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教师之德 树教育新风

2019-04-27王小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师生关系

王小军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显得尤为重要。高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当代高中生的性格更加鲜明和张扬,再加上高中阶段学生的升学压力最为繁重,师生之间也最容易产生矛盾。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而温馨的校园氛围,既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对教师的立德树人做了精辟的论述。“师者,人之模范也”。可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只有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才能作为人师,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角色虽然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但老师始终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教师要以高尚的品德,伟大的人格、文雅的举止令学生所敬佩,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教学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论在校内、在学生中还是在校外,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做有损于人民教师形象的事情。

二.教师要童心不灭,和学生做知心朋友

教师应当明确你教的学生是孩子,即便是高中学生。也许有人会说,这还用说吗?其实教师和学生产生隔阂的原因许多时候是把它们当大人看了,当然对学生的要求随之也从己心出发高标准了。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一定要从他们的年龄、心理角度出发,以朋友的身份、学习伙伴的形象和学生相处。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高中生正是思想和情绪变化最大的时期,教师和学生最容易出现师生矛盾。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学生整体素养,为他们进入社会做好准备,所以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让学生充分展自己的爱好和个性。比如,我们班上有一学生,有一段时间课堂上总是萎靡不振,神思恍惚,在和他谈心的过程中了解到他是在构思一部小说,每晚熬夜写。我当时就说,这是好事啊,我支持,还要了他的作品,并说自己能否成为他的第一个读者。之后,才慢慢和他协调交流如何处理好上课与课余创作的关系。此后,這位同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上课也能集中精力。

三.教师放下身段,和学生主平等的交流,主动改善师生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需求。教学互动发生在师生交往中,但师生交往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现象。教师只与班干部和学生个别交流,导致学生只愿意与他们喜欢的老师交流。要使学生喜欢教师,就必须相互交流。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世界。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教学,与学生相处。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问题,沟通不畅,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在知道情况之后,我经常和他交谈,从各个方面启发他,激励他,关心他。慢慢地,同学开始变了,脸上带着笑容,性格也开朗起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各方面的表现都取得了进步。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那些自卑、性格内向、又不愿与人交流的学生,更要花大气力开导、交心。我的每一届学生我都会在一周内记住他们的名字,而那些“被遗忘的角落”总是在我亲切呼叫他们名字时先是受宠若惊,随后而来的是跟自己的主动交流。

总之,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不容忽视的。只有教师有博爱的教育精神,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达到教学相长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

本文系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新形势下高中阶段师生关系建设》,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632)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师生关系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Gwendolyn Brook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