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2019-04-26季姗姗
季姗姗
【摘要】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写作需要用眼睛发现生活中的事物。当前很多学生面对写作,常常感觉无从下手,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一双发现精彩的眼睛。因此,培养学生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学生通过留心周围的事物,积累更多的素材,将大量感性材料引入写作中,以此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写作;观察;写作水平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同时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促进学生良好智力的发展。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从而使写作内容更加具体与生动,富有真实情感,以此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展开深入探究。
一、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写作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的,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通过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能为写作提供更多可用的材料。因此,首先需要热爱生活,只有从生活中发现与感知一些事物,才能拥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比如,在春夏秋冬季节带着学生去郊游,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景物的美好,学生通过细心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美挫,从而在写作中引入自己所看到事物、所感受到的情感,使写作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二、细致入微、准确具体地观察生活
对任何事物,都应准确、透彻地进行观察,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写作。所以,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应遵循“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原则。在写作时,只有具体地叙述细节,才能使文章更加富有内涵。比如,在《卢沟桥的狮子》一文中,对于狮子心态的描述就十分细致,主要是由于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了这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因此,要想使写作内容更加真实生动,细致、透彻的观察不可缺少。
三、读写结合,观察生活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读写相结合。比如,在学习《庐山的云雾》一课之后,可以让学生按照这篇课文的内容,仿写一篇相似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慢慢地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观察事物的能力,由此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注重对观察方法的指导
为了提升學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应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让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分清主次,以此更好地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观察顺序的指导,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等,这样才能使作文内容富有层次感,从而提高文章的整体水平。
五、观察要应用多种感觉器官
观察并不仅仅只是用眼睛,还需要通过耳、鼻、手、心去感知,由此才能更深入地感知生活中的事物。如《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中描写的各种姿态的松:“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让人们了解到黄山松的奇特之处。因此,只有在观察事物时用全身去感知,才能细致、全面地感受到事物的独特性,从而使文章有新的内容与特色。
六、观察生活要善于思考
观察事物时还需要进行思考,要将观察到的事物通过深入思考再表达出来。因此,要想使写作内容富有内涵,思考十分重要。这样才能将使文章更加深刻信,富有意义。比如,《有趣的发现》这篇课文,是达尔文发现小岛上昆虫的翅膀要么奇大,要么没有的现象,最终将谜底揭开的故事。由此可知,培养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观察每天细微的变化,才能为写作提供素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深入思考,获得启发,这样才能使文章更有深度,主题才能得到深化。
七、注重观察结果的处理与运用
在生活中观察事物,还需要将所观察的结果进行处理与应用,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认识到观察的目的性,以此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同时能够使观察结果得到巩固。教师可以组织观察活动,让学生将所观察到的事物,以作文的形式进行总结与说明;或者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将所观察到的事物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奠定基础。另外,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观察的意义。
八、结语
培养学生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帮助学生打开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事物,感知世界更多的乐趣,从这个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素材,将自己的感知融入作文中,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晓勇,赵晓霞.培养学生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J].小学语文教学,2018(08):34.
[2]王娟.给学生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小学写作教学的体会[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6(09):89-90.
[3]李江涛.作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观察[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05):65. [4]李家勤.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J].新课程(小学),2015(01):51.
[5]王卉.给孩子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利用观察能力来培养学生的习作[J].学周刊,2012(29):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