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日本陶瓷器物中的“物哀美学”

2019-04-27杨慕琛任允鹏

山东陶瓷 2019年1期
关键词:陶瓷器茶碗本源

杨慕琛,戚 彬*,任允鹏

(1.山东理工大学,淄博 255049;2.山东硅元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淄博 255086)

近年来,日本的陶瓷器销量有增无减,陶瓷业发展规模逐渐扩大,这代表了人们对于日本陶瓷器的欣赏与认可[1],况且日本陶瓷器早已发展出民族特点,每件器具上无不体现了“物哀美学”。它在日本陶瓷器中具体有:色彩留白、材料质朴、造型残缺等特征。下图为日本设计师小川状一为三仓堂设计的陶质卵形花器(见图1),“物哀美学”的三个特点在这个花瓶(日本常称之为花器)上均有体现。它在颜色上有极少的装饰,基本采用的固有色、材料也显得尤为质朴。最突出的特点是瓶口的不完整性与不规则性,即造型残缺,同时正是“物哀美学”的核心体现。日本欣赏残缺美,相信“不完美”是对“完美”的一种升华,作为一种更美的姿态来展现,且与中国审美中的“圆满”与“完美”理念恰恰相反[2]。

1 “物哀美学”的源流

图1 小川壮一的卵形花器

1.1 “物哀美学”基本释义

“物哀”这个概念在日本很早已经形成,但这一名词直到江户时期才首次被日本国学家本居宣长提出[3]。其中,“物”可以是具象也可以是抽象的存在的物体,“哀”是人们与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物哀”是指人们接触事物从而引发的真情流露。用这几个形容词来概括“物哀美学”的特点以及感受:“残缺”、“质朴”、“纤巧”、“空寂”、“自然”、“坦诚”足矣。

1.2 “物哀美学”形成原因

在自然地理因素方面,日本国土面积狭小,是四面临海的岛国,因而在日本人的审美里,更偏向于纤巧可爱的事物。由于日本处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接壤处,因而自然灾害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他们长期以来敬畏自然,且一直保持着这种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经过长时间发展传承与提炼升华,慢慢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世间万物变幻无常,永恒不会留存,因此更加珍惜须臾的美好;怜惜万物,更能捕捉到易逝与不完美事物的美,因此对于残缺的事物有着极度的钟爱。

图2 森正洋(白山陶器工作室)的G型酱油瓶

在历史文化因素方面,日本自古以来就存在对山川河海的敬畏感。在中国的隋唐时期即日本的飞鸟时代,佛教渐渐传入,并在大众中广泛传播开来。佛教中的“因缘和合”的观念与“悲苦意识”渗入了日本民间,再加上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自然灾害频繁等特点的影响,更加深了“物哀”的审美意识[4]。但日本佛教尊重人们的天性,没有清规戒律,因此他们的作品中也没有束缚感与虚伪感,所以我们既能感受到日本陶瓷中的质朴、空寂,又可感受到纯粹、坦诚[5]。

2 “物哀美学”的体现

2.1 色彩“留白”与“物的八分目”

在陶瓷器的设计中,日本人普遍喜欢大面积保留材料的固有色,并且喜欢用少量的颜色达到多样的效果。因此日本的陶瓷器都带有淡淡的禅味,更强调了空寂、枯淡。简素,并不像中国的陶瓷器那样精美富丽。除了固有色的使用,在现代设计中,他们更喜欢用“白”来作为物体的主色,白瓷与青白瓷是主要基调(如图2)。这反映了一种民族用色习惯,白色是最干净的,且可以包容任何色彩,并降低其纯度,使颜色变得内敛;且白色象征着开始,象征着无穷的潜力,拥有自然的魅力。可以说,它是“纯粹”、“包容”与“自然”的象征。

在日本也流传着“物的八分目”理念的俗语,通俗来讲,即“饭只吃八分饱”。这句简单的俗语实则隐含了深度的哲学:饭不能吃到十分饱,人的欲望也不能太满,对物质的满足要从十分“抑制”到八分,始终都要有一个克己的过程。这在色彩“留白”上也一个道理,颜色不能铺陈太满,要留出空间来克制自己,让自己返璞归真,追求万物本身的纯真与朴素。

