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学优生偏科现象的研究

2019-04-26张锦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

张锦

【摘要】应试教育的影响深入人心,在小学,学生三门成绩的总分便是人们的关注点。在此背景下,部分学生即使出现短板科目,但另外的优势科目能填补这个缺口,成绩依然名列前茅,这类学生被称为“单科优异学生”,这就是小学学优生的偏科现象。

【关键词】应试教育;单科优异;学优生偏科

一、问题的提出

1.现实存在的问题

由于应试教育的老传统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指出,人们注重的只是结果,教师片面强调学生成绩的总分。学优生不仅仅包括各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包含了单科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即使有一门学科成绩很差,但另一门总能超常发挥弥补这个缺口,在确保总成绩不落下的情况下,教师都不会过多的干涉,因而实实在在忽视了学优生的均衡全面发展,导致有短板科目形成,长此以往,如果不加以矫正,将会大大阻碍这类学生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2.研究的主要原因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提到,虽然大背景下提倡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仍然存在,影响着学生学习。教师片面关注学生的总分,这对单科优异的学优生来说,其实是最危险的,因为老师往往会忽略这类学生的不足,这将会大大影响这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即使会出现怪才,那也是少数,这类学生大部分将会由于这个原因慢慢脱离优秀的范围。因此,以单科优异的学优生偏科问题为切入点来探讨研究,让优生更优刻不容缓。

二、小学学优生偏科问题的原因分析

经过调查,学优生出现偏科与三方面因素有关,分别为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自身因素。结合实际调查与文献资料,下面我就学优生偏科现象的各种成因来具体阐述。

1.学校因素

林格在《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提出,每个孩子都具有主动性,作为教师,职责就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如果一味地灌输,那么就是使学生被动的学,学生也因此会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另外杨芮涵还指出,师生关系也影响着学生的学科学习。如果老师过于严苛,批评多于表扬,那久而久之,学生便不再敢发言,更不用说与老师畅所欲言讨论学习疑问。所以,枯燥的教学方法和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优生出现偏科现象。

2.家庭因素

有些家长存在认知偏差,认为某个学科不重要,而特别重视另外某个学科,这种思想潜移默化灌输给孩子,从而在学习上有所侧重。正如张希斌所说的,家庭环境诱发着学生偏科。

3.自身因素

王柏秋指出,小学生偏科还与兴趣有关。学生通常会利用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而对于兴趣遭到破坏的学科,则浅尝辄止,长此以往,各学科之间形成差距,成绩也开始一边倒。另外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也导致每个人对学科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也不同,继而间接导致偏科的产生。

三、关于学优生偏科问题的教育措施研究

由于对象是单科优异的学优生,因此在偏爱的那一项科目中必然有所作为,所以对于学优生的偏科问题,应该一分为二来看待,即在帮助学优生改善偏科问题的同时,也应抓住偏科发挥特长,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发展。

1.矫正偏科,促进全面发展

(1)从教师入手

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和讨厌老师而相应的把这情感附着于老师教的学科上,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广泛关注关爱学生,同时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表扬,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为教师,要改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的新颖性和趣味性。我结合调查提出两点建议。

①增加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

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从家庭入手

郭宁表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能以自己的喜恶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而应该秉承“把孩子培养成均衡发展的人以适应社会各种所需”这一理念。在平时家庭教育中,将这种理念灌输给子女,同时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与老师交流,合力解决孩子的困扰,引领孩子全面发展。

(3)从学生入手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学习过程中,要实事求是,学优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对于自己欠缺的地方要勇于发问,要树立不懂就问的观点。

学优生不能因为偏爱某门课,讨厌某门课,而把大量的学习时间花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以寻求成功感,而应该做到合理分配时间,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等,逐步矫正自己的弱科。

2.利用偏科以发挥特長

(1)有针对性地创办校园活动

王品木指出,培养学优生的特长,首先就是要开发丰富的学生特长发展课程。针对不同的学生学校可以开设奥数、英语等兴趣班,将这些学生收纳进去,然后整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学校这种做法既满足了学优生的兴趣,又让学优生发挥了特长,让优生更优。

(2)父母进行进一步的培养

刘晶波指出,孩子的特长不仅要靠学校来培养,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家长可以为有一技之长的孩子报培训班,这样一来,家校结合,学优生学好学科课程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特长。值得注意的是,此做法一定要遵循孩子的意愿,若孩子不愿意,强迫孩子参加培训班,效果只会适得其反。

四、结束语

国家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该做到全面发展,之后再在此基础上发展个性。因此转化单科优异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与身心健康共同发展的学生,是极其必要且刻不容缓的,这才是目前教育的核心与灵魂。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97.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林格.教育是没有用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88-91.

[4]杨芮涵.小学生偏科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学园,2015(22):136-138.

[5]王柏秋,彭园静. 分清偏科原因,找准应对策略[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2014.

[6]郭宁.怎样引导孩子不再偏科[J].家长学校,2012(3):34-35.

[7]王品木.开发特长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J].管理天地,2011(9):18-20.

[8]刘晶波.儿童的特长和特长儿童教育[J].幼儿教育,2008(24).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
宁夏音乐类艺考生进入大学前后学习状态之比较
社会化视域下对普通高中教育问题的探讨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EMBA教育不该走向“应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