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树立科学理念普及救助方法是防震减灾的关键

2019-04-28邱成利邢天华

城市与减灾 2019年2期
关键词:防震防灾减灾

邱成利 邢天华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震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针对我国防震减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国家有关部门审时度势,进行了全面、客观、科学的分析研究,一致认为在加强防震减灾科学研究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将其放在与科研同等重要的位置。

科普工作不仅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也是公民科学素养提高的先决条件。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工作,必须更新观念,确立“防震减灾、科普先行”的发展理念,核心是转变传统防震减灾思路,研究制定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丰富防震减灾知识内容,突出救助能力提升,形成全社会共同应对地震风险,全面提升地震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树立新时代防震减灾科学理念

“中国是灾害频发的国度之一,自然灾害具有跨度大、种类多、损失严重等特点,1990—2008年,平均每年导致约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人民币。”如何降低灾害损失,成为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防震减灾 科普先行”的提出,标志着科普已成为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内容,专业知识的科学普及成为防震减灾的当务之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公民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趋势,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和救助方法成为了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1.促进公众树立防震减灾科学意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是同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过程。从我国历次地震灾难中,不难看出我国民众严重缺乏地震安全教育,缺少应急避难技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针对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掌握方法。面对地震灾害,防的意识、抗的措施和救的能力要兼而有之,而防抗救的前提是要对地震灾害做到知己知彼,防患于未然。如何解决知的问题?实践证明,开展科学普及是有效途径。在加强防震减灾科学研究,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同时,增强公民的防震减灾风险防范意识,切实提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2.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

城市应该成为公民安全居住的场所,建筑和公共设施应该以保护公众安全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抗震标准和安全系数。“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各界人士首先考虑的是探讨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防灾对策,使居住在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安居乐业,使人们生活的城市形成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共生社会’”。日本吸取地震灾害的教训,特别注意“将城市建设成为一个多功能、多中心的网络城市。”“建设一个抗灾性能强的安全城市。具体措施如下:①强化完善地区防灾基础;②完善防灾设施;③充实和加强防灾管理;④充实防灾系统;⑤提高城市防灾力;⑥强化调查研究体制。”我国的城市由于快速扩张,导致高楼大厦林立,公共空间不断被挤占,安全逃生和寻求安全避难场所变得越来越难,一旦发生强震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严重后果。政府部门、特别是城市领导必须要警醒。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新城市建设理念,以注重人身安全健康为出发点,抛弃以往过度追求财富和眼前舒适为首要目标的发展模式。只有做到安居,才能使公民乐业,才能拥有美好生活,真正实现我国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

3.提高公民素质是防震减灾的关键

地震造成的多次严重灾害已经充分证明,公众对地震和防震减灾知识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防震减灾工作的效果,开展防震减灾科学普及必须以公众为根本,提升其科学素质和自救、互救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地震科普以政府投入为主,主要依靠地震部门和地震工作者,这种方式尽管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特别是地震知识的推广普及方法存在不够贴近群众,内容不接地气、方式不够新颖、语言不够通俗等问题。一方面防震减灾科普的覆盖面小,在量上远远不够;另一方面是科普内容和方式过于老旧,有些内容多年不变,难以被群众喜欢和接受,在质上未能突破。其后果是灾害发生时,政府部门人员高负荷、不分日夜投入救援,而大部分群众面对灾害束手无策,等待救援的尴尬局面。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公民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手机成为最普遍的媒介,只有借助手机,运用贴近群众生活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地震科普,让群众成为防震减灾的参与者,在灾害发生前能科学防范,灾害发生后能够及时自救和互救,才能彻底改变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困局(图 1)。

“日本历来是深受自然灾害烦扰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滑坡等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相当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相比之下,我国1950—2000年间灾害损失占GDP5%~7%,而日本仅为0.5%”。根据日本的经验,人员和财产损失的降低相当一部分归功于平常防震抗灾科学知识的普及。

