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琵琶武曲的叙事性
2019-04-26朱玉茹
朱玉茹
摘要:琵琶武曲依据其结构规模的大小分为武套、武板两类。琵琶武曲结构布局庞大、层次脉络分明、风格阳刚坚硬,内容上注重叙事性与写实性,通常采用连续叙述手法来演绎戏剧性的内容。武曲的表演技法丰富,使用各种扫弦、煞弦、绞弦、满轮、拂轮等技巧来塑造气氛,刻画人物内心,彰显出阳刚、豪气、气壮山河的宏伟气魄。
关键词:琵琶武曲 叙事性
中图分类号:J61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5-0059-02
一、琵琶武曲的分类
琵琶武曲由来已久,从时间角度可以分为:传统琵琶武曲与现代琵琶武曲。传统琵琶武曲一般主要指历史传承下来,不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特征的武曲,经典作品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清拿鹅》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音乐院校采取了西方音乐体制教学,一些专业琵琶演奏者为了发扬传统音乐,尝试自己改编、移植,甚至创作曲目,这一尝试为琵琶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新作品。与最初的改编、移植曲不同,这些作品借鉴了大量的现代技巧与经验,如我国的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先生,从内容与技巧方面突破传统,创作了现代琵琶武曲佳作《秦俑》,还有吕绍恩先生的《狼牙山五壮士》,都是音乐界有共识的武曲。现代琵琶乐曲中文武曲的分界并不明确,大多数作品兼具文武曲特征,如《彝族舞曲》该乐曲以柔美秀丽的文曲风格为开端,中段运用了武曲的表现手法,文武相融,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
二、琵琶武曲叙事性的营造
(一)戏剧的完整性
琵琶武曲的叙事性与写实性特征,要求戏剧要有完整性陈述,琵琶武曲《十面埋伏》描述的内容与《史记》记载的基本一致。戏剧的完整性是琵琶武曲叙事性营造必不可少的要求。戏剧的完整性主要表现在标题性与情境性兩方面。
标题性是中国民族器乐曲所普遍具有的特征,也是琵琶武曲叙事性特征的体现。标题性乐曲一般不仅仅使用音乐本身来影响欣赏者,同时还以声音以外的其他方式来影响听众,从而产生整体性的艺术效果。琵琶武曲往往根据情节内容的发展来叙述,标题性是分幕分场的标志特点,运用文学标题对乐曲内容进行提示,使听众在欣赏过程中根据标题的诱发,与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产生共鸣,以此获得音乐所表达对象的具体观念,从而更真切、更具体的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十面埋伏》《霸王卸甲》都是通过文学性标题向听众传递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情境性
情境的塑造需要描绘模仿,在乐曲中模仿其所描绘对象的某一特征,如鸟的叫声、马的步态、水的动感、人的语调等,只能描绘事物的某一方面,事物全貌需要其他方式来实现。琵琶武曲《十面埋伏》中“埋伏”“小战”“大战”等几段音乐描绘逼真,运用了特殊演奏技巧,巧妙的模拟炮声、刀剑相击声塑造了逼真的情境,如:“列营”段采用了拍和弹面板的特殊技巧,形象地再现了古战场特有的炮声和战鼓声;“小战”段中采用了煞弦手法形象的描绘了两军刀兵相见的场景;在“大战”时采用了绞弦,给人刀剑相击的错感;在“呐喊”段中运用“推拼双弦”的技巧描绘两军对战,矛盾冲突突出,全曲达到高潮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如雷如霆也”①。《十面埋伏》中运用了非乐音技巧来渲染气氛,使乐曲塑造的情境“真实化”,在听觉的冲击下,置身于音乐渲染的情境中,这对琵琶武曲叙事性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力。
(三)情绪的连贯性
在琵琶武曲叙事性特征的营造方面,情绪的连贯性具有必不可少的作用,通过逐层铺垫的方式,使情绪层层递进,逐步发展,从而达到情绪的连贯性。
乐曲结构布局对琵琶武曲情绪连贯性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十面埋伏》为例,该乐曲共十三段:1列营、2吹打、3点将、4排阵、5走队、6埋伏、7鸡鸣山小战、8九里山大战、9项羽败阵、10乌江自刎、11众军奏凯、12诸将争功、13德胜回营。十三段从结构布局方面可分为三个大段,即:
第一大段:战前准备(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这五个分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列营”即全曲的引子,在战鼓和号角声中揭开序幕;第二层次“吹打”“点将”,描写了积极的备战场面;第三层次“走队”“排阵”,运用不同演奏技巧展开描述调兵遣将的场景。
