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美术课堂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2019-04-26杨帆

艺术评鉴 2019年5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文化初中

杨帆

摘要:本文着眼于美术学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阐述了在美术课堂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结合苏少版美术教材具体论述了相关做法,即简单分析,浅要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找准重点,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适当拓展,延伸中国传统文化;动手操作,通过实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初中   美术教育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136-02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和文化,这些内容质量参差,往往呈现出浅显碎片化的特征,长时间接受这些文化的熏陶,学生很可能会对“快餐文化”青睐有加,从而忽视那些需要用心感悟的内容,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发挥美术学科的特长,引导学生接触、了解并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初步感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美术教师“一定要认真发掘教材中包含的传统文化,并通过认真备课充分利用这些传统文化知识。”[1]苏少版美术教材有许多教学内容都着眼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例如七年级下册综合探索单元的第五课《仕女·簪花》。《簪花仕女图》是唐代周昉的作品,因为精细而传神的描绘成了传世经典,也为研究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所以教师可以以《簪花仕女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的服、妆、饰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当前的美术教育界已经认识到,“开展以我国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有利于作为新一代祖国栋梁的中小学生了解祖国的优秀传统,养成对传统文化的持久興趣,逐步树立保护、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志向。”[2]

正如前文所述,既然现代网络十分发达,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让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简单了解一下要学的内容,例如观看相关的视频介绍。当然,为了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先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给学生开列一个清单,供学生选择。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课前了解,因为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采用一些活泼生动的方式来展示,所以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这对教师落实后续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仔细欣赏,体悟中国传统文化

一幅名画,就如同一篇文章一样。文章是作家用文字讲述文化,而名画就是画家用画笔表现。只有仔细分析,才能读出画作背后的故事。当然,一幅画作包含的古代传统文化很多,课堂时间有限,如果漫无目的地欣赏,只能走马观花。因此,如何确定一课的重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仕女·簪花》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感知古代的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发挥美术学科的价值,笔者将教学重点放在古代服饰文化中的吉祥图案及其寓意上。

(一)简单分析,浅要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教学之初,教师需要对教材中涉及到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一个大概的讲解和推荐,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知道大概。以《簪花仕女图》为例,告诉学生这幅作品精致地刻画了6位唐代仕女在庭院中闲步、赏花、戏犬等生活情景。唐代女性虽崇尚“以胖为美”,但并不是满身赘肉,而是身体凹凸有致。在《簪花仕女图》中,6位仕女体态丰腴,富有高贵之气。仕女扫眉黛、施鹅黄,在妆容上大胆艳丽,崇尚新奇时尚,其妆容表现出来的坦诚大度之美,阐释了唐代博大包容,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

(二)找准重点,聚焦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传统文化因为和学生的距离比较远,因此学生难以体会,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聚焦相应的重点,例如唐代女性尤喜红色,大概是红色自古以来就有吉祥喜庆的吉祥寓意。《簪花仕女图》中6位仕女,无论主人侍从,都有红色衣着搭配在身。仕女们身着的服装是古代传统图案纹样美的集合体,如第二位仕女的缬长裙上就是团花图案的四方连续纹样,第六位仕女白地帔子绣有彩色云鹤的二方连续纹样。

因此聚焦《簪花仕女图》中仕女的服装,重点放在服装上的图案纹样及其吉祥寓意,再通过细致赏析,我们就能够引导学生慢慢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服装之美,将他们原本以为很简单、观察不到的细微之美显现并放大出来。

(三)适当拓展,延伸中国传统文化

聚焦传统文化的同时,教师切忌刻板,只顾将教学集中在现有的材料和内容上,我们必须把握恰当的时机,进行拓展延伸,借助课堂为学生打开欣赏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大门。例如古代除了服装上的图案纹样带有吉祥寓意,许多饰品中出现的吉祥纹样也代表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中国传统饰物按照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发饰、耳饰、配饰、手镯、戒指等。在给学生讲解每一种分类的时候,既要从《簪花仕女图》出发,也要进行相应的知识点拓展;不仅要了解每种饰物经常出现的款式,更要告诉学生将重点关注上面精美的图案以及图案背后的吉祥寓意。如教材中“银质蝉纹发钗”,先介绍钗的定义: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头饰,功能和簪一样;再提醒学生关注钗上的图案是蝉纹,古人认为蝉是品行高洁的动物, 蝉在中国又是古代象征复活和永生,这个象征意义来自于它的生命周期。这样一来,就能延伸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将一节课所学最大限度地拓展到日常生活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动手操作,通过实践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单纯的了解只能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印象,想要让学生真正对其有所感悟,并达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教师还可以从美术学科的特点出发,设计一些动手实践的流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一)设计带有吉祥图案的古代服饰,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前所述,在欣赏《簪花仕女图》时,我们已经介绍了服装和配饰中吉祥图案及其吉祥寓意。古代的能工巧匠在设计这些服饰的时候,并不是随性为之,他们也是有一套自己的设计方法。此时,教师就可以和学生共同总结古代艺术家的设计方法,诸如古人在设计服饰时,运用象征或谐音,或者两者相结合等手法。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当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在学生设计自己的作品前,老师最好能进行示范,并且提供较为细致的操作策略。例如,首先确定你想送出的祝福,其次根据你想送出的祝福选择合适的形象,然后从服装和饰品的分类中选择一种,将吉祥的形象进行组合,这就用到了七年级上班学期《花的变化》中图案的设计,可以是对称的吉祥图案,也可是均衡的吉祥图案。为了学生更方便设计,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提供常见吉祥图案的资料,要求学生利用现有资料,进行提炼和概括,作为我们的创作元素,对已有的形象进行重新组合。这样通过利用传统的吉祥图案来设计古人的服装和饰品,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应该说是一种很有意思的选择。

(二)临摹古人的名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临摹经典之作是更深层次的欣赏。只有通过动手临画才可以起到更好地理解、领悟、掌握的意境,从而促使学生提高造型技巧,丰富绘画表现力。在之前“造型·表现”单元中学生已经学过了如何绘画人物,因此在临摹《簪花仕女图》时,学生可以用白描的方式,结合前面的教学,选取某一位仕女用铅笔来临摹。同时,还要提醒学生关注仕女的细节,观察的越仔细,临摹的越深入,这对于学生深层次的欣赏,体验古代名画的魅力会更有帮助。

(三)动手制作古代饰品,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动手制作一件古代饰品也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如果能将其与体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古代饰品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图案等方面都是很讲究的,而学生的手工作品往往只是普通的一些取材,甚至是一些现成的材料,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如果要体现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只要学生的作品能够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就应当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牛金翠.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利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6,(01):167.

[2]钱初熹.中国中小学美术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15,(03):117-128.

[3]胡山华.民间美术作为艺术教育资源的实施策略——以淮阳泥泥狗为例[J].艺术研究,2009,(04).

[4]王俊鹏.浅谈民间美术与初中课堂教育的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332.

[5]祁宾.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識[J].成才之路,2014,(26).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传统文化初中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