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救援队灾害现场救援回顾与思考
2019-04-28刘刚
刘刚
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4月27日,是我国第一支国家级专业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对内称“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英文缩写为CISAR),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亲自授旗。
救援队在成立之初,共计222人,由三部分人员组成,第一部分为中国地震局专家和管理人员,主要负责协调、技术指导与保障工作;第二部分为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工兵团,主要负责搜索、营救和保障工作;第三部分为武警总医院医疗救护人员,主要负责灾害现场紧急医疗救治工作。汶川地震后,救援队扩编为480人,其中应急管理部60人(原为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搜救中心)、陆军某集团军某旅370人、解放军第三医学中心50人(原武警总医院)。
2009年11月,中国国际救援队通过了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分级测评,获得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认证,成为全球第12支、亚洲第2支国际重型救援队。同时经联合国授权,中国国际救援队具备在国际救援行动中组建现场协调中心和行动接待中心的资格。
中国国际救援队自组建以来,先后圆满完成新疆喀什、四川汶川、甘肃舟曲、青海玉树、云南鲁甸以及阿尔及利亚、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海地、日本等20余次国内外地震、海啸、洪水、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救援行动(图1)。在历次国际灾害救援中,中国国际救援队展现出高超的救援水准,获得国际同行的普遍认可和国家社会的高度赞扬,彰显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体现了我国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精神,增进了中国与受援国的传统友谊,为我国及世界范围内的防灾减灾事业、外交事务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际救援标准出队结构是92人重型队伍结构。其中管理层12人、操作层59人、行动基地21人。操作层分为4个搜救行动组和2个犬搜索组,可同时在两个工作场地开展连续24小时持续10天不间断的搜救行动。
本文介绍了国际救援现场工作的程序和内容,对如何处理好救援队伍之间、救援队伍与当地政府、民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根据救援实践体会对我国国际救援队伍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国际救援现场工作内容
(一)受领任务
到达灾害现场后,国际救援队伍的对外联络人(联络官)将第一时间到联合国现场行动协调指挥中心(下称指挥中心)签到并受领任务,然后根据指挥中心的指令迅速搭建营地,并同步展开现场搜救工作。
为节约时间,通常国际救援队伍还在机场转运物资时,联络官先期已掌握了现场的详细灾情信息,并从指挥中心了解到各国际救援队伍的搜救区域及营地的大致位置。因此,明确完任务,进行分工编组之后,先遣分队就可以直接从受援国机场奔赴重灾区一线,其他人员负责转运物资,搭建营地,建立现场临时指挥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现场工作环境;同时准备与先遣分队成员进行工作轮换,循环类推直到完成救援任务。一般现场各国际救援队的营地较为集中,通常以指挥中心为圆心向四周分散配置,主要是便于各国际救援队伍的集中管理、任务分配及协同配合。
根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规定,联合国的现场协调人通常由最先到达受援国的国际救援队伍来担任,这既是惯例,也是准则。如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巴拉考特发生里氏7.6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迅速驰援,比当地武装力量还要先到达震中,成为国际救援队伍中第一个到达重灾区的国际专业救援力量,因此,我们担负起了联合国救援组织机构的现场协调人,负责现场49支各国救援力量的指挥协调和任务分配工作。
(二)现场救援行动
现场行动一般是按照搜救幸存者、清理遇难者遗体、帮助当地政府和医疗机构及重要部门恢复重建的顺序进行,这三者也是按照救援宗旨的优先等级而逐次排序的。
首先是搜救幸存者。通常按照灾害现场安全风险评估、搜索定位幸存者的具体位置、打开作业空间、转运幸存者至就近医疗机构的顺序进行。从确定幸存者的具体位置到转运至医疗机构全过程,现场医疗队员是伴随始终的,一是要对幸存者进行不间断的心理安抚;二是要根据幸存者的体征进行先期的医疗保障;三是为后续彻底医治提供相关诊治信息。
其次是清理遇难者遗体。通常是现场搜救告一段落,经反复搜索和确认,现场已无生命迹象,工作重心就向清理遇难者遗体转移。有时,由于遇难者遗体高度腐烂,身份信息无法辨认,我们很难与当地人员进行交接确认。因此,关于其遗体的交接问题,我们通常是与当地政府进行对接,由当地政府处理解决。但作为现场搜救队员,为不伤及当地家属感情和民族风俗,我们都会尽最大努力保证遇难者遗体的完整性。
最后是帮助当地恢复重建。这一般是搜救幸存者和清理遇难者遗体工作结束之后,应当地政府请求或许可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工作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帮助当地政府、医疗机构及重点要害部门恢复正常运行;二是帮助当地灾民转移物资财产;三是帮助当地民众搭建救援帐篷或临时庇护所;四是尽队伍最大能力为当地提供医疗保障;五是对当地民众进行物资捐赠。
