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椅防护装置的发明设计与运用
2019-04-28明永琴雷应素胡丹丹
刘 义,明永琴,雷应素,胡丹丹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轮椅是转运患者时经常用到的辅助工具之一,可协助患者上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及体力的恢复,降低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等合并症的发生。运送行为不便、不能行走但能坐起的患者入院、出院、检查、治疗或室外活动,甚至辅助患者从事体育锻炼,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住院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在我国多数医院内还没有做到所有检查都能在床边进行[2],在轮椅外出检查过程中,同样存在跌倒风险。传统轮椅使用安全带为一条形尼龙布带,将患者腰部与轮椅系在一起。尼龙材质的约束带易老化,魔术贴的粘性不稳定,且丢失后难以找到合适的物品替代。如果采购新式的轮椅则会增加医院成本[3]。
老年痴呆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的老人,在使用轮椅进行体位变换时,采用传统安全带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体型过胖或过瘦者,因带子与身体接触面过小,效果欠佳。在养老机构,受环境的限制及推行方便,活动能力欠佳的老人通常坐在轮椅上,为保证老人的安全,也会使用带子进行保护,在缺乏专人看护的情况下,患者存在一定的跌倒风险。跌倒是老年人致残,失去身体机能、卧床不起、死亡和家庭经济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4]。因此,使用轮椅的过程中,如何能有效的避免患者发生跌倒等事件发生,尤为重要。为保障患者安全,笔者发明一种用于轮椅的防护装置,特介绍如下。
1 结构设计
1.1 保护装置组成
由胸腹部块体及各连接固定锁扣组成,使用时,患者坐于轮椅上,将装置放于病人胸腹部,连接各部件调整松紧度即可。
1.2 设计特点
主体边缘采用牛津布制作,中央为网状结构,夏季使用起到透气作用。装置包括用于覆盖患者胸部和腹部的块体,在块体的左上角和右上角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上绑带。在块体的两侧中间位置处设置分别设置有下绑带,块体左侧的上绑带和下绑带的末端分别设置有锁扣,块体右侧的上绑带和下绑带的末端分别设置有与锁扣相扣接的插扣。在块体的左下角设置有左腿第一绑带和左腿第二绑带,两侧绑带的末端环抱大腿通过魔术贴连接。在块体的右下角设置有右腿第一绑带和右腿第二绑带,同法固定右侧大腿。(见图1)。
2 材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12月我院老年科三个病区的使用轮椅患者,将坐轮椅在大厅内休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观察90分钟。对照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2例,女48例,年龄62~90岁。观察组10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60~91岁,两组患者中均有老年痴呆及肢体偏瘫患者。均选用普通轮椅,为防止推行过程中出现偏差,均使用轮椅进行静态观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使用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使用方法
2.2.1 对照组使用传统轮椅安全带方法
协助患者坐于轮椅上后,将条形安全带放于患者腰部,两端向后,将患者与轮椅固定在一起,将安全带系于轮椅后方。
2.2.2 观察组使用轮椅保护装置方法
协助患者坐在轮椅上之后,将保护装置覆盖于患者的胸部和腹部后,块体左上角和右上角的上绑带分别穿过患者的腋下后环抱住轮椅靠背并通过锁扣、插扣进行扣接。块体两侧的下绑带从腹部位置处环抱住轮椅靠背后进行扣接。左腿第一绑带和左腿第二绑带共同将患者的左大腿环抱住之后通过魔术贴粘接。同法将右大腿通过魔术贴粘接固定。
2.2.3 观察指标
患者坐上轮椅前检查全身皮肤,在轮椅上计时90分钟结束,进行以下指标的统计。
(1)受压局部皮肤压红,评价标准:责任护士在计时结束后,检查有皮肤压红的进行计数。
(2)跌倒的风险动作,评价标准:出现上身前倾>45°或坐骨结节下滑越过轮椅座垫的外1/2(靠背下缘为内侧),患者自轮椅跌落情况等均视为发生移动[5]。由责任护士在旁观察,发生后积极调整患者肢体,并进行记录。
(3)护士需要帮助进行调整姿势的次数,评价标准:发生肢体偏移影响舒适度但排除(2)所涉及的其他情况,不包括头部。
2.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所有P值基于双侧检验,统计学检验水准α均设定为0.05。
3 结 果
(1)对照组出现皮肤压红32例,其中腰腹部28例,骶尾部4例。观察组出现5例,其中骶尾部3例,大腿部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轮椅时的局部皮肤压红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现皮肤压红的比较(n)
(2)对照组出现跌倒的风险动作4 6例,上身前倾>45°32例,坐骨结节下滑14例。观察组出现3例,均系坐骨结节下滑。观察组防止跌倒风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出现跌倒风险的比较(n)
(3)对照组出现需要护士进行姿势调整的次数为29次,发生率为29%,观察组发生率为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现需要护士进行姿势调整次数的比较(n)
4 讨 论
轮椅防护装置可有效固定轮椅使用者的上身及髋部,降低跌倒及身体下滑的的发生率。传统安全带只能简单地约束患者的腰部,带子过细容易引起皮肤压红,过松则失去安全带的作用,丧失本身使用的意义。且可因身体前倾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在缺乏陪护严密照看的情况下,存在轮椅倾覆的风险。而轮椅防护装置,宽大的接触面积,可增加着力点。上绑带的设计经过患者腋下进行固定,能有效防止下滑,却不会影响肢体功能的活动度。下绑带的设计,可固定患者腰腹部,留有空间,可以活动而不至于发生跌倒事件。两处绑带均可以自由调整长度,可满足不同体型及体态的患者使用。大腿处的绑带可防止因腿部向前滑而引起整个肢体下滑,可有效避免因临时无人监护时患者的安全性,根据使用者的具体情况,提供多种选择。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皮肤压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发生跌倒风险等动作明显少于对照组。且较少发生需护士进行姿势的调整。因此,轮椅防护装置能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减少跌倒等风险发生,短时间内使用可有效较少看护的成本支出。该装置易于携带,不会加重家庭经济负担。有效保证患者坐在轮椅上的安全,减少人力资源支出。还可用于在靠背沙发椅上使用,最大限度保证患者安全而不限制其肢体的活动。可减少病人卧床,提高其生活质量。
图1 一种用于轮椅的防护装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