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9-04-27赵虎俊
赵虎俊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微课;特点;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7—0107—0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成为当下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微课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文疑难、感受文章意境等优点,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一、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教学形式,具有教学时间短、资源容量大、情景化强等特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将为语文课程改革注入新鲜的活力。
二、微课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微课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要在5-10分钟把一个知识点讲解清楚,做到讲练结合,且要采取某种生动的形式,让学生乐意去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教师要上好微课,从选题、设计(包括讲解的方式)、制作到后期的反馈等各个环节都必须考虑周到。选题、设计要比在课堂上上课更用心,比如到底在哪个环节用微课方式授课,是课前预习型,课堂穿插型,还是课后查漏补缺型?到底在哪种知识点上使用微课作为辅助,是诗词赏析教学、作文指导,还是课前导入?要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并落实到微课设计和制作中,进而真正地起到辅助教学的目的,教师是非下一番功夫不可的。而教师通过思考、查找资料、设计、制作等环节,制作出一节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乐意接受的微课,对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2.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且全面,但是初中生的生活阅历较少,他们在理解一些教学内容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致使他们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全面,无法得到有效的语文情感提升。而微课教学生动形象,不但可以将语文知识生动地呈现出来,还可以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进而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像向学生介绍济南冬天的雪、山以及水的特点,进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城外村庄被积雪点缀的画面。在那水墨画般的意境中描绘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在插画中配上教师的解说与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受济南的冬天温润的特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微课可以突破教学难点。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能力,尤其是鼓励学生独立解决课文中的疑难。对此笔者认为,如果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适时地进行微课教学,通过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找出学生的课文疑难点并巧设疑问,不但可以体现出教学的新颖性,还可以给予学生最大的启发。如,在学习《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时,文章中的最大难点就是“花儿落了”这句话的中心意思与蕴含的思想感情,同时这也是学生心中最大的疑惑,为此教师就可以以此为题,让学生对“花儿落了”这一句进行体会,同时利用微课为学生播放一些作者与父亲之间的图片,如作者和父亲料理花儿的情景图片,使学生感受作者与父亲之间的动人点滴。通过微课,学生自然就会理解“花儿落了”是一种一语双关的写法,理解到夹竹桃的衰落就是象征父亲的辞世。
4.微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单就笔者对现下的学生作文分析而言,许多文章不但言之无物,而且毫无真情实感,究其原因就是写作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这种“无米之炊”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微课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直观感,不但可以弥补学生生活中的空白,还可以通过与时代的緊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如,在指导学生写“温暖”这篇主题作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经典的公益广告,或者是《感动中国》中的一些经典事例片段,激发学生脑海中的写作素材,使学生真正做到有话可说,并以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微课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不但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还为学生构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开辟全方位的思维通道来加大学生的信息接收量,对学生语文素质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