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十年回顾与新时代的战略思考
2019-04-28贾群林
贾群林
我国历史上地震灾害严重,据统计,仅1900—2002年我国就发生5级以上地震3595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835次, 7级以上地震125次,8级以上地震10次。这些地震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很强的不均匀性, 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曾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 有2个曾发生6级以上地震, 有14个曾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地震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 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房屋建筑由以往普遍采用的土木单层房屋变为现在体量更大、材料更重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旦发生地震,救援难度将大大增加,人拉手扒式的救援很难奏效,迫切需要专业的救援队伍。
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 历来十分重视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地震事件, 反复强调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坚持人民生命安全至上, 人民利益至上。2005年11月26日上午,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以下简称:训练基地)奠基开工,这正是中国地震局贯彻落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在2000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的重要指示精神,也是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建设的重大举措之一。
训练基地的建设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填补了我国地震紧急救援工作领域的空白。建成后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是一座具有专业化、现代化并与国际救援领域发展需要相接轨的紧急救援训练基地,是我国第一个以培训地震灾害救援初、中、高级指挥员和搜救人员为主,兼有其他灾种应急救援培训功能的综合性培训基地。基地建有设施条件较为先进的教学综合楼、虚拟仿真训练馆、地震救援训练废墟(包括烟热训练室和真火模拟训练室)、体能和技能训练场(室内、外)、搜索犬舍及训练场、救援训练装备库、仪器设备维修室及附属工程(图1,图2)。
训练基地建设初期即明确是以应急管理和地震灾害救援人员为主要对象的现代化专业培训基地,定位为“地震救援的训练基地、应急管理的演练基地、服务社会的教育基地、面向国际的交流基地”。基地不仅直接为处于发展初期的应急管理工作者、国家地震救援队、省级救援队等各类专业人员提供专业理论与模拟实战的培训平台,更立足于服务社会,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以后志愿者团体与民间救援组织出现井喷式发展,训练基地开展了大量针对这部分社会救援力量的培训,有力推动了我国应急救援队规范化、社会化和职业化的进程。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应急救援工作起步晚,为充分实现后发优势,从建设初期就向国际看齐,从硬件建设、教官水平到课程体系都以国际水准为标准,设计年培训量为2000~3000人次。
回眸走过的十年
2008年6月训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回眸十年,训练基地的初心一直没有改变,在中国地震局党组正确领导和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党委的全力支持下,基地定位逐步深化,培训能力日益提升,为全国同类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示范,并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图1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训练基地开办初期,有人说“地震部门搞救援培训能挺过3年就不错了”, 但训练基地人有一种不服输的韧劲,全体教职工坚守“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基地人精神;坚持“历练内功、服务社会、打造品牌、争创一流”的工作方针,创造出年培训能力达到30多批次、3000余人次成绩,是10年前业绩的 10倍,完全实现了成立之初的预期,已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流培训的平台。
(一)定位高:对标国际先进救援理念和技术,引领地震救援事业发展
训练基地的建设致力于提高国家专业地震应急搜救业务水平,创立之初即瞄准国际先进救援理念、管理思想和技术水平,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国际公认、通行的联合国救援组织(INSARAG)和领域内先进的国家行业原则和理论技术,结合国内外地震灾害实践,逐步形成了基地救援培训的核心原则、理论体系和技术模块。教官队伍按照《基地培训与训练考核大纲》和“五化”——学员管理军事化、理论教学实用化、培训方式规范化、训练考核实战化、劳逸结合人性化的方针开展培训工作。
同时,训练基地教官不仅是培训队员,还是战斗队员,是国家地震救援队的骨干力量。自2008年以来,基地先后派遣49人次教官参与7次国内救援和5次国际救援行动,成功营救出64名幸存者。这些教官充分发挥训战结合的优势,在历次地震现场救援中,担当解决现场艰难险重任务的主力。训练基地按实战标准和国际考核要求,组织中国国际救援队进行了一系列训练,2009年11月,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基地接受全过程的培训,顺利通过联合国救援组织(INSARAG)的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IEC),成为全球第12支、亚洲第2支国际重型救援队;5年后的2014年,训练基地再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联合国复测(IER)。目前基地已开始备战2019年中国国际救援队的第二次复测和中国救援队(北京消防)国际重型队测评任务。
图2 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航拍图
经过10年历练的训练基地及其教官团队,已逐步走向国际,为中国地震人深度参与国际人道主义事务、开展救援外交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也为国内救援队伍标准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引导作用。
(二)成果多:结合国家安全战略和综合减灾需要,构建国内领先的地震应急救援培训体系和培训模式
通过借鉴国内外相关培训基地和机构的经验与做法,训练基地经过10年的努力,已经构建了培训对象从社区志愿者到专业救援队员,培训方式从救援理论教学到现场实际操作(图3),培训教材从初级到高级的分类分级培训体系,考核标准和教材日趋完善。
在地震救援培训方面,我们编制出版了与救援队伍建设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训练与考核大纲》《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地震救援培训教材》《常用地震救援装备操作指南》《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规范》《地震灾害现场救援行动规范》《中国地震专业救援队(重型)能力分级测评教材(上下册共50万字)》等一系列相关标准和教材。这些出版物已成为我国地震救援的标准教材,已成为各救援基地的核心教材。
