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恩替卡韦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2019-04-27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7期
关键词:聚乙二醇卡韦干扰素

胡 浩

(阜新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类常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可通过性接触、母婴、血液等途径传播,我国乙型肝炎患者众多,对该类疾病的防治已引起了广泛关注[1]。临床中一般采取药物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恩替卡韦和长效干扰素是其常用药物,本次试验就这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对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乙型肝炎患者纳入本次试验,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联合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联合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17例、1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4岁,平均年龄为(40.2±2.0)岁;病程在1~6年,平均为(3.1±0.9)年。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19例、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6岁,平均年龄为(40.5±2.4)岁;病程在1~7年,平均为(3.2±1.1)年。对联合组、对照组患者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得出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乙型肝炎,排除合并肝癌、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入组前2个月使用过核苷(酸)类或干扰素类药物治疗、对本次试验用药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口服,每天1次,每次0.5 mg,该药为江苏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00019。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皮下注射,每周1次,每次180 μg,该药为F.Hoffmann-La Roche Ltd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J20070055。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

1.3 评价标准

1.3.1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①显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②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均有所改善;③无效:患者症状和肝功能均未见改善,甚至病情恶化[2]。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3.2 分析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AST(天冬氨酸转氨酶)、ALT(丙氨酸转氨酶)、ALB(白蛋白)、TBIL(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1.3.3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

1.3.4 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皮疹、乏力、骨髓抑制、腹泻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对联合组、对照组患者的试验数据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对计量资料(±s)和计数资料(%)分别实行t值和χ2检验,在P<0.05时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表1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相比(±s)

表1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相比(±s)

组别 例数 AST ALT ALB TBI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31 89.1±20.3 37.1±11.7 107.2±4.4 37.0±4.7 35.0±8.5 40.6±8.6 19.0±5.4 12.5±3.0对照组 31 89.5±19.6 54.8±12.8 107.9±4.6 51.4±4.6 35.5±8.7 36.2±8.0 19.3±5.6 15.6±3.6 t - 0.079 5.683 0.612 12.191 0.229 2.086 0.215 3.683 P - 0.937 0.000 0.543 0.000 0.820 0.041 0.831 0.001

2.1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相比:联合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28/31(90.3%)、21/31(67.7%),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2.2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AST、ALT、ALB、TBIL相比P>0.05,差异不显著;在治疗后,联合组患者AST、ALT、TBIL显著低于对照组,ALB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见表1。

2.3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相比:联合组患者HBV-DNA转阴率(93.5%)和HBeAg转阴率(80.6%)较对照组(48.4%、45.2%)更高,两组对比P<0.05,见表2。

表2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相比[n(%)]

2.4 联合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联合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1(22.6%)、6/31(19.4%),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乙型肝炎一般因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而致病,其传染性较强,患者在潜伏期(6个月内)多无明显症状,病情进展到一定阶段后可引起全身乏力、失眠、发热、黄疸、肝区疼痛、食欲减退、腹胀等临床症状,其危害极大,治疗难度也非常大[3-4]。本次试验中我院采取恩替卡韦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恩替卡韦属核苷(酸)类药物,具有较好的抗病毒作用,其起效快,安全性高[5]。长效干扰素属广谱抗病毒药物,但不能直接对病毒起到杀伤或抑制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相结合,促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进而提升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e抗原和抗体的转换。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属于一类特殊的干扰素,其抗病毒效果极为理想,是治疗乙型肝炎的常用药物之一[6]。刘浩等[7]的研究认为将长效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应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可发挥协同作用,能取得理想的疗效,其总有效率超过85%,且用药安全性较高。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乙型肝炎的总有效率高达90.3%,患者AST、ALT、ALB、TBIL等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HBV-DNA转阴率高达64.5%,HBeAg转阴率高达80.6%,以上指标均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组间比较P>0.05),张松林[8]的试验结果类似于本次试验结果。

由本次试验可以看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在治疗乙型肝炎中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聚乙二醇卡韦干扰素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复明胶囊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干扰素 你了解吗
愈肝龙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观察
键凯科技(688356) 申购代码787356 申购日期8.13
干扰素在猪治疗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
聚乙二醇为软段聚氨酯自修复涂层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