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戏曲社团传承与传播模式研究

2019-04-26连俊杰周静张雷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校

连俊杰 周静 张雷

摘要:高校学生戏曲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科学规范的传承和传播模式对高校戏曲社的成长极为关键,本文以蚌埠医学院梨园风戏曲社多年的发展和成长经验为例,全面探索高校戏曲社团传承与传播模式,为其他高校戏曲社提供发展参考与思路。

关键词:高校;戏曲社团;传承与传播模式

中图分类号:6645.5;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263-02

一、前言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内容涉及传统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武术等等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集大成者,其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都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我国戏曲表演艺术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中唯一一个不问断并且传承至今的,但在新世纪,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戏曲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尤其是在知识青年汇聚的高校,虽然部分高校也建立了戏曲社团,但并不是每一个戏曲社团的生存状态都能达到理想的状态。

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一方面要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学生思想体系的健全和专业技能的完善。所以高校戏曲社团发展模式研究是高校戏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高校戏曲社团的任务和重要意义

(一)高校戏曲社团是振兴、普及、传播戏曲的重要阵地

高校戏曲社团的建立,有助于传统戏曲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与发展,有助于通过大学生的新鲜力量在原有的戏曲文化的基础之上,对于戏曲的内容、表演方式等进行深入的思考与革新。

高校戏曲社团所担负的任务并不仅限于自身对戏曲的传承,而是用青年人自己方式,最大限度地将戏曲传播与推广到身边的青年大学生,用戏曲的涵养滋养每一位青年学子,进而全面提升青年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二)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是当代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形态

当被引入高校校园,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的使命;同时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转型期,有效的抵制媚俗、低俗、庸俗的低级文化形态,提升大学生校园文化精神的品味和品格。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们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组建而成的学生组织,是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载体之一。戏曲社团在继承和推广戏曲文化的同时,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等锻炼,最终实现自我成长,完成文化继承与内心成长的有机统一,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与校园文化精神的沉淀。

三、高校戏曲社发展模式存在的困境

(一)活动平台单一

不少戏曲社成立以后,活动极为单一,或者说基本不能完成很大型的戏曲活动演出,活动内容仅限于学唱几段不同剧种的选段,活动范围也仅限于校内,无法形成社团特色品牌活动,品牌活动少,社团影响力就小,社团招新的比例就小,成功完成品牌活动可能性更小,如此循环,将严重影响戏曲社的发展。

(二)训练和演出场地不足

戏曲身段练习需要非常宽阔的空间,如跑圆场等戏曲动作,没有足够的空间则无法达到练习效果。高校的学生社团很多都没有专用的活动场地,部分高校可能也没有合适戏曲演出的礼堂和设備,严重的削弱了戏曲社的日常训练和演出效果。

(三)戏曲人才与课程缺乏

戏曲人才包括指导老师戏曲人才和学生戏曲人才,很多高校戏曲社没有戏曲指导老师,或者说指导老师地年龄偏大,不能很好的起到戏曲引路人的作用;学生戏曲人才是保证高校戏曲社演出的重要源泉,不能很好地培养出学生戏曲人才,将会严重削弱戏曲社团的影响力;很多高校艺术课程没有设置戏曲文化课,不能很好的向学生传递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内涵,达不到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效果。

(四)创新能力不够

很多戏曲社成员都是零基础加入戏曲社,入社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学习基础的唱段与基本功,对戏曲的了解仅限于表面,不能将自身的特点和演出结合在一起;囿于对多种艺术形式认识不充分,无法将多种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运用到戏曲社的作品创作中。

四、蚌埠医学院学生社团——梨园风戏曲社的发展现状

蚌埠医学院梨园风戏曲社始成立于2012年2月,是在学校正式注册成立的文艺类学生社团,社团成立以来,旨在弘扬传统文化,为青年大学生提供认识戏曲、了解戏曲的机会和平台,戏曲社一直把戏曲展演、传承教育、社会实践和对外交流作为协会发展的重点工作,社团一直以展演和教学的方式活跃于大中小学,并大胆创新,以新的视角、新的元素演绎出属于青年大学生自己的青春戏曲梦想秀。

我校梨园风戏曲社最开始成立时,社员仅有五人,经过六年的不断探索与前进,目前戏曲社人数累计达八百余人,所学习的剧种涉及京剧、豫剧、黄梅戏、泗州戏、评剧等等多个剧种,社团代表性剧目有京剧《失子惊疯》、《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等;豫剧《打神告庙》、《三哭殿》、《穆桂英挂帅》等;黄梅戏《女驸马》、《打猪草》、《夫妻观灯》等;泗州戏《小二姐做梦》、《白蛇传》等;戏曲小品《刘罗锅相亲记》、《老头老太也疯狂》、《白蛇新传》等:社团的每周定期开展唱腔教学、身段教学、化妆教学、剧目赏析、剧目排练等活动,每一个新晋的社员,经过戏曲社一学期到一年的教学,基本上都能彩唱登台演出;在戏曲社的零基础、零概念的新社员中,每年都能培养出一大批忠实的戏曲爱好者和高水平的戏曲演唱者,不少社员均在央视、省、市媒体的戏曲竞赛中获得好成绩,梨园风戏曲社也不断地从学生社团里脱颖而出,成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品牌社团。

