这样的“适目”,肯定需要计算,但这种计算能力却又不是“1加2等于3”式的数学计算,这是一种与中国画“立象尽意”美学思想息息相关的图像计算。这种图像计算对做过木匠的张贤而言,无疑比别人更有优势。

张贤本科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为“正规军”。回到地方以后,带了一段时间高考班,所以,他的素描、速写画得很多。后来,他的山水画相对比较写实,也与此关系密切。这是张贤的作品能够“意在笔先”“取象不惑”的前提条件。考入国家画院龙瑞先生高研班学习以后,他对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和意象境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其画面的笔墨精神和意象境界因为有着手到擒来的具象能力支撑,所以,他的画不是无本之木,而是肥沃广袤原野上的一片美花。

张贤从小在广西农村长大,他一睁眼看世界,大自然即给了他山水自然之美的熏陶,他的画,水气淋漓,明显的南方情调。不过,随着读书和阅历的增加,他现在的画,着重表现的是借助自然山水形躯而传达中国文化的精神意象,表达的是中国人崇尚的那种诗意化的深远、幽静的人文意境。从2006年开始,他的作品开始在这方面发生突破性的变化。经历了学画至今近20年的发展,在他人到中年,身体、精神、学养、气质乃至绘画的技法功力和文化见识都到达令人满意的时候,他的作品中的变化,可以说来得恰逢其时。

张贤作画,行笔有条不紊,笔法从容稳健、气韵贯通,线条含筋蕴骨而富于变化,其提、按、顿、挫的节奏感既跌宕又稳健,物象的结构关系也是既紧凑结实又舒朗磊落,章法上也开合有度,给人以沉着、豁爽、痛快的美感,观之有令人心悦神往之美。从张贤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有着对《芥子园画谱》一类的传统技法的研究和学习,但体现在他作品中的那种继承性的东西,因为有了写生基础的依托,所以人们往往会觉得他是一个另起炉灶的聪明型画家。其实,他的画的背后是有深厚的传统功夫的。这是一种大聪明,也就是说,张贤并不刻意在自己的作品中显示自己的功力,但实际上他是很重视功力的画家。例如,他的作品中有许多书写性的因素,但他却又极为注重画作的可视性,从不因追求其“书写性”而使画面出现忸怩之态,不在过分地夸张变形上下工夫,而是注重在造型清晰准确的基础上,去表现画面物象的神采、风骨、气韵,以及丰富细腻的“情感变化”。

一言以蔽之,从张贤的《秋雨》《秋晴》《雨过清香》《暖日春溶》《青山鸣泉》等作品可以看出,张贤对自己作品的审美取向,无疑已经具有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审美标准。这些标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作品本体形式语言的美感特征鲜明而强烈;第二,作品与健康的人生情感取向和精神指归息息相关。在我们看来,正是这两个方面的标准,使张贤的绘画,具有磊落庄重的美感,观之令人神往。尤其是他的《林密声幽》《行云图》《空谷幽香》等作品,如果张挂于墙,会使人们瞬间就能处于吉气四溢的精神氛围。在这个意义上,张贤的画,可以视为具有“兴宅齐家”属性的祥瑞象征。

张贤的画,展卷具有清气满乾坤的感觉,观之周身舒爽通透。他的画,有养心明志的功能。为此,我们认为他的画有两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方面,是他有着高超的具象写实能力,《青山绿水去无声》《瀑水含秋》《望云润雨》是叹为观止的,但是,张贤并没有局限在写实中,而是把这种具象写实升华到了传统绘画笔墨文化的高度,使这些被升华了的笔墨成为某种精神的象征。另一方面,张贤深明传统绘画必须走宗经征圣之路,所以,他一贯遵循圣贤精神进行自我修养,依照圣贤的教诲进行自我人格的培养。他的画品即是他的人品的具体体现。

中国儒家所说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是中国山水文化的重要精神皈依。具体到山水画,儒家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与道家的“任自然,返璞归真”的相互结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中国古代士人崇高的人生价值取向。所以,中国人不仅仅向往老农、老圃、渔翁、樵夫的“与世无争”的生活,而且也对天下家国一往情深,这就是中国山水画的文化本源。于是,这样的思想转化为审美情操之后,中国的山水画,也就有了多层次的价值取向与意义。事实上,我们前述张贤绘画具有“吉气四溢”“兴宅齐家”的“祥瑞”属性,并非民俗意义所指,而是他的画能“移精神,动人情”。首先是他能够遵循“圣贤精神”去做一个进取的人,其次是他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重人品的自我修养,而且在具体的绘画实践中,我们也能感到他是一个为人宽厚、待人真诚、积极进取、办事认真、乐于奉献的人。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人品性格,所以他的画也就有了一种特殊的蓬勃、稳健、放达与清雄的气息。这种气息,正是张贤“胸有丘壑”的表现。

总之,张贤的绘画,笔法是松灵活脱的,给人一种自由而轻松的美感,但在这种轻松活脱的后面,支撑的却是结构主义语言再造式的符号学意韵。所以,他的画,松灵而不松散,恣肆而不俗陋,放达而不空疏,显示出一种元人散曲一般的轻快、活泼又不失豪爽高亢的审美意旨。在这个意义上看张贤的画,能培养起、树立起我们内圣外王的情感和意志,使我们的心胸、襟怀,能够在观赏他的绘画时不自觉地受到圣贤思想的鼓舞,圣贤精神的关照以及圣贤情感的陶冶。

简历

生于广西象州。199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4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首届人物画高研班;2005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桂林市文联副主席、桂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桂林漓江画院院长、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作品多次入选全國性美术展览并获奖。

作品在《美术》《中国美术》《荣宝斋》《画界》《国画家》《中国画论坛》《美术论坛》《国画经典》《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发表。

出版画集有《学院派精英——张贤》《桂林画院画家作品集系列·张贤》《中国画名家张贤山水画作品》《21世纪有影响力中国画家研究·张贤》《当代名家写意山水·张贤》《张贤速写作品集》。

猜你喜欢

笔墨绘画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笔墨厨神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