第二大段:战斗过程(埋伏、鸡鸣山小战、九里山大战)。三个分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埋伏”,描绘了危机重重的埋伏场面;第二层次“鸡鸣山小战”,描绘楚汉两军交战场景;第三层次“九里山大战”,情绪层层递进到达一个高峰,描写了两军交战的场景,紧接着全曲的高潮呐喊部分。乐曲运用了推拼双弦、扫滚等特殊奏技巧描绘了两军对阵时厮杀呐喊的战斗场面。
第三大段:战斗结局(项羽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诸将争功、德胜回营)。五个分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项羽败阵”“乌江自刎”,运用不间断的马蹄声描写项羽出围的情景,随后在悲歌声中预示了项羽的结局;第二个层次“众军奏凯”“诸将争功”,描绘汉军胜利后的情景;第三层次“得胜回营”及尾声,这一部分情绪逐渐回稳。
琵琶武曲《十面埋伏》是一首具有起、承、落的完整性乐曲,明确的结构布局使叙事的发展条理明晰,更趋完整性。乐曲发展中运用了特性音调(2、3、1、2),它在“列营”段第一次出现,随后特性音调贯穿全曲,特性音调的出现使乐曲具有统一性。情绪的连贯性为乐曲的叙事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琵琶武曲的审美特征
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追求既“崇文”又“尚武”,文武兼备。早在周朝的教育体系中,周王官学要求掌握六种才能:“礼”“乐”“射”“御”“书”“数”,顺序上把“射”“御”放在继“礼”“乐”之后,体现了文人阶层的教学思想即“崇文尚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科举人才选拔有文举也有武举,艺术也不例外,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武兼备并不是孤例,而是普遍存在。
“止戈为武”,武是解决暴力的行为,是维护仁义和平的实力。“武”经过长期的孕育发展,内涵不断扩大,承载了厚重的精神文化内涵,概括来讲可分为“忠勇”与“侠义”精神。从尚武精神的审美内涵出发即表现为“忠勇”之美与“侠义”之美。
(一)“忠勇”之美
“忠”是精忠报国,忠之所以美,美在它对信仰的坚持,对内心的尊重;“勇”是兵家所推崇的美德,勇之所以美,美在敢于声张正义、树立正气,忠勇是一种信仰。在中国古代“忠”的概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忠”是臣对其君,仆对其主,是最为狭隘的忠君阶层上的“忠”;广义上的“忠”实际上是一种讲究如何修身养性的道德范畴。精忠英雄岳飞,英雄一世,最终却惨死在自己捍卫的南宋皇帝手中却无半句怨言;关羽后世人们尊奉的武圣人,关羽有条件的降曹之后,面对曹操的恩礼,还是义无反顾的斩官杀将而去,关羽这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贞操和修身养性的境界以及对君主的竭诚忠心,正是“忠勇”之美的体现。
(二)“侠义”之美
“侠义”即行侠仗义,侠之美,美在替天行道,纡解人间不公;义之美,美在重气节,讲诚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中国古代,“义”也有侠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义”指封建社会中,对封建传统及正统观念、伦理道德观念的恪守与信服;广义的“义”是指为人处世的一种道德范畴,即社会公认应当做的,属于真、善、美道德标准范围内的正当之事。我国具有侠肝义胆的侠士數不胜数,他们的动机及行为都是真、善、美的化身。《水浒传》中108位梁山好汉,各个都是侠肝义胆的侠士;好汉歌中“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形象地描述了侠士的处世风格。
关羽是义士的典范,在关羽的性格素质中“义”的中心内容可一分为二:匡扶汉室是“忠”,兄弟桃园结义才是真正的“义”。关羽因桃园结义,一生追随刘备,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荣辱与共,终身不渝。
四、结语
琵琶武曲具有中西合璧,与时俱进的鲜明艺术特征。琵琶武曲具有极高的审美品质,集形式美与内容美为一体,琵琶武曲的叙事性特征通过它的内容要素与形式要素共同体现。琵琶武曲叙事性特征的内容要素主要表现为故事的完整性,形式要素主要表现为情绪的连贯性方面。琵琶武曲通过其形式要素对内容要素的描述,激发出听众内心的阳刚、正义、勇敢、善良,重义的精神内涵,这正是琵琶武曲的叙事性审美特征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
注释:
①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4月版,第85页。
参考文献:
[1]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2]亢爽.琵琶曲中英雄性、悲剧性的审美表现——以《霸王卸甲》为例[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