2.2 材料“质朴”与“不立文字”

图3 日本陶瓷器中“残缺”体现

日本陶瓷作品总有“朴质本源”之感,他们并不会用过多的藻饰,而是用最本真最朴素的材料进行创造,因而直接蕴含一种朴素温雅的超凡脱俗之美,刹那间把人们带入到了大自然的真切与清净中去,达到一种对人的净化作用,洗却人类世界的束缚感与虚伪感,回归到最原始的本源中去[6]。

“不立文字”是佛教中的用语。大概解释为:文字只是为了交流而衍生出来的工具,但不需要文字也可完成交流,且人如果执著于文字、语言,则只会走入迷途。抽象来讲,各物所产生的交集都可称之为“交流”,观赏风花雪月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同样是一种“交流”。而这其中完成“交流”过程最重要的则是将精神融入进去,以心印心,用心灵去觉悟[7]。日本陶瓷材料的“质朴”与“不立文字”实质上是相通的。“不立文字”讲究不执着于文字与语言,这儿的文字与语言就可代表为材料中的装饰,都同为衍生物与附属物。而不立文字,用心灵感悟事物的本源则相当于去除任何装饰,透过质朴去体会陶瓷器带给人的感受,以心印心、坦诚相待。

2.3 造型“残缺”与“无常观”

由于自然地理因素与历史文化因素,日本人对于“残缺审美”与“无常观”也在长期渗透。“残缺”是“物哀美学”最直接、应用最广泛的特点体现。

如图3所示的四个陶瓷器中,无不展示着“残缺”所带来的美。陶瓷器用在最多的器具是茶具,日本的茶道有“七美”,其中“缺陷”为美之首[8],细看这几个茶碗,拿志野茶碗为例,茶壁上不规则的裂痕将茶碗进行了空间上的分割,看似破损的残次品实则是对“残缺美”最直接的诠释。因为有着残缺性,茶碗在空寂的基调中却不显单调,把瑕疵直接外漏给人一种纯真之感,且残缺的裂痕更是彰显了不被“完整性”制约,强调了一种放松的情绪,不必再紧张与谨慎。这并不是工艺水平不够带来的裂痕或脏点[9],而是为了美观刻意而为之,正体现了从真正“不完美”到“完美”再到追求“不完美”的超越过程。

细看日本乐茶碗与佐竹晃的柴烧作品,会发现茶碗除了残缺外还有不对称的特点。不对称审美也是基于对“残缺美”的追求中衍生出来的,因为茶碗的不对称,所以茶具显得灵巧可人,像是不受约束的婴儿一样,仿佛还拥有生命的本源。日本人因为钟爱不完美,所以追求残缺,追求不对称的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追求虎牙(而非整齐对称的牙齿)、比起偶数更喜欢奇数,处处可体现对于残缺美的钟爱[10]。

3 “物哀美学”启示小结

由于追求着“留白”、“质朴”,他们始终都有着克己的心理,从外向内克制自己,再由内而外流露坦诚;同时追求着“残缺”,所以他们更加珍惜脆弱的事物,从而进行自我反省与爱惜一切。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年进入三月,没几日便在这花季中竞相盛开,但持续几日便开始凋零。若盛开时又受到风雨的摧残,由开至落的时间也许就在一瞬。所以用“昙花一现”来描述樱花再合适不过,因此他们对于脆弱的樱花更是有别样的情愫。日本人深入骨髓地追求“残缺”的“物哀审美”在艺术创作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同于我国的地大物博、自然灾害较少,我们很自然地把追求“圆满”与“完美”作为长期以来的审美观,在日后的设计中,我们既要学会吸收别的民族的理念,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他们的克己与对陶瓷艺术的坦诚,学习他们对于残破品的钟爱与珍惜;同时又要保持着自己民族的特色,在“不完美”中发现与创造“完美”,不断的探索事物的本源与精髓,才能设计出更好的陶瓷作品。

猜你喜欢

陶瓷器茶碗本源
茶 碗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芜湖东门渡窑即文献中的“符里窑”考
保函回归本源
追溯本源,自然生成*——《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教学设计
析错因找方法 溯本源寻对策
陶瓷器修复的工艺与文化
老佛爷的茶碗
古陶瓷修复方法的探讨
忍耐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