如何与其他救援队协作
根据联合国现场救灾协调办公室要求,在国际救援行动过程中,一般都是由两个以上不同国籍的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协同编组作业,有时因各国救援队伍到位时间不统一、协同难度大,也有救援队伍单独现场作业的情况。两个以上不同国籍的救援队伍协同,既可做到作业现场理念、方法和装备物资上的互通有无,又可做到作业现场的相互监督。在与其他国家救援协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三个要点。
(一)形象展示
各国救援队在国际救援现场协同作战,既是技术上的相互配合,也是专业上的同台竞技,拼的是作风,比的是战斗力,各方面都是一种不比较的比较。中国国际救援队作为全球为数不多的国际重型救援队,既行使着联合国救援组织框架下的人道主义救援使命,也代表着我国救援领域的最高水准,同时也相当于一种特殊的政治外交,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向外传递着两个字,“中国”!因此,在职责使命的驱使下,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历次的国际舞台上亮相,其过硬的技术、顽强的作风、良好的形象,得到了各国政府及各救援同行的一致好评。
图1 2010年1月19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海地执行地震救援任务,与其他国家救援队协同作战
(二)取长补短
中国国际救援队发展至今,虽已走过18个年头,但相比欧美的许多国家,依然晚了30多年,在许多救援理念、技术及装备上,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现场的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2004年印尼地震海啸的救援行动中,美国的“林肯号”航母运载60架运输直升机抵达南印度洋海域,其中部分运输直升机协同中国国际救援队较好地完成了现场伤员的救治和转运工作。
(三)密切配合
两支或两支以上救援队伍在现场作业,存在着语言、理念、技术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如果不能做到有效融合、合理编组,就会打乱战、低效率,甚至毫无成果。因此,必须突出一个核心、灵活编配、精准分工、平行展开,才能确保现场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通常,在作业现场两支以上队伍合作,都会打乱国籍,推举一位资深救援骨干担负现场的行动队长,负责整个现场的行动指挥,其他人员则按照人员、技术和装备特点进行模块化编组,在划定的作业区域各自展开工作,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又要确保协同配合下战斗力的最大化。
如何与当地军警民协作
救援队的每一次出征,都少不了要与当地的军警民展开协同合作,目的是为救援队现场作业提供强有力的安全及物资器材保障。有时是联合国指定受援国定点保障,有时是受援国主动靠前保障,也有是救援队提出保障请求。但无论是哪种保障,各救援队都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来协调保障,避免人力物力上的资源浪费。
(一)与地方军队协作
与地方军队协作,主要是需要其提供作业现场的大面积废墟结构移除、物资器材搬运、就便器材保障、大型吊装设备协调及特殊时期的武装保障。例如2010年1月的海地里氏7.0级地震。当时海地情况比较复杂,一是未与我国建交;二是常年发生战乱;三是疫情蔓延严重,而且当时中国驻海地第八支维和警察防暴队正在执行维和任务。因此,在与军队救援协作上,就出现了多线并行保障。一是我国在海地的维和警察防暴队提供现场的废墟清理保障;二是海地政府军提供装甲车机动运输保障(因为战乱,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乘坐当地武装车辆进行救援行动的案例);三是巴西军方提供现场大型吊装设备保障。
(二)与地方警察协作
与地方警察协作,主要是需要其提供作业现场的安全警戒和秩序维护。通常灾害现场秩序比较混乱,可能出现群众性骚乱、遇难者家属情绪过激、不法份子伺机盗窃抢劫、各类媒体记者干扰等等,都对现场的作业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此时申请当地警察协作维护好现场的各项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2004年12月印尼地震海啸的救援,在后期协助当地恢复重建,一家大型医院内部清淤过程中,就发生了地方不法分子骚乱事件,若不是当地警察协作维护现场秩序,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与地方民众协作
与地方民众协作,主要是需要其提供作业现场的安全路线、废墟环境、受困者具体信息及就便器材的相关保障,协作人群主要包括当地向导、各地志愿者、当地灾民和遇难者家属。当地向导能可靠提供灾区现场各条安全路线和应急避险区域,各地志愿者能有效协助救援队员展开现场搜救,当地灾民能力所能及的为救援队员提供现场的就便物资器材保障,遇难者家属能准确说出受困者基本信息和被掩埋的大致情况。例如2005年10月的巴基斯坦地震,当地民众的运输车辆随叫随停,无偿提供保障,为救援队现场人员和物资器材输送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图2)。
军人身份参与救援的体会
最近20年,各国军队进入别国境内帮助救助自然灾害的做法,在规模和频率上前所未有。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成立了人道主义救援机构,推动制定了关于军队在别国境内参加国际救援的建议性规则《奥斯陆准则》。这个准则总体上倾向于鼓励各国派兵帮助他国救灾,因而对救援部队的特权豁免和便利做了较多的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救援队在国际救援舞台上亮相,代表的是国人形象,关乎的是国际影响。以军人身份参加实地救援,在展现我党我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同时,仍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图2 巴基斯坦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拿着中国国际救援队赠送的纪念章高呼“感谢中国,感谢中国”
