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巴掌拍不响

2019-04-26黄芳

教育界·中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研究对象平衡力实验探究

黄芳

【摘要】 牛顿三大定律在高中物理地位突出,但由于其内容较为简单且初中已有涉及,导致很多老师放弃探究。笔者通过实验探究,唤醒学生记忆,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定律内容,掌握定律本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定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关键词】牛顿第三定律;实验探究;研究对象;平衡力

一、教学目标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石。三大定律不分轻重,在高中物理中都很重要。有些老师和学生会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更加重要一些,因而忽视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我们只有在充分地研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后,才能认识到物體的运动规律。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本部分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并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其核心概念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而行为条件是通过实验探究,表现程度为理解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通过分解课标可知,这节课的重点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难点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实例中,通过观察,准确地描述作用力和反作用的特点;2.能通过探究实验,自主发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规律;3.能通过讨论做受力分析图对比,认识平衡力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区别和联系;4.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通过对牛顿第三定律的学习,启发学生辨证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之前已经学过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学会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了解了一般物体的运动规律。在本章的前面几节又刚刚学过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这是学习牛顿第三定律的基础。初中对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有简单的了解和机械式记忆,比较浅显地认识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但是学生对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不够深刻,会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定式思维,造成错误认知。教学中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理论,可以采取分组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不断设置疑问,解决问题。

三、教学器材

小车一个,长绳一根,分组弹簧测力计每组两个,细线每组一根,小磁针两个,DIS实验力学传感器。

四、教学过程

1.唤醒记忆,引入新课

(1)回顾所学的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

目标:唤醒学生记忆,同时指明研究力的方向,从大小、方向、作用点来研究力之间的关系。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已有知识是进行新知识意义建构的基础,通过与前面的知识相联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下面的新课教学。

(2)引入新课

事件:简单介绍高科技的火箭回收技术,看视频,简单介绍SpaceX主要人物生平。

目标:从前沿科技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物理。提出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学习。

(3)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推桌子、鼓掌、滑冰、划船等现象,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力的相互作用,同时请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目标:从高科技的兴奋中脱离出来,更多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充分发现物理,体验物理,学会找到生活现象的本质,学会用理论知识去解释现象,在现象中建构出物理模型。同时,回忆起初中所学的相关内容。

(4)设计疑问

如何证明作用力和反作用作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目标:设计实验过程,提出疑问,让学生思考并解答,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加深认识。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法,做到“授人以渔”,培养其能力才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

2.学生实验,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

(1)研究力的关系

自然是从力的三要素出发,首先解决力的方向问题。这个问题是比较难的,因为比较难以从现象中直观看出,此时需要提供一定的实验器材。此处,我设计了用小磁针来做演示实验。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将其中一个小磁针移动底座,发现另个小磁针跟着旋转,实验现象明显,能直观看出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再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思考:力的性质、作用物体、同时性等,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性质相同、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具有同时性。

(2)力的大小相等的探究

这个现象相对来说是比较直观的,所以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实验桌上有两个弹簧测力计,让学生设计实验去研究力的相互作用关系。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用弹簧测力计去相互体验大小关系,看读数的关系。

目标:巩固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同时体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

设计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困难?

生答:不方便同时观察读数;读数只能看平衡时的情况,如果运动起来就不知道他们到底相不相等了。

师说:确实是有一定困难,所以我们要用更高科技的DIS传感器来进一步完善实验过程。

简单介绍DIS传感器的工作情况,特别是介绍拉力压力情况下示数图线的情况。师生合作完成演示实验,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去体验平衡时、运动时、加速时、减速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否一样。得到实验数据,绘制成曲线,分析曲线。提出问题: ①曲线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的关系是怎样的? ②曲线反映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关系是怎样的?通过图线的显示终端,直观的由对称性将大小相等体现出来,很有震撼性。结合前面的实例,让学生自己分析归纳,得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异四同”。“三异”即不同作用物体、方向相反、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四同”即大小相等,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力的性质相同,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目标:至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性质已经探讨完毕,学生已经从肤浅的简单记忆,到亲自参与实验探究,深刻地认识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并可为后面与平衡力的对比打下基础。

(3)教师再给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受力分析图

画图结束以后,上面的结论早在三百多年前牛顿就提出了,即牛顿第三定律:兩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公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的区别联系

(1)教师设计一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例:重1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求地面受到的压力。

解:重力和支持力平衡,FN=G,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F′N=-FN,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下。

目标:这个问题其实是比较复杂的,涉及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非常清晰的概念,此时可锻炼学生去思考它们到底有什么联系。

(2)抛出第二个问题,到底拔河怎么样才能赢

学生可以先在实验桌上用绳子进行模拟实验,感觉上力气大的那个同学会赢得比赛。这个和我们本节课的内容是有矛盾的,而制造了这一矛盾的老师就要让学生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激发学生去考虑最重要的受力分析问题。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看这个物体的受力情况。受力决定运动情况,这是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的。而两个物体的受力是不可以相互抵消的,我们研究拔河问题最终是回归到作用力和摩擦力的比较上。

再来演示实验:让力气大的同学站在小车上再进行一次拔河,对比之前的拔河实验,看实验的结果。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不管结果如何,两位同学之间的相互拉力大小都是相等的。

进一步推论:关于马拉车问题、掰手腕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问题。

目标:通过有趣、生动、神秘、直观的实验,稳固新的知识框架,纠正学生错误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优化课堂情境设计。

带领学生分析归纳、讨论、总结异同点。如下表:

目标:不断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概括现象的能力,把观察实验与科学理论思维推理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并逐渐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辨证的认识论。同时,不框定学生的思维,在区别联系中让学生尽情发挥,形成总结性知识。

4.应用

(1)首尾呼应,回归到课堂开始的提问:火箭升空

(2)生活中人走路、直升机、游乐项目等问题

目标:通过展示牛顿第三定律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真切地看到物理知识对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生产,从小事、从身边事入手,探究物理,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解释,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5.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公式: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异同点。牛顿第三定律反映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联系。

6.布置作业

(1)完成书后 “问题与练习”。

(2)思考生活中的实例:以卵击石,鸡蛋碎了,可是石头“毫发无伤”,是否鸡蛋受到的力大,石头受到的力小?

【参考文献】

[1]郭玉英,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物理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王高.高中物理思想方法论[J].新高考(高三理化生),2014(Z2).

猜你喜欢

研究对象平衡力实验探究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辨析
平衡力好,可以保命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广谱哲学及其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