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孩子的心田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2019-04-26方智范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9年3期
关键词:思妇首诗思念

方智范

参加这个活动,我心里面是有点忐忑不安的。今天这个活动有多重意义,有教学观摩,有研讨,还有纪念。纪念德高望重的著名语文教育大家于永正老师,但我今天讲的内容与今天活动的主题有相当的距离。从纪念的角度来说,我在这里是没有资格发言的,但说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诗词的关系,那又是很想跟大家一起交流分享的一个话题。我想说的一句话是:要像于永正老师那样教古诗,千万不要像我今天讲的内容那样教古诗。这是我对老师们的提醒。

我之所以在这儿发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想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说说我们教师自身的古诗词修养能够达到怎样的一个宽度和高度。我认为这与于永正老师提倡的对儿童讲古诗是不矛盾的。教师有宽广的视野,有较高的学术评判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于老师提倡的蹲下来接近儿童,了解儿童,教儿童学古诗,我觉得两者是可以取得一致的。今天我想把话题追溯到我们古诗中的常见意象或情境,然后把很多古诗词作品整合起来,看看在这背后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我选择的那个古老意象或情境就是“日暮当归”。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部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包括小学和初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过去讲文學,讲鉴赏,都习惯于引导孩子们去关注客观事件,比如作品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政治斗争、阶级斗争,表达了什么样的一个很高的主题,等等;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走向人的内心,走向那些诗人词人的内心,去了解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而从小让孩子学古诗,其实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导向,在课标第二、第三学段(小学阶段)的阶段目标里面,强调“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的大意”“想象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其实这些就是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角度提出的要求。

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语文教材要选古诗文:“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基因。”这个话是说得非常到位的。我今天讲的内容,想围绕着这个问题来具体展开。

大家知道中国有一种传统的说法,读诗难的是了解它的言外之意,如宋代梅尧臣就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对于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可能对第一句话体会比较深切,我们主张孩子能够通过想象再现一首诗的情境,然后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这就是重视感受和体验,就是把古诗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让学生感受。但是第二句话,在教学中要做到就很难,因为作品的言外之意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从小学教学的角度来讲,我们老师怎么把握?阅读古诗体会“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对小学老师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学养和储备。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读诗的时候也强调:“不但要分析地研究,还得要综合地感受。”要通过你的教学,让学生和诗人的心引起共鸣。我们今天就围绕着“日暮当归”这样一个意象,来看看古诗词的情境是怎么逐渐展开的。

一、“日暮当归”与思妇怀人

首先我要说,“日暮当归”原出于思妇怀人,“怀人”就是想念自己的亲人。较早一首写思妇怀人的诗歌是《诗经·王风》中的《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师讲解这首诗,强调作品表达了古代统治阶级如何压榨百姓,造成家庭离散,夫妻不能团圆,就把它作为一个阶级斗争的教材来讲。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解读的思路宽了,现在我们理解这首古诗,就比较关注这个女主人公,就是这位思妇,农村妇女。这首诗一共两章,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去读这首诗,我们就要特别关注这位农村妇女生活的环境,她思念丈夫所处的时间和情境。你看,“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老母鸡已经回窝了,太阳下山了,牛羊也回圈了,但是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如之何勿思!”叫我如何不想他?第二章重复这个意思。我们特别要关注的是这位女子思念丈夫的时间是在黄昏时分,刚刚我引的几句,它不仅仅是客观描绘了女主人公所处的农村生活环境,更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暮色渐浓,她的思念也与之俱增,这就涉及古代写到太阳下山引起的一种情感,学者把它称为“暝色起愁”,就是黄昏时分容易引起人的愁绪。清代学者许瑶光读了这首《君子于役》,就写了一首诗:“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这首诗就注意到那位思妇,她思念丈夫是在黄昏时分,这时是她的情感最难排遣的时候。余冠英先生《诗经选》收了这首诗,解释说:每当家禽和牛羊归来的黄昏时候,便是她的思念最真切的时候。这个话是说到点子上了,但个中缘由没有进一步说明。在我看来,这首诗里所呈现的“日之夕矣”,“夕阳”这个意象已经隐藏着中国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就是说在中国古代人的意识里面,“日夕”乃“当归”之时。如果有家人应归而未归,他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愁绪。中国作为一个很早就成熟的农耕社会,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的运行轨迹与大自然日月升降的运行轨迹是一致的,长期下来,就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固的民族心理。许瑶光指出,《君子于役》中出现的“日夕”意象,开启了唐代闺怨诗的无上法门。后世的闺怨诗词歌赋写女子怀人,有不少选择黄昏作为背景,用夕阳西下来陪衬思念远方亲人的心理状态。如汉代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写陈皇后被打入冷宫后思念夫君汉武帝,就写了这样的句子:“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晋代文学家潘岳《寡妇赋》代寡妇立言,写寡妇思念自己亡夫的时候,又是黄昏时分:“时暧暧而向昏兮,日杳杳而西匿。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归空馆而自怜兮,抚衾裯以叹息。”白居易《闺妇》,写到思念在辽阳充军的丈夫:“辽阳春尽无消息,夜合花开日又西。”韩偓的《夕阳》也是:“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又夕阳。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这些作品都围绕着“暝色起愁”或者“日暮当归”这样的意象或情境,其取景、造景的角度,都跟《君子于役》里的“日暮当归”相似。其他如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上片“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就写黄昏时分那位思妇在抒发她的愁绪,下片就写“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归结到一个“归”字。温庭筠《望江南》也是闺怨词中的名篇: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这位女子面对着长江千帆驶过,但是不见自己的亲人归来,她见到的只是斜晖脉脉、江水悠悠,令她肠断,也是把思念亲人的背景放在黄昏。我们要可以紧紧抓住“日夕” “黄昏” “怀人”这样一种情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感受,把重点放在这儿。

耐人寻味的是,“日夕”与“当归”这种联系,甚至现代人也摆脱不了,如刘半农是“五四”时期著名的反文言文健将,他提倡写白话文,写白话诗,当他在写第一批白话诗的时候,你以为他跳出传统了吗?没有。他写的著名情歌《教我如何不想她》:“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啊,西天还有些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他是思念一位姑娘,他的情人,但是你看思念的背景是什么呢?不也是“暝色起愁”吗?他希望那个姑娘回到自己身边,背景就是暮色残霞,黄昏时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日暮当归”是从古到今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心理。我最近看到一个材料,医学界发现现代人有一种毛病,叫黄昏焦虑症,就是到了黄昏时分,特别会愁肠百结,或者思念家人,或者思念远方的亲友,或者思念自己家乡,到了焦虑程度就是一种病态,但是在诗歌中,他还是非常优美的,很健康的一种情怀。(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思妇首诗思念
《上课没人抢》
春 思
长相思·一重山
我想写首诗给你
《诗经》和《古诗十九首》中的“ 思妇诗”比较研究
思念
从言语层面浅析诗歌郑愁予《错误》的美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君去后,酒暖思念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