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反思
2019-04-26姜梅红
【设计说明】
《月光启蒙》是一篇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的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写了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唱民歌、童谣和讲故事、猜谜语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
教学时,从坚持儿童立场,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出发,提出主问题,设计问题链,带着学生创设学习场景,从已知走向未知,自主、合作、探究性地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在一系列轻松愉悦的实践活动中积累并运用语言,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旧知,建立联系
1. 聚焦“老师”
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师:在作者心目中,母亲的身份是什么?(生:老师)
师:老师,我们几乎天天接触,想想自己的老师,带着对老师的感觉读。(生读:老师)
2. 聚焦“课堂”
师:老师要给学生上课,就要有课堂,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母亲的课堂就在这里——
(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生齐读)
师(小结):多么温馨、美妙的地方,这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但好的学习场景就是好的课堂。母亲把月光下的篱笆小院当成了学习的场景,当成了启蒙孩子的最好课堂。
3. 聚焦“课文”
师:在这个特别的课堂,不识字的母亲用来启蒙的课文有什么?(生回答:歌谣、故事童谣、谜语)
【设计意图】践行我校“求索”课程,利用语言、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场景之中,将学生熟悉的老师、课堂、文本与文中母亲、民间文学艺术、篱笆小院相链接,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为深入理解文本,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情感打下基础。
板块二:抓住重点,感悟文本
1. 歌谣
师:这是母亲吟唱的歌谣。(课件出示课文中的歌谣,指名读)
师:书上说,这两首歌瑶是母亲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的。现在我们就来做那个孩子,闭上眼睛。听:母亲那动听的歌谣。(课件播放歌谣)
师:我看你听得非常入神,能把你听后的感受告诉大家吗?(生回答,略)
师(小结):是的,歌声一起,感觉沐浴在春风中,听到歌声似乎闻到了阵阵花香,母亲的歌谣给我带来芳香的音韵。母亲仅仅在是在为我唱歌谣吗?她通过歌声想告诉我点什么呢?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生自学、交流)
师:再读一读这两首歌谣,看看这位老师选的课文好不好?(生交流)
师:难怪歌谣声一起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女生读。师相机板书“音韵芳香”)
师:两首歌谣让我们感受到北方人们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用凤凰来表达美好的心愿,含蓄、深沉,使人产生一种意境之美。
(男生读。师相机板书“精神明亮”)
【设计意图】到了小学高年级,特别强调学生的思维训练,如何避免思维的浅表性、碎片化?此时,要做的就是让思维再向前走一步。老师要做一名优秀的棋手,走一步要考虑后续的两步、三步,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教学泛起思维的涟漪。
2. 故事、童谣、谜语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生读,师下位巡视)
师:通过刚才的读,你读出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母亲给我讲故事,给了我想象力。省略号表明母亲讲了无数个故事。
生:母亲唱出了童谣的那风趣幽默的特点。
师:你能读出来吗?(学生们摇头晃脑、打节拍、说方言等方式,努力表现童谣明快的风趣)
师(相机演绎)这就是音韵芳香。这就是精神明亮。
师:猜谜语又给你什么呢?猜谜语要动脑筋呀,跟着母亲猜谜语,母亲又给了我什么呢?(观察生活、爱动脑筋)
生:母亲给了我无限的智慧,而且她采用的可是启发式的教学方式。
师(小结):这些故事、童谣、谜语犹如春雨点点,滋润着作者幼小的心灵,她是一位慈爱、聪慧的母亲,也是一个教学得法的好老师。(生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设计意图】坚持儿童立场,就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歌谣、故事、童谣、谜语这种并列结构的学习内容,就要教会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在上一个环节时已经教给了学法的基础上,这一步就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学、汇报、分享,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 黄河故道
师:母亲不识字,她用来启蒙孩子的课文又是从哪学来的呢?文中哪个自然段做了交代,找一找。
(课件出示:“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师:“长歌谣”什么意思?(生答:产生歌谣,创作歌谣,孕育歌谣。)怎么产生、创作、孕育出来的?