(一)保密守则不能忘
所谓涉军敏感无小事,在国内都要时刻严防境内外间谍份子的渗透破坏,走出国门更应该提高警惕,防止军事机密泄露。开展国际救援,救援队的日常活动时刻受到境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跟踪,言行稍有不慎,极易造成失泄密。例如2004年12月,在印尼地震海啸救援过程中,一位M国女记者以喝水的名义到我军宿营帐篷,在与我方留守队员攀谈中,刚开始一直说英文,聊着聊着居然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还自称是中国媳妇,一下就让我方留守队员感觉亲近不少。随后,她开始询问,说好多国家的救援队都配枪,中国救援队怎么不配武器?你们不也是当兵的吗?这一句话瞬间让我方队员提高了警惕,不觉背后惊出一身冷汗,幸好之前聊天过程中没有提及任何敏感话题,不然后果难以想象。
(二)战斗精神不能丢
目前的中国国际救援队编制中,除应急管理部的60人外,其余均为现役军人。其实我们通过多次侧面了解,国际上其他专业救援队伍,绝大部分也都是由现役军人抽组编成,有的是工兵部队,有的是消防部队,也有的是民防部队,基本都是军人架构。而通常以军人身份组成的队伍,一般都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绝对忠诚,二是凝聚力强,三是执行力强,四是战斗力强,而这些都是较好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根本保证。因为灾害现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困难重重,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和绝对忠诚的意志品格,是绝对不可能在险象环生的灾害现场顺利完成任务的。
(三)作风形象不能散
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实战救援,就像我们救援队如今穿的“玫瑰红”救援服一样,“玫瑰”代表着爱,“红”就代表着中国,所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之爱”!而中国军人向外传递的向来都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因此,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始终坚持着部队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规章制度,始终保持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优良作风,始终秉持着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的救援理念,其良好的作风形象给当地民众和各国救援同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现场救援的体会及建议
(一)时间观念是前提
救灾就是和时间赛跑,行动越迅速,搜救幸存者的概率就越高,反之就越渺茫。在历次国际救援行动中,最成功的有两个战例,一是2005年10月的巴基斯坦地震救援,我们成为最早到达震中的国际救援队伍;二是2010年1月的海地地震救援,横跨16000多千米,依然成为全世界第4支到达震中的国际救援队,而且当时我们队伍是在远离营区的野外进行冬季适应性训练,接到命令后紧急召集的,人员分散,体力透支,但依然战果显著。
如何做到一声令下,立即出队,并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震中,有三个环节不容忽视,一是建立上下联动的地震预警系统,从应急管理部到救援队值班室建立联网的地震监测预警系统(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二是队伍的审批程序必须快捷;三是队伍的反应和展开速度必须迅速。
因此建议:(1)地震预警系统的信息播报最好推送至所有在编救援队员的手机上,以便每名队员能及时掌握和跟踪信息,目前仅应急管理部搜救中心部分领导骨干有这项功能,其他绝大部分救援队员没有;(2)简化队伍出队的审批程序,很多时候,在各级组织的层层审批过程中耗费了过多的时间,建议顶层直接下令并通知到中间各级组织,队伍闻令而动;(3)加强队伍日常的战备拉动演练,分步骤、分阶段依托摩托化和空中输送的方式对队伍展开针对性的训练,确保队伍出动效率上环环紧扣,无缝对接。
(二)人员素质是关键
救援行动完成的好坏,人员素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之前,我国还没有一支专业性的救援队伍。在队伍成立之初,党政军各级领导非常重视,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使队伍两年形成国内战斗力,三年形成国际战斗力。当时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对队伍核心干部骨干进行了不间断的集中培训和严格的考勤淘汰机制,然后遵循以老带新的覆盖模式使全员受训,专业技术训练侧重于在复杂不良天气和夜间进行,心理训练按照坟地找纸条、太平间抬尸体到太平间值夜班的顺序进行有梯次的全方位打磨,使队伍全体成员的战斗力在短期内就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队伍成立的第三年,也就是2003年,中国国际救援队就先后参与了三次实战,分别是2003年3月的新疆巴楚地震救援、2003年5月的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和2003年12月的伊朗巴姆地震救援(图3),特别是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中的首次国际亮相,中国国际救援队就成功搜救出一名12岁小男孩,是继法国队之后唯一一支在灾害现场搜救出幸存者的救援队伍,一时间中国国际救援队这张名片在当地民众和各国救援同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但随着对外交流培训的减少,大部分老队员退役流失,地震救援活动的周期性限制,救援队内部军事训练与救援训练矛盾的日益加剧等诸多原因,导致现如今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作战实力较巅峰时期有了一定的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1)继续加强队伍内部干部骨干的对外双向交流培训,拓展视野,丰富经验;(2)建立良好的救援骨干人才保留机制,救援队员是越老越有价值,但因为部队士官制度的约束,很多同志服役到期不得不退伍返乡,这对救援队的队伍架构和作战实力是一个不小的损失;(3)协调好救援队内部军事训练与救援训练的时间安排,既然是国家级救援应急力量,就应当侧重专业救援训练。