在地震应急管理干部培训方面,我们编辑出版了《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指挥与协调》,研制了地震应急处置虚拟仿真训练软件及应用系统和配套教材,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应急虚拟仿真演练终端,在国家行政学院、江苏、河北、浙江等省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干部培训提供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培训形式和预案推演方法。
在社会志愿者培训方面,我们编制了《城市社区地震应急志愿者救援培训教材》《第一响应人培训指南》《社区志愿者地震应急与救援》《家庭应急手册》和《地震》等培训教材。广泛开展了社区志愿者和“第一响应人”培训。
在培训教材的编写过程中,训练基地教官认真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教材和资料,总结培训教学中的经验,不断探索改革培训的方式方法,注重在救援培训理论上的创新与思考。先后发表了关于搜索、营救、医疗技术、基地化训练等方面的论文110多篇,编制出版专著、培训教材和科普读物11部,主持并参与地震救援队伍建设、搜救程序与方法国标和行标的编制5项,主持完成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项、课题2项,地震行业基金专项1项,中心青年基金12项,获得专利2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5项。
这些著作、论文、标准和项目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地震应急救援培训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课程设置要求、训练设施的建设、培训的组织与管理及培训的考核与认证等方面的内容,规范了基地的培训内容和方法,这些成果在国内培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彰显了国家训练基地的地位和作用。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基层科技成果奖4项;出版物和科普作品奖4项。
图3 基地开展应急救援实战化演练
(三)影响大:扩大国家基地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其主导和引领作用
训练基地在做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培训主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培训对象涵盖全国各级各类救援队伍和省、市、县政府应急管理干部及志愿者队伍(图4)。截止到2018年7月,训练基地举办各类培训班322期、近21000人次(其中:消防72、武警16、国家队24),学员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340多个地市、2300多个县市。这些学员已成长为各级各类救援队的技术骨干,一部分已成长为各行业训练基地的专职教官,在国家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此外,训练基地在其他国家级基地建设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先后参与了地震系统的兰州基地、四川基地、浙江基地、山东基地、新疆喀什国际救援训练基地和武警辽宁基地、武警内蒙区域训练基地、成都“安全谷”、新疆消防训练基地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可研报告的编制。
近年来,训练基地获得多项省部级荣誉和科研奖项,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基地先后获得6次省部级集体荣誉。2009年,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全国地震应急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授予“2011—2012年度中央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2013年,被人社部、中国地震局评为“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集体”;2016年,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此外基地有3人5次获得省部级荣誉称号。
(四)国际交流广: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基地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训练基地成立以来,与20多个国家4000余人次开展了地震应急救援合作,并致力于加强“一带一路”各国救援技能和经验的分享,区域间救援资源的协调和联动能力的提升,以及区域防灾救灾体系的建立。在INSARAG标准框架下,与联合国人道机构、瑞士、德国、新加坡、日本、荷兰等国在搜救培训、队伍能力建设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基地还承担城市搜索与救援工作的国际交流与培训任务,承担国外(重点是亚太地区和发展中国家)救援队员和政府应急官员的培训任务,举办多期国际研讨会、援外培训班和联合演练,外籍学员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48、欧洲38、非洲53、大洋洲24、南美洲12、北美洲30),不仅成为我国地震应急救援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成为国际特别是亚太地区城市搜索与救援一支重要的培训力量。
艰苦而辉煌的10年只能说明过去,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目标任务任重而道远。
新时代的战略思考
(一)新形势、新要求、新思考
历年的灾害事件统计表明,在我国经济发展从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的过程中,自然灾害事件和人为灾害事故已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影响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当前新能源、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使灾害事故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特点,极易引起次生和衍生灾害,产生链锁反应,形成复合灾害,抢险救援难度加大,对灾害事故处置的方法、手段、技术和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救援的专业化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
