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贵州赤水市楠竹林营造技术

2009-04-15杨枝六

绿色科技 2009年2期
关键词:栽植整地

陈 林 杨枝六

摘 要:贵州赤水市是我国著名竹子之乡,楠竹一般生长在海拔600~1200 m山地,楠竹造林一般也选择在这个区域。营造楠竹林要经过整地、母竹选择与挖掘、精细栽植和抚育几个阶段。要使楠竹顺利成活成林,上述几个阶段的营造技术得掌握到位。

关键词:赤水市;楠竹;整地;栽植

收稿日期:2009-02-11

作者简介:陈 林(1971—),男,贵州赤水市人,从事林业技术工作。

中图分类号:S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09)02-0019-02

1 遴选造林地

楠竹生长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土壤要求也较高,鞭根既需要充裕的水湿,又不耐积水淹没,在土层深厚、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上生长最好。

赤水市楠竹多分布于海拔600~1200 m范围,说明这个地段最适宜它的生长。楠竹造林宜选择海拔600~1200 m,土层50 cm以上、土壤肥沃、湿润、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或地段,平地、坡地均可,但以山谷、山麓、山腰为佳。

2 整地技术

整地是竹林营造的重要环节,通过整地可以创造适宜竹子生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并加快成林。

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三种。全面整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及土壤养分散失,不利于地上植物的生长,一般已不提倡。采用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即可满足生产上的需要。

2.1 带状整地

带状整地就是将长条状地翻垦成造林地,并在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不垦带的整地方法。它包括清理林地、带状开垦和挖掘栽植穴三道工序。

(1)林地清理。造林地上如杂草、灌木丛生,开垦前必须清理林地。清理林地方法是:砍除杂草灌木,搬出林外,或将杂草劈下,集堆于林地,待干燥后放火燃毁作肥料。烧山前应开好防火线,以防引起山林火灾。没有杂草、灌木的荒山荒地,四旁地造林,不需清理林地,可直接开垦。

(2)带状开垦。开垦土地前,须确定好整地宽度及带间距离。整地带宽度及带间距离一般为3 m左右,翻土深度0.4 m左右。翻土时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树蔸、树根等,并注意将表土翻入底层,这样有利于有机物质分解。

清理林地和开垦土地应在造林前的秋冬季进行,有利于土块风化,便于明年春季造林。

(3)挖掘栽植穴。挖掘栽植穴前首先要确定造林密度及株行距,楠竹造林密度一般为20~30株/亩,株行距可用5 m×6 m或4 m×5 m。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后,可用皮尺或测绳丈量,确定栽植穴的位置,进行挖穴。栽植穴的规格一般为穴长1~1.5 m,宽0.6~0.8 m,深0.5 m左右;挖穴时,将心土和表土放置于穴两侧。

2.2 块状整地

块状整地就是将呈块状的地翻垦成造林地的整地方法。整地时,首先根据造林密度和株行距确定栽植点,然后清除各栽植点周围2 m左右的杂草、灌木,再按确定的栽植穴规格,挖掘栽植穴。

3 母竹的选择与挖掘

3.1 母竹的选择

母竹质量对造林质量影响很大。楠竹母竹质量主要反映在年龄、粗度和生长情况等方面。母竹最好选1、2年生竹。因为1、2年生母竹所连的竹鞭,一般处于壮龄阶段(即3~5年生),鞭色鲜黄、鞭芽饱满、鞭根健全,容易栽活和长出新竹、新鞭。而老竹(3年生以上)必连老鞭,鞭色黄棕或深棕,鞭芽不齐(多数腐烂),鞭根稀疏,不易栽活。有的虽能栽活,因竹鞭上活芽不多,出笋、行鞭和成林也比较困难。造林母竹要求大小适中,不宜过粗过细。一般以胸径3~6 cm为宜。造林母竹还应选择生长健壮、分枝较低、枝叶繁茂、竹节正常、无病虫害的竹株。

3.2 母竹的挖掘

挖竹前应判断竹鞭的走向。据观察,大多数竹子是下一盘枝条的走向与其行鞭的走向大致平行。挖掘母竹时,应距竹子30~50 cm处,用锄头轻轻挖开土层,找到竹鞭,再沿母竹的来鞭和去鞭两侧挖,按一定长度截取。一般留来鞭30~40 cm,去鞭40~50 cm。挖母竹时,不要摇动竹秆,否则容易损伤竹秆和竹鞭的连接处。挖出母竹后,留枝3~5盘,削去竹梢,要求做到切口平滑,鞭蔸多带宿土[1]

4 精细栽植技术

母竹运到造林地后应立即栽植。在已经整地的穴上,先用表土垫穴底,一般厚10~15 cm。然后解去捆扎母竹的稻草,小心将母竹放入穴中,使鞭根自然舒展,不求母竹竹秆直立成竹。竹蔸下部要与土壤密接,先填表土,后填心土,分层踏实。填土时要防止踏实鞭根和笋芽。如遇天气干旱,应先适当灌水,再行覆土。覆土深度比母竹原来入土部分稍深3~5 cm,上部培成馒头形,再盖一层松土。栽竹时要做到:深挖穴、浅栽竹、下紧拥(土)、上松盖(土)。

造林一般安排在冬季或早春进行。

5 幼林抚育技术

新栽竹林,如遇天气连续干旱不雨,应适时适量进行浇水。栽植后3年内每年刀抚1次,并视林地和生长情况进行锄抚和施肥。刀抚时间以7~8月为宜。新造竹林各种肥料都可施用。施土杂肥、厩肥每年每亩可施1500~2500 kg以上,施饼肥每年每亩可施数10 kg,施化肥每年每亩不超过25 kg为宜。施土杂肥、厩肥以夏、秋为宜,以利行鞭孕笋,可采用开穴或挖沟埋施。施化肥在新春解冻以后施用,有利于竹笋、幼竹的生长[2]。施用方法可采用:一是在林地开沟或挖穴,兑水施入后盖土;二是松土前,将肥料撒于林内,松土时翻入土中。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学院主编.造林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 南京林产工业学院林学系竹类研究室.竹林培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4.

猜你喜欢

栽植整地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简析利用农业机械进行秋整地的技术
小议农业机械化整地技术
浅析机械秋整地
试析雪松移栽技术与养护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