(三)救援装备是核心
装备是救援队员的手中武器,能不能做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那是人的问题,但装备实用性好不好,战斗力强不强,还是要取决装备本身。好的装备在现场是救人,差的装备在现场是谋杀。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至今,绝大部分在编装备器材都是从国外公司进口的,从目前服役18个年头的基本情况来看,性能一直很稳定,在历次救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进口器材的购置、维护、保养以及售后服务的费用较高,严重限制了器材的推广和使用。在救援队成立之初,我们也使用过国内部分厂家生产的产品,但在使用过程中暴露了不少安全问题。
因此建议:(1)集中培养一批救援装备器材维护保养的骨干型人才,确保救援装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2)扶持国内救援装备研发企业并实施监管,切实提高国产器材装备的安全性能和质量;(3)扶持灾害应急救援虚拟仿真相关企业的发展,确保在真实的灾害来临之前,队员能通过虚拟仿真模拟环境得到充分的锻炼,在减少装备耗损的同时,为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团结协作是灵魂
中国国际救援队从架构上、搜救方法上均离不开团结协作和相互配合。首先是架构上,中国国际救援队由应急管理部灾害专家、搜救队员和医疗队员为主编成,应急管理部灾害专家负责灾害评估和技术支持,搜救队员负责现场搜救,医疗队员负责队内和现场的医疗保障,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是搜救方法上,从安全风险评估、人工搜索、犬搜索、仪器搜索、展开救援、转运伤员、完成交接、安全撤离等等,这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工作链,缺一不可,医疗更是贯穿始终。无论是自身队伍内部的密切协作,还是国际友队的相互融合,都离不开团结协作这个“灵魂”。
但由于灾害,特别是地震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救援队伍不可能经常有机会在实战中磨炼团队协作意识,那么日常近乎实战的大型综合救援演练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因此建议:(1)每年制订大型综合救援演练计划,可随机,可定期,可远程机动,可就近实施;(2)每年可联系省市救援队展开协同演练;(3)每年安排与国外救援组织或基地在境外进行多国救援综合演习。
(五)安全意识是保底
国际救援队伍的第一条理念是:“要想救别人,首先保护好自己”。救援队员只有确保自身安全,才能安全可靠地对受困者实施营救。
在救援行动过程中,不但要求医疗贯穿始终,安全同样也要贯穿始终,在没有安全做保障的前提下展开的救援行动是不科学的,也是不人道的。虽然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历次的救援行动中,只发生过3次队员轻度受伤事件,但安全训练却一直是我们救援训练中的弱项,在培训和日常训练中,安全训练的时间明显不够,而且队员的安全训练意识明显偏弱。
图3 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现场
2004年12月,笔者在欧洲救援骨干集训,救援训练中的一个细节至今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判定一次救援训练成绩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受困者在整个被救过程中的安全及舒适程度。如果安全操作有问题,直接不及格;如果受困者被救过程中舒适度有问题,直接按细则扣分,也就是说,从一句心理安抚,到每一次作业前的安全提醒(机动泵的机械轰鸣及救援破拆时发出噪声均会造成幸存者的心理恐慌),再到每一个作业面的安全保护,均有着严格的扣分细则,严苛程度甚至让人费解,但安全程度极高,只要认真做到了,隐患几乎为零。但国内这方面的安全训练要求明显做的不够具体、不够细致。
建议:(1)认真研究救援安全训练大纲,根据实际训练要求做好详细的安全训练计划,并严格抓好训练落实;(2)认真借鉴国外救援队伍中关于安全训练方面好的经验做法,做到活学活用。
结语
我们都不希望灾难的发生,但它总是会在某一刻来临,作为国际救援队伍中的一员,如何更好的在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事业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每一位救援人都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因此,在灾难还没有到来之前,我们就应该时刻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总结以往救援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找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认真加以改正,不断将救援事业发扬光大,就一定能在日后的救援行动中,为救灾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