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孝道
2019-04-26刘晓会
刘晓会
摘要:《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代表作品,其内容涉及诸多方面,是中国社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孝”的观念在《论语》之前已相当发达,但被作为“道”提出来,并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则发端于《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论述和阐发。《论语》中的“孝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奠定了我国传统孝道的基础,展开论述孝的对象、方式、功能等内容,对当下社会文化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论渤;孝道;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B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5-0010-02
一、前言
关于“孝”的基本意义,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道:“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尔雅·释训》中也说:“善父母为孝”,二者不约而同的指出孝的伦理含义,即对父母孝顺为孝。“孝”字在《论语》中共出现19次,其中孔子论“孝”12则,“孝”字出现16次;孔子与弟子论“孝”则,“孝”字出现3次;此外,数则论述没有出现“孝”字,但含有孝道的哲理。
二、《论语》中“孝”的对象
《论语》中对于“孝”的对象界定,不仅局限于个人家庭中的父母,还包括宗族中的长辈、去世的祖辈,甚至是日月山川之鬼神。
(一)家庭中对父母的“孝”
孔子认为一个人对父母的孝顺主要体现在敬养、无违、丧葬等方面。敬爱是子女对父母最基础的“孝”。《论语·为政》中子游问孝@,孔子指出当时人们认为养育老人便是孝,然而动物也可养育父母,对父母不敬重,和动物有什么区别呢?俗话讲,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讲的自然也是这个道理。孔子在这里指出了当时人,甚至当下人们的一种错误观念,认为赡养老人便是做到孝顺了。其实父母的内心渴望受到尊重,尤其是从中年步入老年这个阶段,由于劳动能力下降,父母会产生“无用论”思想,这时,我们要给就不仅仅是衣食无忧,只有给予父母物质和精神双重的赡养才是真正的孝顺。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还提到“色难”,认为我们应理解父母要求,想其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使父母心情愉悦。为人子女应当以父母之心为心,《论语·为政》中孟武伯问孝,孔子认为只有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才是孝道,正如《孝经》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那种出于一时痛快,作出伤害自己身体行为的人,如何谈得上孝顺。在爱惜自己的同时,当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孔子认为子女应当知道父母的年龄,子女随着父母年龄增长,一方面为他们添寿而庆幸,另一方面也为他们日渐老去而担忧。再者中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儿行千里母担忧,现代我们出行十分便捷,且存在许多问题,总能听到父母生病、子女无法陪伴左右;甚至父母去世时,子女不在身边的消息。何况古人交通不便,一出行便是三月两月,往来极其不便,杜甫“家书抵万金”的名句,固然是有战乱的阻隔,但也凸显出古人交流的不便,如若子女出门远游在外,父母如何安心,故让父母安心也是孔子倡导的孝。
孔子倡导孝顺要尊敬、和颜、使安心,但并不倡导“愚孝”,子女可以劝谏父母,从而与父母沟通。孔子认为在与父母观点相左时,可以屡次向父母建议,只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即使无法改变,但需做到“又敬不违,劳而后不怨”。在孔子生活的时代,能够提出向父母提建议的观点实属不易,可以说是孔子“孝”思想的民主部分、先进部分。
除了在父母生前尽孝之外,孔子还倡导父母去世后子女应尽的孝道。认为父母死后,子女当为父母守孝三年,一以报答三年襁褓抚养之恩,以使自己心安。弟子宰我觉得三年太久,孔子便认定宰我不仁,“仁”既是孔子最为推崇的思想,不守孝便是不仁,可想孔子在这里如何看重守孝三年的重要性。结庐守孝三年固然重要,然继承其父之志、不改其父之道也是孝顺的一个方面。父母在世时,子女受父母管制,行为举止受到约束,而父母一旦去世,子女失去父母的约束禁锢,行为便会放松。如果这时这个人身上还有父母影子,遵守父母教诲,继承父母远大志向,方不失孝道,可以被称为孝子。
最后,孔子一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他的许多言论都表达了复礼的愿望,关于孝的思想也不例外。《论语·为政》中孟懿子问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句总括了孔子关于“孝”的理论核心——礼,一个人只有做到无论父母是生是亡,子女只有遵守礼制,才是真正实现孝道。
(二)国家对公祭对象的“孝”
《论语·为政》季康子问孝,孔子认为“孝慈则忠”,对此多数学者理解为国君上孝于亲,下慈于民,上下便会一心从而效忠君王。周朝设有三老、五更,《白虎通疏证》中认为:“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者何?欲陈孝弟之德以示天下也。旧国君不仅要孝顺自己的亲人,还要像对待父兄那样对待三老、五更。这是周朝宗法制的要求,三老代表的是国家长辈,国君只有对他们孝顺,才能够让民众更加的忠心。周朝利用血缘关系实现对国家的控制,只有上至国君下至平民遵循孝道,才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除了對国家长者的孝顺,《论语》还提及了对山川鬼神的孝顺,应当恭敬、尽其所能、遵从礼制。《论语·八佾》孔子认为祭祀神明应当恭敬,礼节固然重要,祭祀者的心态更加重要。在祭祀的时候还应当不加谄媚之心,以守礼法,不被正统承认的鬼神为“淫祀”,而祭拜不当祭祀的鬼神,不仅得不到庇佑,且这种做法本身会被别人嘲笑是对鬼神的谄媚之心。