生:口口相传。你唱、我唱、大家唱,一传十、十传百,广为流传。
生:代代相传。外婆会唱、妈妈会唱、作者会唱。
生:不断创作。洗衣服时编歌谣,看到月亮唱歌谣,高兴、不高兴时都编歌谣。
师小结:一个“长”字写出了那个地方歌谣蓬勃生機和活力。原来,家乡的故道是孕育歌谣的地方,母亲那么多的歌谣来自她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故乡的爱。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似乎与上文联系不是太紧密,于是很多老师都是在学完歌谣之后顺势而教。这部分内容实质是回答了母亲所熟知的民间文学的源头,正是黄河故道孕育了这些歌谣,于是我就调整了学习顺序,在学习歌谣、童谣、谜语、故事之后反过来追问,不但深入理解了两个“长”的意思,而且明白是母亲对黄土地的热爱促使这些民间艺术得以流传下来。
板块三:聚焦母亲,感知人物
1. 感知形象。
师:黄土地造就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老师?快速回顾全文,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母亲的句子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你发现母亲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自由交流)
师: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学生根据从课之中找出的5句话,先后回答:母亲是“勤奋的老师,慈爱的老师”“善于唱歌的、和蔼、慈爱的音乐老师”“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聪颖的老师,心中有爱的老师”“笑饱含着母亲浓浓的爱,无尽的智慧,慈爱的形象”等。)
师:为什么说母亲像一尊玉石雕像?你见过玉石雕像吗?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生:美丽、纯洁、冰清玉洁)读书别放过细节,母亲穿着一件干净的白布褂子。
师(小结):一是穿着干净的白布褂子,银色月光衬托,母亲在月光下显得很圣洁,冰清玉洁的母亲。二是孩子心目中母亲是圣洁、美丽的。
(课件出示由学生勾画出的5句话排列成诗行,指名读,引读,齐读)。
【设计意图】学习语文,就要学会在语言文字中间走个来回。这部分内容涵盖面广,知识跳跃性强,时空跨度大,但内在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教师对教材进行组织与重构,围绕主问题把看似零散的一个个点贯穿起来,让学生的阅读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2. 学习写法。
生(齐读):“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
师:这是一位好老师,她教出的学生又怎样?(教出了一位勤奋的乐观向上的大诗人,大文学家)远的不说,就看这篇文章,你们觉得作者写得好吗?
生:写得好!作者在写民间文学这一部分时,重点写了“歌谣、童谣、谜语”,略写了“故事”,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生:作者将那么多的民间文学呈现了出来,使得文章读起来很美。
生:作者的语言很美。比喻句,通感手法的使用,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
师:是啊,作者的成就与母亲密不可分,如果在学校,母亲就是一位场景教学的大师。母亲在月光下用音韵芳香的歌谣、童谣等民间文学启示作者要做一个勤劳、乐观、坚强、善于思考、热爱生活的精神明亮的人。母亲是作者的第一任老师,这位老师引导孩子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创作出无数优秀的作品,而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深深地启迪了在座的我们。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习,不仅深入感知母亲对作者的影响,明白正是由于母亲的启蒙才使作者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更是话锋一转,巧妙研究本文的写作特色,从而领略作者主次分明、修辞得当、语言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的写作方法。
板块四:理解文题,升华主旨
(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生齐读)
师:你们读出了作者对母亲什么样的感情?(感激、怀念、敬爱)学到这里,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课题吗?
