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犍陀罗菩萨像圣线刍议

2019-04-28仲青

创意设计源 2019年1期

摘 要 犍陀罗菩萨像身上的庄严宝饰开启了璎珞的先河。菩萨(bodhisattva)在犍陀罗佛造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菩萨本身能近距离与信徒接触,从而度化众生。圣线作为菩萨身上璎珞的组成部分之一,有着独特的发展与意义,因此对其样式及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从犍陀罗菩萨像圣线的三种样式,数量及含义进行分析,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犍陀罗;菩萨像;圣线

引用本文格式 仲青.犍陀罗菩萨像圣线刍议[J].创意设计源,2019(1):48-52.

Rustic Opinion of Gandhara Bodhisattva Sacred Thread

ZHONG Qing

Abstract The statue of gandhara bodhisattvas set precedent of wreaths. Bodhisattva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atue of gandhara, because the bodhisattva himself is able to reach out to the believers in close distance, thereby preaching the living beings. As one of the parts of the wreaths on the body of bodhisattva, the sacred thread has unique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analyze its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detail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ree styles, quantities and meanings of gandhara bodhisattva's holy lin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Gandhara;Bodhisattva; Sacred thread

犍陀羅(Gandhara)菩萨像与佛造像造型特征极为相似,身形健壮,姿态端正,五官特征明显,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璎珞作为菩萨像的显著特征,将佛与菩萨的尊格明显地区分开来。白化文在《汉化佛教参访录》中表述,“璎珞是古代南亚次大陆的人们,特别是贵族用来装饰身体的一大类首饰的梵文音译”。[1]许多年来,各研究者对璎珞的解释各不相同。一方面有人认为“璎珞”仅指颈饰,即项链;另一方面有人则认为“璎珞”当指戴冠、耳珰、颈饰、胸饰、臂钏、腕钏、手钏、手镯、脚钏、脚镯,包括凉鞋上的珠宝饰物等所有严身之具。《妙法莲华经》载“金、银、琉璃、玛瑙、珍珠、玫瑰七宝合成众华璎珞”[2]。其中“众”,意为多也,所以璎珞不仅指代颈饰。“圣线”属胸饰范围,是犍陀罗菩萨像的主要璎珞之一,其表现形式有多种,这种现象值得关注,本文拟对此做初步的归纳与探讨。

一、犍陀罗菩萨像圣线的三种样式

(一)圣线的由来

《犍陀罗佛像艺术》在解说一尊公元2世纪的菩萨石雕时说,“此菩萨造像(图1)的头发用头巾装饰,上面有象征力量的两个狮子头。其胸口装饰有狮子样式的首饰、胸饰,腕部戴有腕饰,脚上穿着凉鞋,表现出作为王族太子的雄壮气势。”[3]此处对于菩萨璎珞的描述过于简略,尤其忽略了对其右肩上和右腋下“圣线”的描述。宫治昭先生的论著《弥勒菩萨与观音菩萨——图像的创立与演变》和《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通过对菩萨头饰与手持物件的研究,深入探究了悉达菩萨、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的身份之别,在此研究过程中,虽然他对菩萨的装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但是也不曾提及“圣线”一词。《摩奴法论》(梵文Manava-Dharma-Sastra)中清晰地提出“圣线”这一概念,据《摩奴法论》(以下简称“法论”)记载,戴圣线为入教(婆罗门教)礼的规则之一,因此作为一名婆罗门教徒,身上必须佩戴有圣线。“至于戴在肩上的、三股合一而往右搓的圣线,婆罗门的应该是棉制的,刹帝利的应该是麻线制的,吠舍的应该是毛线制的。”[4] 19法论第三章亦记载了三种戴圣线的方式,并根据这三种戴圣线的方式,将婆罗门教徒分为三类:一者,将“用左肩带圣线者”称为“乌波维丁”;二者,将“用右肩带圣线者”称为“波拉基拿维丁”;三者,将“项带圣线者”称为“尼维丁”。由此得知,“圣线”是戴在肩上或颈项之处的饰物,由于此法论中无图片参照,难以使人明确了解圣线的具体佩戴情况。因此,唯一能确定的是,圣线这一概念的确存在,并且是作为婆罗门教徒再生的标志。未入教者,因无权从事宗教活动,被认为是虽生犹未生;入教被认为是第二次重生(再生),也是再生人真正的出生。因此,入教礼被认为是再生人出生的标志。[4]22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犍陀罗菩萨像身上所饰圣线来源于婆罗门,但在后来发展过程中有所衍变,衍变成了多种佩戴样式。贵霜时期(公元1世纪一3世纪中叶)是犍陀罗艺术的繁荣时期,融合印度、希腊、波斯、罗马以及多种文化元素,圣线佩戴样式的多样化无疑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影响。

