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2019-04-26魏巍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基本不等式预设课堂教学

魏巍

【摘要】课堂教学是数学教育落实的主要方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位教师都应该着重研究的方向。文章借助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过程展示了预设与生成是教学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基本不等式;课堂教学;预设;生成

2018年,笔者有幸参加了山东省中学数学优质课评选活动,课题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5)》中的“基本不等式 ”。本节课中,教材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对基本不等式进行了证明和解释。在备课、上课及课后反思中,笔者对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有了深刻体会,不吐不快。下面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析、教学设计、教后反思与教学心得记录下来,愿与同行研讨。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教法说明

“基本不等式 ”是必修5的重点内容,在课本封面上就体现出来了。它是在学完“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法”及“线性规划”的基础上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在不等式的证明和求最值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求最值是高考的热点。同时本节知识又渗透了数形结合、化归等重要数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是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不等式,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不等式 的证明过程,而不是如何应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具体问题。在教学中,笔者应用“情景-问题-研究”模式教学,展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和调控者,学生是数学建构活动的主人。教学设计不是用传统的“公式+例子+练习”模式设计,而是把公式的建立当作一种情境,设计问题串为学习搭建脚手架,引发学生去操作,活动,讨论,反思。

二、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圖

(一)设计问题,创设情境

(多媒体展示)华罗庚先生的诗: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无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流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开场白:华罗庚先生有数学家的睿智、诗人的浪漫。同学们请说出华先生的这首诗表达的思想。

生:“数形结合百般好”。

师:今天我们一同来体会如何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数学家、数学史、数学思想,尽快进入数学情景;为本节课问题的探究指明方法,做铺垫。给学生留下疑问:“我们要运用数形结合研究什么问题呢?如何运用数形结合来研究问题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将要出现的探究问题充满期待。

(多媒体展示)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师:第24界国际数学家大会于2002年在北京召开,这是大会的会标,其中的图案大家见过么?

生:见过,这是“赵爽弦图”,在初中曾用它证明过勾股定理。

师:我们还能在“赵爽弦图”中探究出什么信息呢?

(多媒体展示)

问1:同学们在原来的学习过程中见过这个图形吗?

问2:在此图中有哪些几何图形?

问3:若我们设图中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分别为 、 ,你能用 、 表示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吗?你能用 、 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吗?

问4:根据图形,比较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与大正方形的面积的不等关系,写出不等式。

设计意图:寻求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学生初中已经接触过的赵爽弦图作为导入素材,使学生有熟悉的感觉,乐于探究新的知识。以 、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后面的学习扫清障碍。若以教材的安排,以 、 分别代替 、b,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四个问题的设置,便于学生层层深入地研究,使研究方向更明确。

(二)学生探究,尝试解决

师生互动:学生观察图形,思考问题,写出结果。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在适当时候建议学生小组内部相互交流。学生在小组内部对比结果,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动手、动脑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方法、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不全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努力探究的精神。

师:请一位同学展示一下研究成果。

预设:有的学生可能会写出 ,也可能写出 。

师: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与大正方形的面积有没有可能相等?相等时,图形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 有什么关系?

生:有可能相等,四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会重合,此时 。

师: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多媒体展示并板书)结论(1):对任意实数 , ,我们有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以上结论是我们从几何图形中的面积关系获得的,同学们能否运用代数的方法对这个结论进行证明?

师生互动:学生观察结论内容,积极思考,写出证明过程;教师巡视,及时掌握学生情况,指出学生在证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的时候挑选学生板演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几何的直观性后,进一步感受代数证明的严谨。

预设:有的同学会把要证明的结论作为条件使用;有的同学只证明 ,而忽视了“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的证明;有的同学会以 为条件,证明“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有的同学会使用作差法证明这个结论。

(三)师生交流,解释规律

师生互动:教师对学生板演的证明过程做出评价;注意方法的选择、步骤的规范;强调等号成立的条件。

师:同学们对结论中的“当且仅当”如何理解?

生:当 时,并且只有 时,等号成立。

猜你喜欢

基本不等式预设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以问题为主线、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浅析预设的应用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