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司法为民

2019-04-28文丨李佳旭

遵义 2019年7期
关键词:赤水市工钱民工

文丨■ 董 彬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李佳旭

执行兑付农民工工资(李佳旭/摄)

“有法院给我们‘撑腰’还是好,感谢法院公正执法,给我们要回了工资。”3月4日下午,在赤水市人民法院内,王方荣从凯旋村通村路项目涉民工工资案款兑付会现场领取了17500元工资后感激地说道。

两年前,经朋友介绍,王方荣来到赤水市凯旋村通村路项目务工,完工后王方荣就等着结算工钱,一等几个月后工钱却要不到。“我们一起的30多名工友总共有200多万的工资都拖欠着。”王方荣说:几次讨薪未果后只能寻求法律保护,于去年年底起诉到了赤水市法院。

在法院介入后,事情很快有了转机。据赤水市法院执行局法官谢胜强介绍:因为项目没有进入验收,所以工程款还未拨付,承建商就以此为借口拖欠工人工资,导致了这起诉讼。前段时间民工对工资进行司法确认后,于3月1日申请了强制执行。经过法院的努力,仅仅过了一天,民工们就接到了4日下午领取工钱的通知。

当天下午,37名民工都拿到了被拖欠的部分工钱,共兑现了61万元。剩下的工钱,法院将继续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待涉案项目完成验收后,民工被拖欠的剩余工钱预计将在今年6月份之前全部兑现。

2018年,赤水市法院公正处理平等主体之间争议,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4080件,其中妥善审理劳务、劳动争议等案件636件,支持劳动者依法维权,共兑付农民工工资777万元。

对于凯旋村通村路工资兑现的案子,谢胜强坦言执行难度不小: “春节前,我们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中才查到被执行人有这笔款项,才得以及时为民工兑现了部分工资。”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争议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工作,是这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难的一环。一年来,赤水市全力破解执行难题,由赤水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相关执行联动机制得以实施,赤水市法院执行各类案件2098件,执行到位1.8亿元。综合治理执行难做法还被省法院作为经验推广。除了在体制机制上为解决执行难排除障碍外,赤水市法院还在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与保险公司推出“悬赏+保险”模式发布悬赏公告;采取影院集中曝光、失信彩铃等举措,让“老赖”无所遁形;首开先河,执行“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网络账户;成功变卖银行股权并执行……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在为司法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考验。3月4下午,在赤水市法院的“互联网审判庭”正在进行一次特殊的调解,因为被告远在千里之外,所以法庭内只有法官和原告。负责该案的法官钟宇告诉记者,由于被告电话更换、人也不在本地,最后法院通过微信联系上了被告,为了减轻被告的经济负担、节约时间,按照相关规定决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网络在线调解,最终两位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

据钟宇介绍,通过网络调解纠纷由来已久,但建立“互联网审判庭”还属赤水首创。目前这种方式还在实践探索之中,或许未来还会应用到庭审等更多的司法工作中。

如何利用互联网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是赤水法院一直在实践的课题。除了通过网络进行调解纠纷外,还以“互联网+司法公开”为载体,在互联网公开裁判文书3454份,直播案件庭审1125件,浏览量达62.71万次,庭审直播率达69.1%,居遵义法院第一。

一直以来,赤水市法院都在利用多元化的方式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配备遵义法院首个智能导诉机器人;开展网上立案、异地办案、假日法庭、夜间法庭、景区法庭等便民服务;通过网络拍卖为当事人节省佣金;在未设人民法庭的11个乡镇设立“法庭服务点”,为人民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半年来诉讼引导、上门立案、解答咨询和就地审判1049人(件)次……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近年来,赤水市法院正是以此为目标,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宗旨。

猜你喜欢

赤水市工钱民工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关于发展赤水市无公害蔬菜产业相关问题的思考
赤水市老年大学举办时装秀活动
谁更老实?
输不了的答案
赤水市开展2014年度关工委干部培训
民工孩子的“知心爷爷”
能生钱的宝碗
浅谈贵州赤水市楠竹林营造技术
巧取连环打工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