(二)圣线的三种样式

在对犍陀罗菩萨像所饰圣线的样式进行描述之前需要说明的是,有的菩萨像身上不饰有圣线,如图2[5]1所示。饰有圣线的犍陀罗菩萨像身上所佩戴的圣线样式以及数量并不完全相同,圣线的佩戴样式共有三种:第一种如图3所示,仅饰一根圣线A;第二种如图4所示,仅饰一根圣线B;第三种如图5[5]12所示,同时饰有A与B两根圣线。圣线A的特点是饰于右肩上,通常不带有装饰物;圣线B的特点是饰于右腋下达至右腰处,且带有装饰物。

《犍陀罗石刻术语分类汇编》中,将圣线B标注为“婆罗门式圣线”[Crossed cord(brahmanical)][6]132-135,意表婆罗门的专属圣线特征。“Brahmanical”为形容词,意为“婆罗门的”,“Crossed cord”直译为“交叉线”,由此可知,圣线B的特征是从左肩上至右腋下的这种交叉线的形式。

二、犍陀罗菩萨像圣线的数量及含义

从以上对犍陀罗菩萨像圣线样式的分析可知,圣线数量最多有两根,但有些学者认为,圣线数量最多则有三根。那么,以下就以弥勒菩萨为例,探索三根圣线的具体情况。据《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和《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记载,弥勒菩萨出生于婆罗门家庭[7]。同时根据宫治昭在《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8]中对弥勒菩萨身份的分析以及加腻色迦铜币背面的弥勒铭记像判定,在犍陀罗菩萨造像中,“束发”与“持瓶”是弥勒菩萨的两大特征,攸关其婆罗门的出身背景。掌握弥勒菩萨“束发”与“持瓶”的两大特征后,对各大博物馆,犍陀罗书籍及数字南亚图书馆(The Digital South Asia Library)中弥勒菩萨圣线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得知:犍陀罗弥勒菩萨像绝大多数都饰有两根圣线,少数的饰有三根圣线,极少数的仅饰有一根圣线。

(一)三根圣线实则为两根圣线

首先对三根圣线这种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两根都饰于右肩上,一根饰于右腋下且带有装饰物。据《摩奴法论》载,圣线为三股合一而往右搓,此处“三股”意为多股,即可解释为不少于两股而往右搓,最终搓汇成一根较粗的圣线。如图6所示,圣线从a处到b处,显示为由三小股组成为一大根较粗的圣线。如圖7所示,圣线在a处原本为两股,而逐渐顺延到b处却变为由四小股交拧而成。如图8所示,圣线在a处呈现为两股,每一股又由三小股组成,实则为六小股,在逐渐顺延到b处的途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交拧方式——穿插相交,交点为c点。因此不难解释六小股最终交拧为一大根圣线,只不过交拧方式与以上两种都不同而已。由此可见,尽管交拧方式多样,但最终仍形成一根,由此证实《摩奴法论》中“三股合一”为“多股合一”的观点。从而得出结论:犍陀罗右肩上的圣线实则是由多股交拧组合而成的一根圣线。由于犍陀罗菩萨像尤多,圣线情况也较为复杂,难免有遗漏圣线的其他交拧或穿插方式。有时右肩上的圣线在胸前交拧这一特征并不明显,但不排除其在菩萨像背后交拧的可能性。因此得出结论,圣线数量最多为两根,即:一根为饰于右肩上多股合一的圣线A;另一根为饰于右腋下且带有装饰物的圣线B。所谓的三根圣线乃是由两根圣线演变而成的一种新形式,实际上依旧是两根圣线。其次对两根圣线这种情况进行分析,该情况较为清晰简单,一根为饰于右肩上多股合一的圣线A,另一根为饰于右腋下且带有装饰物的圣线B。最后对一根圣线的情况进行分析,该情况又得细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图3为仅饰于右肩上的圣线A;第二种情况图4为仅饰于右腋下且带有装饰物的圣线B。

(二)圣线A与圣线B的含义

追溯圣线的由来,圣线A这种佩戴样式无疑是延续了婆罗门入教礼中圣线的佩戴样式;圣线B这种佩戴样式相对较为复杂,探讨至此,我们观察到几乎所有犍陀罗菩萨像身上均饰有这根带装饰物的圣线B。那么,菩萨为何要饰此圣线呢,此圣线上所带的装饰物到底又为何物呢?