图1 面向公众的移动端App《地震公众服务系统》

美国红十字会从1999年起在5~14岁儿童中推广“灾难演习”课程,6年间覆盖了520多万名儿童,并获得了4个杰出奖项。该课程实际是穿插在正常教学中的一种培训活动,所涉及的灾害多种多样且各部分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儿童量身定做,从而更具针对性和成效性。通过采用网络下载的方式降低公民资源获取成本,增强了教育的互动性,并在学校设立“消防周”,组织学生到消防队亲自体验实际生活,从而掌握一手材料与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做法,我国应该将防震减灾工作重点前移,通过普及防灾知识使人们掌握基本的避难知识和简单救助方法,同时制订应急疏散演练计划,为自救和被救赢得宝贵的时间和机会,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4.公民缺乏防震减灾知识导致灾害加重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从历次大震造成的巨大损失,反映出公民防震意识淡薄、防震知识欠缺和防震技能不足,这也是造成重大灾害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学生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快,从学生抓起,在课程设置上增加防震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防灾意识,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又能使他们懂得防震、避险和震后自救互救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从而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实践表明,在小学、乃至幼儿园进行类似的教育,效果会更好。在社区和农村,也应该增加防震减灾知识讲座、逃生及自救互救方法传授,加强演习和经常性演练,才能防患于未然。

确定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的主要目标

提高我国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关键是要针对我国国情,面向农民和普通百姓,加快建成政府推动、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震减灾科普格局,实现防震减灾科普创新化、协同化、社会化、精准化。

1.防震减灾科普要以人民为中心

新时代科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知识,特别是应急避险技能,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培育减灾文化;增强应对重大地震灾害风险的社会动员能力,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意识和主动性,更有效地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这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防震减灾科普指明了方向,应急管理部门、地震部门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宣传普及,使之落到实处。

2.普及应急避险基本知识和方法

目前,地震预测是世界性难题,在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情况下,加强应急避险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的科普显得尤为必要。加强防震减灾科普,采取静态、模拟教育、体验教育三种方式。使广大公民具备基本的自救、互救能力,可以大大降低地震的次生灾害及带来的伤亡,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日本任天堂游戏公司于2008年开发出一款大型电子游戏《天灾:危机之日》,其主要内容是要求玩家在大自然的灾害中生存下来。撇开其中虚构和夸张的因素不言,其优良的3D场景模拟和仿真的抗灾方法,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在我国经济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现状下,大规模建设防震减灾模拟场馆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图2),开发相关软件,将声光电等音频视频技术融合在一起,注重趣味性和互动性,不失为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学校应该在日常教学中穿插防灾教育内容,如规定学生在楼道里上下行走的方向,并将这种线路明显标示出来。同时定期或随机进行避震抗灾演习,以强化师生应对灾害的意识、增强敏感性以及锻炼临场反应的行为和能力。”

3.提高应急避险科普能力水平

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防震减灾战略需求,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示范引领、注重实效,在切实提高防震减灾科普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在提升公民防震减灾技能上精准发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防震减灾科普。面向不同人群传授不同的自救方法和互救技巧,可以有效降低人员伤亡率。因此要加强对公民防震减灾科普需求的调查和分析,特别是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及时调整和更新防震减灾工作内容和重点,提供精准服务。不同地区的防震减灾科普的重点应有所侧重,才能事半功倍。

加快转变防震减灾工作重点

“防震减灾科学知识普及是关系个人生命,降低灾后损失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国家自然灾难频发、损失巨大的当前形势下,参考国外已有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树立正确理念,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模式,是防震减灾事业在今后的首要任务。”

图2 利用VR技术开展地震体验

1.从重视灾后救助转向灾前防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现实需求。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区域差异、城乡差别较大,广大农民、少数民族群众平均受教育程度较低,往往在地震发生后惊慌失措、束手无策,缺乏自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对于救助他人更显得力不从心,甚至出现由于缺乏基本救助常识和能力,不当救助反而造成二次伤害的情况。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但是由于防震建筑技术的广泛普及和公民防震减灾知识的普及和演练,地震发生造成的灾害逐渐减轻,值得我国学习借鉴。

2.加快完善防震减灾公共基础设施

建筑物倒塌是地震时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提高我国广大城乡建筑的抗震能力,特别是农村住房从重型结构和材料向轻型结构和材料转变,从而有望大大减低灾害的伤亡。新西兰发生地震时,很少发生人员伤亡的实例值得我们反思。同时,借鉴日本等国,加强应急避险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应急避险物资储备,避免一旦发生灾害,帐篷、食物,医务人员等不能及时就位的情况。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平时就应该在省会城市和大城市建立基本储备。比如在2010年1月海地大地震中,以色列及时提供相对完整的应急设备及物资,迅速搭建现场医院,挽救了大量受灾群众的生命。此外,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强化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抗震和抢通保通能力,储备适量的应急通信、电源、救援装备及物资等抢险救灾设备也至关重要。