生:是作者把母亲对他的爱当作月光来形容。
生:作者看到了月光就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生:是因为母亲把歌谣,把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所以用月光启蒙为文章题目。
师:月光启蒙把我们带进了那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在作者的心目中,母亲就像一轮明月那样圣洁,母爱就像月色一样柔和温馨。用月光启蒙为题,含蓄、深刻,更诗意、更唯美,更能给人想象的空间。更能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敬爱、怀念之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看到月亮,我就想起了母亲。自然,母亲那芳香的音韵就会在我的耳畔响起……(歌谣声起:“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设计意图】探究书后问答题,观照全文,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为文题,从而感知作者对母亲的深厚的感情。最后在音乐声中收束整个教学,回环往复,以照应开头的教学活动,造成一种意犹未尽的效果。
板块五:推荐阅读,拓宽视野
师:《月光启蒙》原文是《月光母亲》。请大家课后再去读读原文《月光母亲》和另外两篇文章《母爱似水》 《迎接母亲》,从中你还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母亲?(课件出示《母爱似水》 《迎接母亲》两篇短文)
师:采访长辈,搜集一些民谣童谣,记录下来。自己试着写一、两首童谣。
【设计意图】一是建立大语文的学习理念,深入了解作者所写的母亲系列文章,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落实书后习题,通过搜集民谣童谣以及尝试写童谣,进一步深入了解这一民间艺术。
板书:
《月光启蒙》
音韵芳香
精神明亮
【设计意图】 “音韵芳香”是说母亲教给我的那些歌谣、童谣等明快、幽默,富有节奏感,让人听了似乎闻到了阵阵花香;“精神明亮”则侧重是从精神层面表现出母亲在清苦的日子里给了我人要乐观、坚强、向上的人生启迪。指导学生学习“歌谣”部分归纳出“音韵芳香、精神明亮”这一板书内容,而学习“故事、童谣、谜语”等部分时就在演绎板书的内容,板书在整堂课都起着灵魂的作用。
【教学反思】
践行“坚持儿童立场,提升言语品质”之主张
坚持儿童立场,就是“用儿童的方式学习儿童语文”,建立场景,从已知走向未知。我校十多年来进行求索课程的研究,特别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大和最重要的学习场景应该在课堂。而今天母亲和孩子进行亲密互动的地方有如水的月色,满天的星光,有深邃湛蓝的天空,有音韵芳香的篱笆小院,这正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景,而母亲自然就成为利用自然进行场景教学的良师。于是教师利用画面、音乐等创生场景,感性浸入,然后丰富连接,从而达到思维高峰。
坚持儿童立场,就是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歌谣部分,分三个层次进行学习。第一步是初读、欣赏歌谣,第二步深入学习两首歌谣,设计了三个步骤。思考问题:这两首歌谣写的是什么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轻轻读——细细划——静心思——小声议;最后交流汇报,可以抓住拨动你心弦的词或短语谈感受,也可以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后面学习童谣、故事、谜语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感悟、总结,避免了肢解式的烦琐分析,学生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获得的是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提升言语品质,就是要避免思维的浅表性、碎片化。做法是思维再向前走一步,老师要做一名优秀的棋手,走一步要考虑后续的两步、三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停留在一个环节上,而应思考,这个环节我能否再往前走一步,让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教学泛起思维的涟漪。例如,学习歌谣部分分三个学习环节。第一步:读歌谣听歌谣,谈感受。第二步:思考母亲仅仅在是在为我唱歌谣吗?继而继续深入学习这两首歌谣,指导学法:进而归纳板书:音韵芳香、精神明亮。第三步:品评歌谣好在什么地方,从写什么走向研究怎么写。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做,拉伸、拉长了思维。
提升言语品质,必须依据主问题进行教学。阅读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能以单个知识点、能力点孤立地提问,而应围绕教学主题,把一个个知识点放到整体的学习内容中去,再根据问题的结构类型,将封闭的与开放的问题组合起来形成问题链。
我在这一课设计的主问题就是“为什么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这句话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在上课开始,用这句话勾连起母亲与老師,小院与课堂,歌谣、故事、童谣、谜语与课文的关系,第二次是在学习黄河故道前,引领学生质疑,“母亲不识字,怎么能成为我的老师的,她唱的歌谣是从哪儿来的?”勾连起文本内部的联系。第三次是在整体回顾,整合文本感知母亲老师形象之后,思考这位老师教出了一个怎样的学生?从而将学生最课文写作特点的探究与此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是30分钟的课堂,如果是40分钟,我将让更多的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筛选、讨论出主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四两拨千斤”“画龙点睛”。这样不着痕迹地引领学生层层攀登,峰回路转,领略那语言和思维的无限风光。
(姜梅红,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三牌楼小学教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