《犍陀罗石刻术语分类汇编》[6]132中虽明确标出圣线B为带有护身符的圣线,但未作详细说明。《印度诸神的世界-印度教图像学手册》中将璎珞意化成另一个词——饰品,并认为“起初,饰品并不是起装饰作用,而是被视为一种护身符,保护佩戴它的身体部分。”[9]貌似这种说法投射到菩萨像中也说得通,但依旧略显敷衍。何为保护佩戴它的身体部分,若要保护身体,穿一个防护背心或是马甲样式的物件,其保护身体的效果岂不是更佳,何必佩戴这本身覆盖面积并不大的饰品呢?所以菩萨身上的璎珞虽具有装饰意味,但绝对不只是作为装饰品,圣线B更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意义而存在。据图像研究发现,犍陀罗菩萨像上圣线B所饰的装饰物共有三种样式(图9):第一种为带花纹的装饰物;第二种为多棱柱形或圆柱形的装饰物;第三种为不规则状的装饰物。

新加坡学者古正美在研究菩萨所饰之物时,其方向是考证犍陀罗时期佩戴阎浮檀金龙头璎菩萨的身份(图10),他认为这类菩萨为转轮王前身。但对菩萨所饰璎珞的样式种类不曾加以探讨分析。阎浮檀金亦作阎浮(那)提金,是流金阎浮树间之河流所产生的沙金。此金色泽赤黄且带有紫焰气,为金中最高贵者。《悲华经》记载,“上好璎珞、七宝妙车、种种宝床、七宝头目、交络宝网、阎浮金锁、宝真珠贯、上妙履屣、蜿蜒茵褥、微妙机隥、七宝器物、钟鼓伎乐、宝铃珂贝、园林幢幡、宝灌灯烛、七宝鸟兽、杂厕妙扇、种种诸药,如是等物,各八万四千,以奉献佛及及比丘僧。”[10]其中,阎浮金锁为阎浮檀金制作的锁头,与圣线B上的第二种多棱柱形的装饰物(图11)尤为吻合。此外,我们还看到大英博物馆藏的金质圆筒形小箱(图12)[5]265与菩萨像圣线B上所饰第二种多棱柱形的装饰物外形也极为相似,不同的是多棱柱形的装饰物是实心的,而大英博物馆藏的金质圆筒形小箱是空心的。但由于石造像与生活实物本身就不能完全相同,用实心石质代表空心金质亦是常取的方法,所以两者极有可能为同一物象。如《Gandhāran Art》中图例所示,该金质圆筒形小箱(图13)可打开且内装物件。图13为金质、八棱柱形小箱,两端有联珠纹装饰,上方有两颗似珍珠的圆形饰品,中间有较大的穿孔,由此猜想此小箱可用绳子穿戴于身上,或作装饰或实用。金质圆筒形小箱表面镂空呈椭圆形和类似叶片的两种形状,大英博物馆标识该金质圆筒形小箱为迦腻色伽一世时用于盛装舍利子的容器。舍利,梵语为sarīra,英译为Buddhist relics,是对印度人死后遗身的总称,人们将火葬后的骨灰即舍利藏于金属的、石质的或是陶质的容器内并加以供奉。舍利子与舍利有所区别,舍利子特指佛陀或高僧遗骨火化后结成的坚固的珠状结晶体。相传舍利子形状多变,或呈椭圆形,或呈莲花形,或呈佛、菩萨状,颜色也璀璨夺目,散发出无量佛光,佛教中赋予舍利子的含义多指佛生前修行之智慧与功德,因此佛舍利子则更受人尊重与崇拜。贵霜王朝时期,迦腻色伽曾大规模建造佛塔来供奉舍利,因此许多学者在研究金质圆筒形小箱的功能性质时,将其判定为护身符也不无道理。护身符这一说法,并不牵强,但其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众所周知,舍利子是用于建塔礼拜的,那么是否可将其装入容器内且戴于菩萨身上,从而起保护身体的作用呢?Relics既可译为舍利又可译为圣物,所以该金质圆筒形小箱所装之物是一种圣物,而并非狭隘地指代佛之舍利,至于圣物具体是什么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何将其带在身上,取何种象征意义。就其使用功能而言,田辺勝美认为该金质圆筒形小箱不是起护身符的作用,理由便是菩萨的法力已然无边,无需再多此一举地佩戴护身符了。众多研究者至今仍未探究出金质圆筒形小箱内到底所装何物,意义何在。