2018年,是我国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并取得实质进展的一年,随着国务院应急管理部的组建,整合了国家应急救援力量,实现了由“单一灾种”的条块管理,向多灾种的综合管理、综合减灾、综合救灾的转变。与此同时,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近20万官兵改制,全部退出现役。这些官兵脱下军装又披战袍,要实现从义务兵向专业救援队员的转变,从崇尚军人的光荣感向崇尚职业的荣誉感转变。这就意味着我国救援力量由专业化开始向职业化转变,这种转变既是国家改革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变化,是机遇也是挑战。从目前职业救援队伍人员状况分析,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原有队伍中的队员(主要为:士兵、士官)由于入伍时间不同、接受培训的层次不同、实战经历不同等多种因素,造成队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队员的职业能力亟待提高;二是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原来的任务与业务领域比较专一,与综合救援队伍能力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三是新组建的7支具有跨国救援能力的国际救援队伍,尚需联合国救援队分级测评和跨国救援行动方面的培训,解决跨国经验不足的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更需要站在国家快速提升救援力量综合救援能力的现实需求上,统筹发展好“1+8”(1个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和8个区域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的作用。
(二)新使命、新任务、新举措
2018年,在汶川“5·12”大地震10周年的一次座谈会上,主持人王小丫问了笔者一个问题:“汶川后的10年你有什么变化”,笔者回答:“最大的变化就是坚定了对应急救援培训事业热爱和坚守。我希望我们的训练基地能开足马力培养出更多的、更优秀的救援队员,当祖国和人民有难时,我们携手并肩、挺身而出,为废墟下的人们托起生命的希望。”走救援队伍职业化的道路,适合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的新要求,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根据应急管理部成立后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根据城市综合救援队伍能力建设的目标需求和国家训练基地10年来的经验,就全国训练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下好一盘棋,实现资源共享
在目前情况下,要尽快提升救援队伍的综合救援能力,应整合好我们现有的宝贵资源,即把1个国家基地和8个国家区域陆地搜巡基地进行有效的整合,按照综合能力提升的要求,统一编写培训大纲、培训教材及训练考核标准,统一编制全国救援骨干队伍的年度培训计划,合理分配培训学员比例,突出各训练基地的自身优势,把各基地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通过资源共享,实现“1+1>2”的合力效应。
2.用好一方土,补齐培训短板
图4 开展破拆技能训练
用好一方土,就是在已投入使用的“1+8”训练基地的布局下,根据应急管理部提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要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定位,精心设计、重点建设、加快推进,坚定走出一条符合消防救援队伍自身特点的新路子”的要求,各训练基地必须结合各自所处区域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的特点,有针对性完善山岳、水域、地震、危化品和航空救援训练设施,补齐短板,逐步由过去条块分割情况下形成的单灾种培训模式,向培养综合救援型队伍和人才的方向转变,以不断满足我国应急救援队伍由专业化向职业化迈进的要求。
3.面向社会,发挥好基地服务功能
助力基层应急能力的提升。大震巨灾后,第一时间参与救援的多是灾区基层组织和群众,而有组织、有技能的救援才是高效的。社区、街道是组织群众开展应急工作的基础,目前这些基层组织的应急能力不足、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训练基地应为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提高全民自救互救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我国16~18岁的中学生占比极高,如果能给这一群体开展一些以自救互救技能为主的课程,相信在大灾中有更多的人会有获救的机会。
引导和扶持民间救援队伍建设。2008年,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后的这10年,我国的民间救援力量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仅从事与应急救援相关的民间救援队伍就有1万多支、70余万人。民间救援力量熟悉本地情况、贴近一线、队伍组建灵活、抵达迅速、业务领域宽泛,是处置重大灾害事件时政府可以调用的重要辅助力量。各训练基地,应发挥专业培训方面的优势,为民间救援力量的业务骨干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图5),以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4.强化科研,提升基地科技支撑能力
科技进步是引领和支撑训练基地能力提升的基础性工作。各训练基地应发挥实战经验多、总结归纳的各类案例多、应用型人才多的优势,在建立应急救援“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速应急救援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探索构建风险防范和社会动员的长效机制;推进军民融合、加大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方面下功夫、出成果。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应急管理部提出的“自然灾害防治九项重点工程”,在提高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水平的同时,加速相关标准规范和培训教材的编制。
图5 举办全国社会救援力量技能竞赛
5.广泛交流,加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按照中央的要求,应急管理部提出了建设“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力量为突击、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这一体系表明,在大灾大难面前的救援行动,是在应急管理部的统一指挥下,多元参与、分层级开展的救援行动。各种救援力量都应接受相关应急管理、救援理论、技能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为满足不同层次的培训需求,必须加速学科建设。已成立的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按照“高水平、全球化、多学科、宽领域”应对全球灾害和事故灾难的处置需要,集科学研究、专业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于一体,加快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步伐。各训练基地应开展应用理论和处置技术与方法的研究,重点在提升各级各类救援力量的综合救援能力上下功夫,加速职业化考核标准体系的建设。
“十年磨一剑”,从地震局到应急管理部,从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为主到综合减灾,从技能化到职业化,从“一枝独秀”到“1+8”协同发展,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在新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同时我国综合救援力量的建设已经步入职业化发展的快车道,这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举措,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将继续根据国家安全战略部署和综合减灾的需求,保持国际化高水准的要求,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训练、演练、教育、交流为基地特色,为我国公共安全和国际人道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