此外,孔子还指出对宗族长辈应尽“孝”,他对士行为要求的第二条便指出:宗族中应当做到孝。这源于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由“血缘社会转变为地域国家”的春秋,此时西周推崇的孝道己然淡化,而他试图重新建立由个人宗族推及天下的宗法制,这种与历史发展大洪流相违背的思想必然不为统治者所接受。虽然关于宗族中的孝的观点,显示了孔子思想落后的一面,但是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宗族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地位。
国家由无数个小家庭构成,一个家庭又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人组成,孔子从个人、家庭、宗族、国家等方面对孝作出规定,由小到大,最后实现国家安定和谐。
三、《论语》中“孝”的作用
“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语》在提到孝的对象的时候,也指出了孝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我们也可从中借鉴经验,完善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对个人思想道德的培育作用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旧孔子指出一个人首先要在家孝顺,出门与人为善,平易近人,多行仁义之事。此时有多余的能力,再去学习其他的知识。这里孔子将孝作为一个人品行的首位,试想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孝顺,他的品行让人们如何信任。而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的学生,在孝的基础上,当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帮助他人。
(二)对国家长治久安的稳定作用
孔子作为著名的政治家,他的许多思想必然为政治服务,《论语》中他多次提及孝为统治者服务的观点。别人曾问他为什么不从政时的回答,他认为从政不一定要当官,做到孝也是为政的一种方式,只要自己行孝的方式影响到政治中去,孔子将个人孝行与国家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有子认为一个人如果长期遵循孝道,便会形成顺从心理,继而不会做出犯上作乱的行为,从而达到安定社会的作用。历代统治者都看到了这种教化的作用,而社会也顺应这种观点,如高则诚所作《琵琶记》开篇言明:“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而《琵琶记》中塑造的蔡伯喈、赵五娘形象,皆是作者塑造的全忠全孝的代表,果然这部作品被统治者极力推崇,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三)《论语》中的“孝”对当代的作用
当前人们受西方外来思想的侵蚀,传统道德感越来越模糊,孝道也被破坏,子女不行孝道的事件屡见不鲜,重新审视《论语》中的孝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利于唤醒当前人们行孝的紧迫感,父母作为我们的避风港,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行孝需及时,不要过后悔之晚矣。
其次,利于唤醒人们对父母精神状态的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再匮乏,但子女却很少關注老人心理健康,老人所求只是希望子女多陪自己,但对于繁忙的现代人来说,这恰恰是最为艰难的事情。重温孝道,可以让我们慢下来,多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让他们可以安度晚年,也使我们在未来的人生中不留遗憾。
最后,重温孝道有助于实现家庭和睦和社会和谐,孔子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当下社会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父母慈爱、子女孝顺、兄弟和睦,家庭才可以喜乐长安。由小及大,每个家庭都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那么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必然“路不拾遗”,实现长治久安。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论语》中的“孝”,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约束,不免存在历史局限性,如孔子倡导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有着愚孝的意味。但瑕不掩瑜,孔子“孝”的思想对现实有积极的一面,总而言之,孔子关于孝道的思想利大于弊。
四、结语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下,都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家庭,它是最重要的连接纽带,对于社会也是重要的约束条件。“孝道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主题,也是每个人应该遵守的内心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