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意外资源,提升科学素养
2019-04-28杨旭升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学生不仅是课程教学的对象,也是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产者。文章就如何开发和利用课堂“意外资源”,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展开论述。
关键词:课程资源;动态生成;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4-009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83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不期而至”的资源,教师要用自己的慧眼抓住契机,积极引导和组织教学,生成精彩的課堂,促进教学实效的提高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一、捕捉“意外”——生成精彩的课堂
课堂教学情境的千变万化催生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动态生成。布鲁姆曾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时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因此,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不期而至”的情况。教师要善于捕捉有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使之成为积极的动态教学资源而服务课堂。
(一)从学生的错误中生成
布鲁纳曾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及时发现捕捉错误背后隐藏的教学价值,并引领学生从错误中求知、探究,使之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从而形成精彩课堂。
讲“大气的压强”时,我和学生一起做了经典的“覆杯实验”,说明空气也会产生我们平时身体感受不到的压强。成功演示实验并总结纸片不掉下来的原因时,有学生回答:“纸片被玻璃杯中的水给粘住了。”这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却是该生“认知现状”的真实写照。
为了使“覆杯实验”能科学地说明大气压的客观存在,并消除学生对该实验现象的错误解释,我利用自制教具中的“替代法”对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将“可乐瓶”去底磨平以代替玻璃杯,用一块10厘米见方的“三夹板”替代硬纸片,并在可乐瓶盖上钻一个小孔。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的成功率非常高,并能科学地说明大气压客观存在。这样的改进,把学生的“错误认知”变成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载体,给科学课堂带来了宝贵的富有创新的教学资源。
(二)从“节外生枝”处生成
我们常常带着设计好的内容和方案来教学,设计并导演着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旦“节外生枝”,教师就会处于被动状态。但这样的“节外生枝”能让我领悟到它独特的价值。
教学“探究影响种子萌发条件”时,我设计了检验影响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方案,并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观察。一周后,学生们展示了成果,得出了探究结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要有水分、氧气和适宜的温度。在小结结束时听到一个声音:“老师,我还有想法。”我聆听他的想法:“我发现我的种子摆放与他们摆放的位置是不一样的,可萌发时都是根向下芽向上的。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是这样的呢?”这个不是本课教学内容的问题触动了我。我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根向下生长、芽向上生长到底与什么有关呢?用怎样的实验能证明?学生开始设计完整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在课外积极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新课程下的科学教学,是师生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意外资源,让师生互动实现思维的碰撞,科学课堂也因此富有灵性和活力。
(三)从学生的质疑中生成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的路线而没有激情的旅程。”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质疑精神的养成,他们往往会提出一些教师始料未及的问题,从而导致课堂新的生成。
在实验室上“物质的酸碱性”一课,学生们带来了准备好的材料,测定PH值确定其酸碱性。小组汇报时有学生说:“我对纳爱斯牙膏的酸碱性结果有怀疑。 广告说:‘看得见的品质,尝得到的VC、VE……既然有VE,该是呈酸性的,为什么结果是呈碱性呢?”这一疑问与我的预设相距甚远,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我就沿这个切入点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最后一致认为这则广告有不符合科学的成分。
质疑是一种可贵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师既要有传授知识的能力,更要有启迪智慧的魅力。利用课堂质疑来推动教学,使学生的思维认识在质疑、争辩、交流中变得细致深入,理解渐趋全面清晰。
二、反思“意外”——感悟精彩的魅力
(一)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课堂教学中的“意外”,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科学课程资源。面对这些“意外”,科学教师应心平气和,并抓住这稍纵即逝的契机,充分挖掘其中的合理因素,灵活巧妙地加以利用,使其成为新的课程资源。
(二)教师要有制造生成精彩的智慧
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多少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每位学生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以真诚而宽容的心去尊重理解学生,平等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更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练好教学内功,增强自捕捉生成、制造精彩的课堂智慧。
(三)学生需要具有质疑问难的品质
课堂“生成”源于互动产生的变化,这就需要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大胆质疑,才会有对预设的突破和拓展。课堂上这些“节外生枝”,多是出于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因而教师要长期关注和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以帮助学生树立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
总之,课堂在“动态”中生成的理念,不仅体现了新课程的灵动与鲜活,还体现了学生的独立与个性。只要我们多一些教育智慧,教学多一些动态生成,必能让课堂充满生机,使科学课堂因“意外”而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沈建民.教师的课程意识与专业成长[M].宁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责任编辑 张宏丽]
作者简介:杨旭升(1975.10— ),男,汉族,浙江义乌人,中学高级,研究方向:初中科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