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价值体会

2019-04-27焦海春张俊威费家勇李桂新金丽英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8期
关键词:颈动脉平板硬化

焦海春 张俊威 费家勇 李桂新 金丽英

(北京市丰台区南苑医院,北京100076)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人体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管腔受阻,继而引起心肌缺血和缺氧所致的心脏病。冠心病在临床具有较高死亡率,且在发达国家中占比更高,若治疗不及时,易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威胁[1]。研究认为,早期对冠心病患者实施诊断,能够为期后期治疗提供有利依据,故此提高患者生存率。冠脉造影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不断发展,临床较多无创辅助诊断在临床受到广泛应用,比如运动平板试验等[2]。本研究对疑似冠心病患者实施分析,并对其各项情况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情同意研究,均为自愿。②无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能够配合完成检查。③出现胸部疼痛等疑似冠心病。④临床各项资料完整,符合研究需求。排除标准:①先天性心脏病。②伴有其他严重疾病,比如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和恶性肿瘤疾病。③存在造血功能异常和血液系统疾病。④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范围在60岁至78岁,中位年龄为(69.12±1.34)岁。合并症:二型糖尿病25例、高血压50例、高血脂症25例。

选组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范围在57岁至76岁,中位年龄为(69.66±1.75)岁。入选者均无冠心病症状、心脏手术病史等。

两组研究对象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良好。

1.2 方法

观察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且在冠脉造影前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和运动平板试验。对照组健康人群完成颈动脉超声检查。

1.2.1 颈动脉超声诊断 选择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型号为美国GE公司所产的VIVID 7 Dimension型。指导受检者以仰卧位卧于床上,头部向检查区对侧扭转,使检查区空间得以保留,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将探头频率设置为10-12MHz,于患者锁骨内侧直至颈动脉起始部进行查找,明确位置后,应以顺时针方向从总动脉向上逐节观察,观察内容为斑块数量、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等,并进行详细记录[3]。在颈动脉近端距离分叉4厘米或颈动脉窦下1厘米处动脉后壁实施定位,对其颈动脉内膜面前缘直至中膜-外膜面前缘垂直距离进行测量,即得出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1.2.2 运动平板试验 选择运动平板实验仪进行平板试验,型号为美国GE公司的GE-T2100型。消毒患者局部皮肤,在电极放置位置选择打磨砂纸磨出皮肤角质,并选择Mason-Likar肢体导联系统,于患者右锁骨、左锁骨下凹部位,分别放置胸前导联电极片和上肢导联[4]。在运动过程中,详细记录患者运动中每级末、运动前、最大运动量末、最快心率时12导联心电图,直至达到运动标准心率后停机;行12导联心电图记录,运动后每隔1分钟进行心电图记录。冠脉造影为金标准:取患者平卧位,并进行常规消毒铺单,于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以肱动脉或股动脉作为穿刺动脉,待穿刺成功后,置入动脉鞘管,经鞘管给予其普通肝素;选择多功能CAG管,将碘海醇作为造影剂,实施多体位造影,即右前斜和足位、后前位和头位、左前斜位、左前斜和头位、正位和头位等。上述诊断结果均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做出判断。

1.3 观察指标

对比颈动脉超声检查、运动平板试验及联合检查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分析冠心病和健康人群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含量。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软件分析所有“观察指标”,其中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卡方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明两者间存在差异,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对比不同方法诊断准确率

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过金标准共诊断出冠心病85例,非冠心病15例。联合诊断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符合率高于单独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和表2:

2.2 对比2组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含量

选择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颈动脉斑块性质与冠心病具有密切相关性。见表3:

表1 不同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 [n=100,n(%)]

表2 不同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漏诊率及预测值

表3 分析两组患者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含量(%)

3 讨 论

人体在静息状态下,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系统不会出现异常表现,运动后易增加心脏负荷,进行提高心肌耗氧量,当人体心脏出现负荷过重情况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量不再增加,进而形成心肌缺氧,故此以心电图异常改变作为临床表现,这一特点能够作为辅助诊断依据。

目前临床对于冠心病常用诊断方式较多,比如冠脉造影、运动平板试验、颈动脉超声等,其中运动平板试验属于一种无创检查,其在冠心病中使用频率较高,具有诸多优势,比如操作简单、无创、实用性高、费用低廉、可重复性和安全性高等[5-6]。运动平板试验的原理主要是应用分级负荷的方式,使可疑患者的心排血量和心肌耗氧量明显增加,对于病情严重的冠心病患者,其需氧量的增加易导致冠状动脉血流的储备超出,继而出现与心肌缺血相关的心电图变化。但运动平板试验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而增加其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故此,临床对于运动平板试验用于冠心病初筛的诊断中还存在一定争议[7]。颈动脉超声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检查,其在颈动脉疾病的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显示,颈动脉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壁结构变化以及血管功能变化,上述变化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均具有密切相关,且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关联性,尤其对于病情加重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粥样硬化支数增加、狭窄严重[8]。故此,临床认为,将上述两种方式进行联合诊断相比单项检查诊断效果更好,能够使冠心病诊断率明显提升。

动脉粥样硬化为动脉硬化中常见和重要类型,其以大、中型动脉作为主要发病部位,比如冠状动脉和主动脉等。以动脉内膜作为病变部位,局部出现脂质纤维斑块和条纹,易累及动脉中层,进而导致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当病变内膜以明显凹凸不平作为临床表现时,管腔易呈偏心性或向心性狭窄,病变可局限、可弥漫;动脉管腔呈中度或重度狭窄,甚至出现管腔闭塞。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公认导致我国死亡人数增加的重要疾病,其发病率不断升高。目前临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为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但该种检测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且属于有创检查,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而本次研究中,应用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检查,发现颈动脉斑块性质与冠心病间具有较高相关性。且研究显示,双侧颈动脉均伴有粥样斑块患者冠心病发生概率相比单侧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较高,且冠脉病变范围广泛,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较高相关性。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联合诊断对冠心病患者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等均高于单独诊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选择1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相关分子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颈动脉斑块性质与冠心病具有密切相关性。

综上所述,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猜你喜欢

颈动脉平板硬化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属于你的平板电脑
出彩的立体声及丰富的画面层次 华为|平板M6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八寸新标杆四核皓丽H8平板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