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痰通腑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观察

2019-04-26蒋幼聪

光明中医 2019年8期
关键词:通腑急性期中风

蒋幼聪

中风是由脑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可分为缺血性中风与出血性中风,其发病机制为脑动脉狭窄、闭塞、栓塞或破裂等。其发病的主要群体为老年人,临床上常见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占到了中风患者的80%左右[1]。由于此种疾病发病比较急,并且病死率比较高,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避免此种疾病恶化的主要手段,并且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以及生活质量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近年来,中药在治疗缺血性中风方面表现出了极好的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130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给其中的6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腑汤治疗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130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本研究患者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中制定的相关标准。本次研究通过了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研究知情同意书。将本研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7.52±11.21)岁,病程5~11 d,平均病程(8.1±2.4)d;观察组中男37例,女28例,年龄41~77岁,平均年龄(57.01±11.59)岁,病程6~12 d,平均病程(8.6±2.7)d。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脑保护、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化痰通腑汤治疗。化痰通腑汤药物组成为全瓜蒌30 g,胆南星10 g,生大黄(后下)10 g,芒硝6~9 g。将以上中药用清水煎熬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在此基础上对症施治,如患者表现为语言不利,则再加入石菖蒲12 g,全蝎6 g;如患者出现瘀血征象,则再加入鸡血藤30 g,丹参15 g,桃仁10 g,川芎10 g;如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则加服安宫牛黄丸;如患者出现肝阳上亢,则再加入钩藤30 g,生牡蛎30 g,生龙骨30 g,石决明12 g;如患者年龄较大,且身体虚弱津亏,则再加入生地黄15 g,麦冬15 g。当患者服用药物后大便通畅后,及时将中药方剂中的芒硝去掉,并适当减少大黄的剂量。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按照积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依据对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包括口角歪斜、言语不利、饮水呛咳、肢体偏瘫、意识障碍等,每项0~4分,积分越低,表示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在治疗效果方面,当积分降低达到80%以上为基本恢复,当积分在55%~80%为显著进步,当积分降低在35%~55%为有进步,当积分在10%~35%为稍有进步,当积分降低在10%以下为无变化,当积分降低为负值为病情恶化。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8%)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2.3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缺血性中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其不但发病速度快,并且病情的进展也非常快,尤其是急性期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不清、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有很多种类型,临床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3]。

表2 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例,

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研究者对中风患者的发病机理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发病人群体质主要是肝肾阴虚阳亢与气虚痰浊,发病机制为肝肾阴虚阳亢化风,夹痰横窜经络,痰瘀互阻甚至到最后升降失常、中焦壅滞时,就会导致患者气郁化火、肝失疏泄,进而出现浊毒上逆、痰浊化热,腑气不通、毒损脑络。中医学者认为,中风与风、火、痰、瘀、虚等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其属于一种本虚标实之证,尤其是处在急性期的患者,主要以标实为主[4]。

本次研究选取了130例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脑保护、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常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化痰通腑汤治疗,化痰通腑汤中的全瓜蒌具有解热止咳、润肠、镇咳祛痰、润肺、利气宽胸等功效;胆南星具有清热化痰、清心安神、抗心律失常、止痛镇痛等功效;生大黄的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治疗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芒硝破痞、温中、消食、逐水、缓泻等[5]。将以上中药用清水煎熬4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如患者表现为语言不利,则再加入石菖蒲,其具有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等功效;全蝎可用于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为止痉的良药,其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抗肿瘤等功效[6];如患者出现瘀血征象,则再加入鸡血藤,其具有补血、活血、通络的作用;丹参能够有效扩张冠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桃仁具有明显的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川芎适于瘀血阻滞的各种病症,在祛风止痛方面的效用甚佳;如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则加服安宫牛黄丸,其具有清热开窍、豁痰解毒的功效,是治疗温热病热陷心包,中风昏迷的良药[7];如患者出现肝阳上亢,则再加钩藤,其属于平肝息风药,具有较好的清热平肝、熄风定惊的作用;生牡蛎具有强肝解毒、收敛固涩、清热益阴、软坚化痰、敛阴潜阳、净化瘀血、提高免疫力的作用[8];生龙骨用于阴虚阳亢、烦躁易怒等症状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石决明具有清热、镇静、降血压、拟交感神经的作用[9];如患者年龄较大,且身体虚弱津亏,则再加入生地黄和麦冬。生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麦冬具有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的功效,主要治疗肺燥干咳、阴虚劳嗽、津伤口渴、肠燥便秘、血热吐衄等症状[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8%)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明显(P<0.05),这与韩国杰[11]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另外,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这与刘惠杰等[12]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与李素娟[13]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临床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化痰通腑汤治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治疗效果等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将其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通腑急性期中风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通腑降气汤治疗腑气郁滞型便秘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6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偏瘫25例
通腑逐瘀汤治疗创伤后腹胀12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