五、高校戏曲社传承与传播模式:以蚌埠医学院梨园风戏曲社为例

(一)扎根校园阵地,冲刺艺场竞技

梨园风戏曲社长期坚守在学校展演与传承的第一线,先后举办了十余场戏曲展演和四十余场的传承教学活动,不少留学生也加到戏曲展演和活动当中,与我校大学生共同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

社团四次赴中央电视台演出,先后获得中央电视台全国大学生京剧大赛优秀表演奖,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栏目周赛冠军,月赛表演奖和年度最佳小品表演奖;先后培养出安徽电视台《相约花戏楼》擂主一名,皖北地区戏曲电视大奖赛金奖两名,银奖两名;2015年获共青团中央“全国示范团支部”称号。

(二)坚持对外交流,弘扬中华精粹

社团始终坚持对外交流的发展模式,经常参与国(境)内外的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2014年、2018年,社团代表学校赴台湾交流学习,在为期半月的交流活动中,社团先后演出了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豫剧《打神告庙》、京剧《贵妃醉酒》等,并现场与观众进行互动交流,受到一致好评;社团定期开展讲座,多次为国外交换生和国外友人进行戏曲讲座和示范教学;2016年社团参加了第四届海峡青年节,在文化交流活动中演出了豫剧《麻风女》、京剧《龙风呈祥》,并现场讲述中国戏曲文化,教授台湾歌手基本的戏曲身段等。

(三)组织平台建设,提升艺术品质

在不断地总结和实践过程中,戏曲社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戏曲展演和传承的项目内涵。

2015年,为了进一步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平台和机遇,学校以梨园风戏曲社为载体,通过申报,组建成立了蚌埠医学院中华传统文化校园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在组织机构、平台建设和经费支持等方面为戏曲传承和交流提供了有力保证。

2016年,在学校和蚌埠市相关文化部门的指导下,由梨园风戏曲社发起、蚌埠市多所高校参与,成立蚌埠市大学生戏曲联合会,真正地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2017年,为了进一步表彰和肯定蚌埠医学院在戏曲校园传承教育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蚌埠市相关文化部门特授予学校“戏曲艺术校园传承教育示范基地称号。

(四)开设教育课程,完善传承体系

学校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尤其关注传统文化精髓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先后组织开设书法、国画、文学等一系列传统文化类公共选修课。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传统艺术传承工作,学校又增设《中国戏曲》选修课,并且在《大学美育》、《音乐鉴赏》和《歌唱入门》等课程中融入戏曲教学和欣赏课程。与此同时,学校戏曲艺术教师多次受邀到蚌埠市及周边地市的十余所大中小学进行戏曲讲座和教学;作为蚌埠大学城起步最早并且较有成绩的戏曲社团,戏曲社帮扶安徽财经大学成立清雅戏曲社、安徽电子科技学院成立雅韵戏曲社,并主动承担起教学和排练工作。

(五)深入社会实践,助力文化传播

戏曲社长期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艺术实践原则,积极主动地投身社会实践,在安徽省文化艺术节、蚌埠市群星奖展演、蚌埠市戏曲演唱会等大中型文化实践活动中均有出色的表现;并按照团中央“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成立了“扬传统古韵,送文艺新风”大学生戏曲巡演实践团,“多多‘医善”大学生文化艺术、兴趣课堂、健康宣教实践团,将社会实践与传统艺术、医疗服务、健康宣教和关爱留守儿童等联系在一起,充分地扩大了活动参与面与影响力。其中大学生戏曲巡演实践团于2016年先后荣获了全国公益社团项目策划大赛优胜奖、安徽省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和2016年、2017年安徽省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奖。

(六)创新演出形式,增强观众粘性

梨园风戏曲社的主力军是年轻大学生,演出的剧目都是大学生用自己的演绎方式和审美观点,重新编排的节目,并且不断地融入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和流行文化,從演员的年龄和剧目内容等方面拉近与青年观众的距离:在校园的演出和教学活动中,不时地穿插各种生动讲座并邀请学生现场感受;同时,社团的指导教师中年轻教师比例较大,能够把古老的戏曲用当下流行的语言加以解读,使青年学生更容易接受戏曲艺术。

五年多来,戏曲社先后编排了一大批具有青年人符号的戏曲节目,如《刘罗锅相亲记》、《桑林收子》、《白蛇新传》等。其中戏曲小品《老头老太也疯狂》就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的年度最佳小品表演奖。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安徽卫视、蚌埠广播电视台、蚌埠日报、淮河晨刊、蚌埠论坛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过社团的发展状况和活动开展情况,蚌埠广播电视台以戏曲社文化传承事迹创作的文艺作品获得安徽省广播文艺作品一等奖。

虽为新观众,却爱古传统,梨园风戏曲社的青年大学生正继续全力以赴地丰富和发展高校戏曲艺术传承与推广项目,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梨园风戏曲社将继续做好每一次传承活动,争取将古老的戏曲文化带到更多的青年人身边。继承弘扬,推陈出新,脚踏实地,高歌前行,传承戏曲,高校学子在路上!

六、结语

戏曲教育是我国推出的一项弘扬民族文化的战略举措,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将产生深远影响。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更应该继承与创新,全力以赴地为戏曲传承与传播献力献策。高校学生戏曲社团要勇于走出桎梏,不断地完善和突破自我传承和传播模式,达到最大戏曲育人效果。

猜你喜欢

高校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浅议高校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安全隐患与安全设施改进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