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护理

2019-04-27陈文竞郭书娟

光明中医 2019年7期
关键词:白头翁溃疡性结肠炎

陈文竞 郭书娟 张 瑞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可能与环境、遗传及肠道微生态等多因素互相作用导致肠道异常、免疫失衡有关[1]。UC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撒分布。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等。目前临床多以激素等治疗,效果欠佳,复发率高。2017年4月—2018年8月,我科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7年4月—2018 年8月,我科共收治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龄21~60岁,平均(37.5±12.6)岁;病程1~11年,平均(6.5±2.2)年;临床分型:初发型11例,复发性49例;临床活动期分度:轻度4例,中度43例,重度13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2~62岁,平均(36.6±11.6)岁;病程1~12年,平均(6.2±2.6)年;临床分型:初发型10例,复发型50例;临床活动期分度:轻度3例,中度45例,重度1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有可比性(P>0.05)。该项研究符合我院伦理标准。

1.2 诊断标准按照第9版《内科学》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并结合《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指南》[2]选择病例。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具备肠镜检查三项表现之一或黏膜活检组织学可见:1)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2)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糜烂和多发性溃疡;3)慢性病变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炎性息肉与桥状黏膜,在反复溃疡愈合瘢痕形成过程中,结肠变形缩短、结肠袋变浅或变钝消失)。排除急性自限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结肠CD、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基础上即可确诊。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所有病例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年龄在20~70岁;自愿接受中药煎剂灌肠治疗与护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中毒性巨结肠,直结肠癌变和肠出血、穿孔者。

1.3.2 排除标准疑似诊断病例;年龄大于70岁且伴有严重心肺功能异常;急性爆发型伴有电解质紊乱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所用药物过敏者;伴有中毒性巨结肠,直结肠癌变和肠出血、穿孔者;不能很好配合治疗与护理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选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国药准字H31020557;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0.25×12粒/板×5板×1盒):初剂量为每日2~3 g(8~12片),分3~4次口服,无明显不适后,可渐增至每日4~6 g(16~24片),待肠病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维持量,每日1.5~2 g(6~8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煎剂灌肠。处方:白头翁汤加味:白头翁30 g,黄连、黄柏、秦皮、苦参各20 g。有血便者加地榆、白及各15 g。水煎取汁100~150 ml,保留灌肠,每晚临睡前1次。保留8 h,10 d为一个疗程,1个疗程未愈者,休息3 d,进行下一个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4.2 护理方法2组均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疾病观察;灌肠及体位护理;健康宣教等。1)心理护理: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黏液脓血便,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护士要耐心向病人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特点及可治愈性,让患者掌握该疾病的保健知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注意自我调节心态,从而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3]。2)饮食护理:活动期指导患者进食无渣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给予高蛋白、少纤维素、易消化、富营养的无渣饮食,禁食生冷食物及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牛奶及乳制品。3)病情观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排便次数、粪便的量、性状、是否伴有脓血便,并做好记录。4)灌肠及体位护理:灌肠前指导患者排净粪便,清洗肛门周围皮肤;调试灌肠煎液温度在39~40℃;患者取左侧卧位,肛管全长涂抹石蜡油,祝患者深吸气时缓慢将肛管插入,根据病变位置,决定导管出入深度,一般在15~30 cm;调整灌肠袋高度,缓慢灌注煎液,对于耐受力差者,改换为滴注,使患者慢慢适应;体位:灌肠结束后有左侧卧位-膝胸位-右侧-左侧卧位,交替循环,每次保持20 min左右为佳。

1.4.2 观察指标观察临床症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变化;定期检测血象和肝肾功能;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3 疗效判断标准依据《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指南》[3],进行疗效评定。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恢复正常,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恢复正常或仅有轻度反应;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有所恢复,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炎症反应有所减轻,血管纹理逐渐清晰;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及结肠镜检查较前无明显变化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53.33%(32/60),总有效率为95.00%(57/60),2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为13.33%,对照组为11.67%,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2)P<0.05

表2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溃疡性疾病,与环境、遗传、感染及免疫等因素有关。其病变主要局限在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很少深入肌层。UC病变多从直肠开始,逆行向近端发展,活动期可出现黏膜糜烂、溃疡及隐窝炎、隐窝脓肿、溃疡形成等。由此引起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等症状。而中医则认为UC属中医的“痢疾”“泄泻”“脏毒” “腹痛”等范畴[4]。且以情志不畅、饮食不洁,感受外邪、湿热下注居多。目前西医治疗以柳氮磺吡啶为首选药物,效果不佳时加用糖皮质激素等。尽管该药物有一定疗效,但是复发率较高,药物还具有一定毒副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快速发展,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迟伟等[4]采用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UC,总有效率为90.6%;陈晓旭[5]研究报告显示,总有效率高达95.74%;本组从中医辨证角度着手,标本兼治,选用白头翁汤加味煎剂灌肠,其总有效率为95.0%。本煎剂中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尤其善清胃肠湿热及血分热毒。黄柏、黄连、黄芩均归属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止泻等功用。现代医学研究还有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科学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营养,消除心理障碍,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病变恢复。

总之,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UC可提高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

猜你喜欢

白头翁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白头翁
想改名的白头翁
足底溃疡性扁平苔藓合并普秃一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愈疡消溃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3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
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30例
白头翁研究进展
不同产地白头翁药材的有效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