科普阵地是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的重要平台,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必须建设一批集研学、参观、体验和训练等功能于一体的科普基地。中国地震局有关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已建成各类防震减灾科普基地493个、科普示范学校5488所。科普惠民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多地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抗震技术培训,利用科普“大篷车”、科技下乡等活动,普及农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识,提高农民群众建设安全家园意识。同时还要发挥地震遗址遗迹的科学教育作用,以及推动地震科研机构、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平台向社会开放并开展科普活动。另外,在有条件的城市,统筹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一批防震减灾专业科普场馆,发挥其防震减灾主阵地作用,推进各级各类科技场馆增加防震减灾科普展示内容。针对我国地域辽阔的特点,加强流动防震减灾科普设施建设,满足西部地区、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防震减灾科普的迫切需要,全面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

3.研发生产防震防灾科技产品

在提高公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普及科技知识和方法的同时,必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震情预报预警,依靠先进设备加快搜救和营救。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借助网络可以极大地提高防震减灾水平。日本将无线技术应用于防灾救灾的做法有:①电子标签技术。公众通过扫描电子标签可以获得更多防灾信息。②手机救灾服务。通过手机定位机主位置和收集灾情信息。③移动无线通信装置。强烈地震、海啸等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无线基站有可能遭到破坏,小型移动式无线通信装置可以起到基站的作用。④地震迅速预报。日本已开始利用“紧急地震迅速预报”减轻受灾程度。具体说来就是把家庭和办公室的家电产品、门等和互联网连接起来,接到紧急地震迅速预报以后,可自动切断火源(地震计捕捉到震源的纵波以后,可在3~5秒后发布紧急预报)。⑤公民危机警报系统。日本政府建立了公民危机警报系统,直接向国民通告地震、海啸以及导弹袭击等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事件。此外,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法,及时分析灾害发生情况和评估灾害程度,并对灾后救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也是进一步发展防震减灾科技产品的重要方向。

4.创作制作防震减灾科普作品

科普创作是科普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直接决定着防震减灾科普的水平与效果。要大力提高科普作品供给能力,实施防震减灾科普精品创作计划,打造一批集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质科普精品。鼓励和支持原创作品,针对不同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创作多种类型的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应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新技术,创作出版群众喜爱、老少皆宜的防震减灾科普图书、微视频、游戏作品,动漫、玩具等产品,丰富防震减灾科普资源。广泛开展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和领导干部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致力推动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整体水平稳步提升。“一图胜千言”是科普作品的特点,防震减灾科普书籍,一定要附插图或照片等,才能便于公民学习掌握。“一频胜千图”,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和方法,可采取微视频形式,微视频直观、形象的特点,传播效果颇佳。

在加强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的同时,借助互联网普及和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提升防震减灾科普传播方式现代化水平。推进防震减灾科普“互联网+”,应重点加强新媒体科普资源创作与开发,加强内容建设是根本。针对互联网信息良莠不分、真假难辨的现实情况,政府部门要打造权威防震减灾科普网站和新媒体传播平台,通过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H5等及时发布官方权威信息,以正视听。如今,传播渠道正在发生变化,及时拓展移动互联网传播渠道,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特点加强精准推送,可以显著提高传播效率,也可有效避免不正确信息和伪科学造成的影响与社会危害。

5.不断推出防震减灾科普新活动

科普活动是公民喜闻乐见的科普方式。近年来以“平安中国”为代表的防震减灾系列活动,拓展了社会公民参与、互动、体验渠道,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社会具有广泛影响。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防震减灾科普大讲堂、作品大赛、科普讲解大赛、微视频大赛等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使防震减灾科普走进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军营,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利用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重要时段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6.经常举办防震减灾演习演练

