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扬中华传统美德

2019-04-26陆春华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感恩教育

陆春华

【摘要】“百善孝为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作者在班级中以“我们的节日”校本课程为载体,培育“感恩”文化,让感恩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关键词】主题活动;感恩教育;中华传统美德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六个大人爱一个孩子,家长们往往注意孩子的读书有没有超过别人,身体是不是好,营养有没有跟上,却忽略孩子懂不懂礼貌,怎么做人,怎么待人接物。网络上甚至出现过一个“父母皆祸害”的网络讨论小组,看后让人瞠目结舌。做家长接待时,有学生的母亲向我反映,孩子在家用手指着她的脸说话:“你看我以后……”一些同学在评选班干部的时候,表现很积极,一旦评上了,要他为班级、同学服务时却推三推四……这些问题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我们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扭曲,如何矫正?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迫在眉睫。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个人安身立命的保证,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我们班级以学校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弘扬传统美德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美德意识,并转化为美德行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以学校的“人文节”为载体,开展以培养学生“孝亲”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

在现在的家庭中,爱只是父母对子女的单向倾斜,孩子只知道这是理所当然的,稍有不顺便大发雷霆。这种不能实现双向交流的爱是畸形的爱。孩子只有把父母给他的爱转化为他对父母的爱,爱的种子才能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百善孝为先”,结合学校的“人文节”活动,我们班开展了以培养学生“孝亲”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

(一)听故事,明孝道

对于小学生来说,与他们讲很多大道理是行不通的。要通过讲故事,树立榜样,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孝”,从而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滋养。为此,笔者组建了班级讲故事团,每小队推选一人,选择《二十四孝故事》里的一个故事,利用周二中午的中小队时间在班上交流。由于时代的不同,笔者对里面的故事做了一些选择,比如挑选了《彩衣养亲》《亲尝汤药》《黄香温席》等故事。听完故事,再带领同学一起议一议:什么是“孝”?进而引出《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当然,对于传统文化,笔者在讲解时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学习完毕,把它们张贴于教室的板报“传统美德”栏,营造浓浓的孝道文化。

(二)发倡议,践孝行

在学生明孝道后,笔者利用班会课,向全体同学发出了倡议:让我们秉承传统美德,从今天做起,从身边做起,從一点一滴做起,做个“孝亲敬老”的好孩子。如知道父母、长辈的生日,并做一件让他们感到高兴的事;经常敞开心扉和父母谈谈心;坚持每天为父母、长辈做一件事……学会关爱老人,尊敬父母,听从长辈的教导。学期结束,班级评出五位“孝亲”之星。

(三)赛孝心,争孝亲

每周,笔者利用班会的时间,在班级开展“说说我的孝心小故事”的故事会,并把那些感人的孝心故事写下,从而增强对“孝道”的切身体验与感悟。如昊昊同学在《我帮妈妈叠被子》一文中说:“单单干这件小事就这么累,可我妈妈要干多少件这样的小事啊!所以,我要帮妈妈尽力去做那些我力所能及的小事。”小汪同学在《爷爷骨折以后……》中写到为爷爷夹菜尽孝心;倩倩同学把《最后一只明虾》献给了疼爱她的奶奶;天雨小朋友在她外婆的带领下,关心邻居孤寡老人,逢年过节去帮老人打扫卫生,外出旅游回来为老人带礼物,亲似一家人,孩子们用心践行着“孝”。

音乐产生共鸣时,才能震撼人心;子女与父母的爱实现双向交流时,亲情才会折射出最美丽的光辉。当年幼的孩子学会了关爱父母之后,才有可能在长大以后去尊老爱幼,爱国爱民。

二、以学校的“读书节”为载体,开展以培养学生“亲仁”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

孔子认为,仁爱是做人的根本。亲仁,顾名思义,就是亲近仁者。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结合学校的“读书节”活动,笔者让学生走进蒙学,诵读经典,开展以培养学生“亲仁”为主题的传统美德教育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诵经典,要亲仁

以“好书激励我成长”为主题,开展亲子共同阅读经典蒙学的活动,创建读书型家庭。重点学一学《弟子规》中的“亲仁”篇:“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学习后,让学生写一写读书心得。非非同学看后说:“我要和思想品德好的同学在一起,这样我就知道自己哪个地方做得还不够好,需要改正。”小刘同学说:“我要和品德好的人在一起,这样我的品德修养一天比一天高,过错会一天比一天少。”“如果我和品德不好的人在一起,我就会被他的不良行为污染,做一百件事都会坏掉。”妮妮同学这样说。

通过诵读经典,孩子们明白了“亲仁”的重要,并将“要亲仁”深深地根植于心。

(二)学仁人,立志向

在明白“亲仁”的重要性后,笔者在班上开展了“向仁人志士学习”的探究活动,让每位同学选择一位仁人志士,做一份探究小报,利用班会课时间进行交流。大家非常踊跃,有的选择了《 顾大局,陆逊忍辱复命 》,有的选择了《 穷书生,蒲松龄济乡邻 》……通过学习交流,学生们知道了仁者是一种让人敬畏的人,因为他们有修养,有气节,有理想,有原则,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环境,遇到什么情况,他们都会用一种对得起他人、对得起社会、对得起自己的光明心态来对待事情,学习这样的人,能让我们向善、向上。在教室门口的班级座右铭栏,同学们写下了“我们向善——团结友爱 互帮互助,我们向上——勤奋学习 积极进取”,以此来不断督促、勉励自己。

(三)爱伙伴,共成长

渐渐地,学生做事时不光想着自己了。每当同学们能为他人、集体着想时,笔者都会及时给他们加星表扬,激励他们不断向善,向上。班级板报一角设有“亲仁之星”专栏,每周都会评选一名,进行宣传、表扬。温馨、和谐的班集体就这样产生了,大家在这样一个充满无限爱的大家庭中快乐地成长着。

三、结束语

通过一个个活动,帮助学生创造了树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意识的一个个契机。 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时,要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把中华传统美德在日常的言行中体现出来;要深入学习和钻研教育学、心理学及其他教育教学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巩固学识基础,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真正受到启发。所谓“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中华传统美德会深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壮大,为成为祖国的接班人奠定一个扎实的人格基础。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感恩教育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浅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感恩教育”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
主题活动融入角色游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