据《佛说弥勒上生下生经》[11]记载,“我今持此无价宝珠及以天冠,为供养大心众生故,此人来世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于彼佛庄严国界得受记者,令我宝冠化成供具!”摩尼宝珠由火焰和宝物组成,常用于祈求幸福平安,是消灾和吉祥的象征,因此又称其为火焰宝珠、如意宝珠。其外显颜色通常为黄、青、红、紫、绿五种颜色,大英博物馆藏的金质圆筒型小箱表面颜色呈现出红、黄、绿三种颜色,不排除金质圆筒型小箱中存放的就是摩尼宝珠的可能性。《大智度论》记载,如意宝珠或为佛之舍利变化而成,如此说来,该金质圆筒型小箱所装物品也有可能是佛之舍利子,将其饰戴于身则是取其无量功德的表征意涵。摩尼宝珠其实本身并没有颜色,然因遇不同物象而幻化成相应的颜色,有清净佛性,本觉真心之意。而菩萨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度化他人,将装有摩尼宝珠或佛之舍利子抑或是其他圣物的金质圆筒型小箱戴在身上,其目的在于普渡众生,引人向善。因此菩萨像身上的多棱圆柱形装饰物是用来度化众生之宝物,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饰物。至于为何并非每位菩萨都饰有圣线B,以及圣线B上的装饰物到底为金质圆筒型小箱还是阎浮金锁,两者有何关系,至今研究尚浅,不敢妄下结论,在以后的探索中将继续研究。根据已有材料分析,在此仅抛出一个猜想,这很有可能跟菩萨的不同身份有关。

在探讨圣线样式时提及有的菩萨像身上并未佩戴圣线(图2),这种情况极少,既不饰圣线A,也不饰圣线B,由于可追溯的古文献资料太少,因此对此类菩萨的身份持保留意见,此问题在以后的探索过程中值得重点研究。

结语

以上是对犍陀罗菩萨像圣线的初步探索,根据以上探究分析,犍陀罗菩萨像圣线数量及含义总结如下:第一,犍陀罗菩萨像饰圣线情况共有三种,分别是仅饰圣线A、仅饰圣线B、同时饰圣线A与圣线B。犍陀罗菩萨像最多饰两根圣线,即一根为饰于右肩上多股合一的圣线A;另一根为饰于右腋下且带有装饰物的圣线B。圣线A通常不带装饰物,圣线B通常带有装饰物,多棱柱形装饰物特征最为明显。第二,圣线A这种佩戴样式无疑是延续了婆罗门入教礼中圣线的佩戴样式,在此后的发展过程中受多方因素影响发生衍变,从而呈现出不同的交拧方式;圣线B上的多棱柱形饰物具有普度众生的特殊含义,是菩萨身份的一种象征标志。对于未饰有圣线B的菩萨身份持保留意见,其还有待考究,初步猜想这类菩萨可能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菩萨,而是正处于修行路上的菩萨前身,还未真正修成菩萨果位。

參考文献

[1] 白化文.汉化佛教参访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5:274.

[2] 弘学注.妙法莲华经[M].成都:巴蜀书社,2012:117.

[3] 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犍陀罗佛像艺术(展览图录)[M].南京: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2015:52-53.

[4] 摩奴.摩奴法论(公元前2世纪一公元2世纪)[M].蒋忠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 栗田宫.Gandhāran Art II-The World of the Buddha[M].NIGENSHA 二玄社, 2003.

[6] 法切那,菲利真希.犍陀罗石刻术语分类汇编·以意大利亚非研究院巴基斯坦斯瓦特考古项目所出资料为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4.

[7] 蔡伟堂.犍陀罗弥勒菩萨像的几个问题[J].敦煌研究,1994(3):63.

[8]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M].李萍,张清涛,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253.

[9]施勒伯格.印度诸神的世界-印度教图像学手册[M].范晶晶,译.上海:中西书局,2016:221.

[10] CBETA[CD].台北:中华电子佛典协会,2008:T03,no.0157,P.174,0176a16.

[11] 业露华.佛说弥勒上生下生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