公民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形成需要培训和演练。“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我国目前出版的图书和影像制品汗牛充栋,但是到灾害发生时,公民往往惊慌失措,缺乏基本的救助能力。这与平时缺乏实际训练,缺少演习与亲自演练有关。在美国,当防灾纪念日到来时,学生会举行大规模逃生演习,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人为灾害、自然灾害发生时的逃生自救知识。在日本“防灾周”里规定,民众要参加不同规模的防灾演习,主妇还要检查和更换防灾背包里快过保质期的压缩饼干和饮料,另外东京本所防灾馆,大阪市生野消防博物馆等防灾知识学习体验馆,定期向市民开放,其中有地震体验设施,家庭防灾知识演示,灭火训练设施,暴风体验设施,人员逃生演练设施等。在这些场馆内,公众可以亲身体验灾害发生的现场感(图3),目的是使人们掌握发生灾害后保护自己及救援他人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城市防震减灾科技馆、科普馆,公共安全体验馆,应该将组织市民进行体验和演练作为重要的内容。北京、重庆、四川、唐山等地的地震馆、科技馆、公共安全馆等均设置了相应的展项,并经常开展体验性活动。

图3 日本家庭在体验中掌握防灾基本技能

着力构建全社会防震减灾科普新格局

1.构建部门协作推进新格局

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应急管理部门、地震部门要发挥主体作用。但是仅靠应急管理部门、地震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部门合作,加强防震减灾科普组织保障,首先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应急管理、地震、教育、科技、科协等部门要依法履职,完善工作协商机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政策保障,认真落实国家支持科普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对科普基地的门票收入和举办科普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对科普产业发展是重要的政策利好。要加强防震减灾产品需求的调研分析,研究制定针对防震减灾产品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相关防震减灾产品及服务进入家庭,进入社区、村委会等公共场所。在应急救援方面,积极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利用媒体公开招募应急志愿者,组建应急救援队,加强地震搜救能力建设。

2.丰富防震减灾科普资源建设

加强原创防震减灾科普图书创作,特别针对未成年人阅读特点,创作图文并茂的防震减灾书籍,普及基本知识和常用方法。根据成年人阅读方式的变化,创作微信版的作品,及时进行推送,同样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制作防震减灾科普微视频是传播效果最好的方式,特别是采用“抖音”的形式,非常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制作防震减灾科普影片、大片将会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为此,应急管理部门、地震部门应该加强与广电部门、企业的合作,创作和制作防震减灾影片,唤起社会对防震减灾事业的关注。影片《唐山大地震》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同时推进防震减灾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打造国家防震减灾科普资源平台,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有关部门要在防震减灾科普培训、组织重大活动等方面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3.促进防震减灾科普市场化运作

一方面要将防震减灾科普纳入学校、安全教育活动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同时,研究制定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相关政策,政府加大购买防震减灾科普服务力度,挖掘社会资源和市场主体潜力,防震减灾科普要引入市场机制,打造防震减灾科普市场化运作模式,鼓励企业参与防震减灾科普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推广,为家庭防震减灾提供必要的设备和产品支撑,特别是使灭火器、防毒面具、安全帽、急救药品等成为家庭必备品,可以大大降低灾害的伤亡率。我国目前仅是在星级宾馆里配备了灭火器,居民家中配置率极低。作者到日本、韩国等国家访问时,发现饭店房间配置了各种救助用品,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4.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防震减灾积极性

重视运用表彰奖励政策,对防震减灾科普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形成良好的社会导向。与卫生健康、生态环境、天文等其他领域的科普相比,防震减灾领域缺少知名科普专家,特别是缺少院士等代表人物代言宣传,削弱了防震减灾科普效果。应尽快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防震减灾科普人才队伍,建立一支志愿者队伍,逐步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

5.营造防震减灾科普活动良好新氛围

防震减灾不能做事后诸葛亮。必须加强平时的培训和辅导,将之作为公民生活能力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社区要充分发挥作用,经常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训练,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吸引公民、包括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参与。电台、电视台应该发挥其优势,播出相关的节目,传授基本方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微信要经常播放防震减灾微视频节目,使之逐步为公民了解和熟悉。

做好新时代防震减灾科普,必须从最大限度保护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出发,确立工作目标和任务,提供相应的设施、设备、产品和及时、高效服务,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公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我们要科学、准确地理解我国在21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内涵,世界科技强国实际上不仅仅是创新能力强,公民科学素质高也是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指标之一,仅仅重视科技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而对科学普及缺乏重视,投入不足,最终很难实现真正意义的创新发展。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将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提高市民防震减灾能力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相关科普工作,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提升公民防震减灾科学素质,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防震防灾减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震演练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单导线防震锤复位装置方案设计
家庭防震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