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挖掘多向联系,建构生动语文课堂

2019-04-26罗文静

师道·教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狐狸语文课堂笔者

罗文静

语文与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生活做铺垫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将语文学得有声有色。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母语在引导学生认识周围世界及身边事物担当重要角色。

一、挖掘文本与生活的联系

语文是一门在实践中学习、发展、进步的学科。学习语文更离不开生活这片“沃土”。

夏丏尊在《关于阅读》中就指出:“知识不是鼓励可以求得的,必须凭借他物,就某一旦分头扩张追讨,愈追讨关联愈多,范围愈广。好比滚雪球,愈滚愈会加大起来。”

笔者在讲授部编版三年级上《秋天的雨》一课时,课文描述的秋雨中唯美的画面跟笔者接触学生所认知的秋天截然不同,因此笔者设计以下与生活联系的环节。秋天“五谷丰登、金桂飘香、层林尽染、秋风习习”已成为众人心中精神共鸣,从已有意向角度出发,先组织学生体验放风筝、记录一周内国内各大城市的气温、收集秋季节气特点等方面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和知识背景后再回归文本学习就变得更有深度,而非“纸上谈兵”。

二、挖掘文本与文本的联系

对于儿童阅读而言,阅读文本的意义是次要的,老师强调学生关注文本的意义时,会导致阅读兴趣及与文本的亲密关系破裂。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曾指出:世界是有联系的,课堂上有效的挖掘文本之间的联系可避免讲一篇是一篇无法满足学生阅读需要的尴尬,同时培养学生比较、思辨的思维。笔者一次参加教研活动时听赵之祥老师讲《小狐狸,你好》阅读课,让笔者对构建文本的联系引发深刻的思考。

(一)揭示阅读主题

赵老师先出示狐狸的图片,让学生猜猜图片故事,学生自由表达对狐狸的看法。

(二)出示狐假虎威片段,师生合作共读片段对话,学生从出示的词语中选出一些词送给狐狸。(出示词:可爱、聪明、善良、勇敢、可恶、狡猾、凶险、阴险)

(三)出示狐狸分奶酪课文片段,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感悟文本后再次出示词语让学生选一些词语送给狐狸。(出示词:可爱、聪明、善良、勇敢、可惡、狡猾、凶险、阴险)

(四)学生阅读体现狐狸不同形象的故事,体现狐狸阴险的故事。如《狐狸和为王的猴子》,体现狐狸机智的故事如《老狮子和狐狸》,体现狐狸真诚性格的故事如《寒鸦和狐狸》……总结狐狸的艺术形象。

(五)拓展小练笔《我的邻居是狐狸》

同样的狐狸,赵老师选择不同的文本,从不同的视角向学生构建形象丰富的狐狸,打开不同的视角让学生欣赏及认识到狐狸的多面性,同时又构建学生的思辨性思维。

三、挖掘文本与学生已有经验的联系

上好一节课,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建立起积极融洽的关系,才能在授予新课时做到水到渠成。一些教师由于忽略学生的实际需要,在课堂上要么不顾学生所需要么生拉硬拽,顾自将教学设计流程走完。

一堂生动有趣又高效的语文课,学生已有经验跟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应是兼容的,应是在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情况下愉快地开展教学。

探索语文与其他事物的联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仅有教师的创造还要融入、激发学生的创造。教师应知道文本中有什么,更需要知道生动的语文课堂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 教师应深入挖掘多向联系,努力建构生动的语文课堂。

责任编辑徐国坚

猜你喜欢

狐狸语文课堂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狐狸和猫
狐狸便当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