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2019-04-26王焕然

韶关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人际班干部

王焕然

(安庆市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室,安徽 安庆246004)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且不容忽视的群体。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留守儿童的界定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 16周岁的未成年人”[1]。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自2005年来已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提出要在“保障随迁子女就学、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等方面推出务实管用办法”,“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2]切实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也是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近年来,有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方面展开。研究对象有群体与个案研究;研究量表多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研究内容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特性发展状况如情绪、人格特点的调查、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比较等,并从不同角度、层面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不仅只局限于病理性问题,而且还扩大到留守儿童的心理与社会发展状况,及时发现,积极干预,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本研究以安徽安庆某农村学校为例,用心理测量的方法从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探讨分析,并对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建议。

一、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来自安庆市望江县金堤中心学校的学生。发放问卷573份,剔除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563份,其中男生301人,女生262人。

本次研究采用俞国良教授编制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作为研究工具[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克伦巴赫alpha系数为0.95,并效度良好。其包含四个维度:学习方面,考察学生能否进行正常学习,在学习中获得智力与能力,将习得用于进一步的学习中;人际关系方面,考察学生在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方面的表现;自我方面,考察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的程度;适应方面,考察学生改变自身以减轻生活情境、社会情境压力的能力。量表由 114项陈述句组成,采用Likert五级记分法,在人际和适应维度上,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在学习和自我维度上,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二、研究结果

本次研究对问卷作了信度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中小学心理健康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Alpha系数为0.86,其中四个维度的Alpha系数在0.85至0.88之间。该信度分析说明《中小学心理健康量表》及其四个分量表在测量该被试群体时具有良好的信度。

从该量表四个维度的描述性统计数据和分数分布数据可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有少部分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见表1。

表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在学习和自我维度上,均值分别为2.05和2.31,略小于中间值3;在人际和适应维度上,均值均3.65,略大于中间值3。根据计分标准可知,农村留守儿童总体在学习、自我、人际和适应四个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都较高,但没有达到十分理想的水平,见表2。

表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数分布

将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分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在学习、人际和适应三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和女生在自我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显著优于男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t=2.64,df=561,p=0.009),见表 3。

表3 不同性别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

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分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在学习、自我和适应三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在人际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状况(t=2.20,df=551,p=0.028),见表 4。

表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比较

将班干部与非班干部的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分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在学习、自我、人际和适应四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班干部在四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优于非班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 (学习:t=-4.03,df=548,p=0.000;自我:t=-3.99,df=548,p=0.000;人际:t=4.53,df=443.48,p=0.000;适应:t=3.25,df=548,p=0.001),见表 5。

表5 班干与非班干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比较

将父亲单独在外务工和母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学生在四个维度上的分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在自我、人际和适应三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两者在学习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状况显著优于父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学生(t=2.88,df=103,p=0.005),见表 6。

表6 父亲单独在外务工和母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差异

三、讨论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学习、自我、人际和适应四个维度上,仅有4.6%、12.3%、15.5%和17.8%的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偏低,大部分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都显现出较高水平,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在这四个发展性维度上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比较良好的。此研究结果与以往的基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背景不同。综合以上数据研究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和学校情况调查,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

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人们开始接触到更多有关教育的信息,这为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家长和教师对孩子们身心发展也有了更多的关注。很多家长虽在外务工,但能通过发达的信息传输设备与孩子保持比过去更多更频繁的交流,也将在大城市接收到的教育理念运用在孩子的教育上。近几年来,农村学校引进了一大批师范本科教育教学人才,他们具有关爱孩子身心发展的意识,这些年轻教师刷新了农村教育状况。但是农村学校心理健康师资配备仍非常薄弱,因此一些学校借助城区学校的师资力量为本校学生做心理辅导,对在校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在调查研究后,我们从这四个维度为学生做了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个案咨询了解到,部分学生有人际环境和成长经历问题,如家庭结构的不稳定、父母关系的不和谐、祖辈的教育观念落后、儿童创伤性事件等。因此,针对这部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一是团体心理辅导;二是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培养农村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过程中及时关注,合理干预,有效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和女生在自我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t=2.64,df=561,p=0.009),女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显著优于男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人际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t=2.20,df=551,p=0.028), 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状况;班干学生和非班干学生在学习、自我、人际和适应四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学习:t=-4.03,df=548,p=0.000;自我:t=-3.99,df=548,p=0.000;人际:t=4.53,df=443.48,p=0.000; 适应:t=3.25,df=548,p=0.001),班干部在四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优于非班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其父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儿童和其母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儿童在学习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t=2.88,df=103,p=0.005),在学习方面的状况显著优于前者。

小学三至五年级儿童自我意识态度发展状况在性别间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对自己在自我意识各方面的评价要比男生更为积极[4]。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女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显著优于男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是符合该年龄段儿童普遍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状况,可能是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环境中能够得到家长更多的关注和爱,因此能让其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更多正向的能量,其人际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就可能会相对更好。因此非独生子女的家庭应注意到在养育孩子时可能会出现的这种心理倾向性,合理地分配对儿童的爱和关注。学校教师在日常教学和做心理辅导的时候,要更多地关注非独生子女的心理发展状况,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爱与积极关注,给予他们更多正面的能量,且要多关心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

班干部在学习、自我、人际和适应四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优于非班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可能是由于能被选拔为班干部的同学本身的素质就会优于其他同学,且担任班干部的经历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历练,同时也能获得教师、同学及家长更多的积极关注,让他们在无形中心智变得更加成熟,也获得了更多的爱,心理健康水平也就相应得到了提高。这提醒我们在日常学校教育中,要给更多的孩子承担任务的机会,除了让更多的学生轮流做班干部外,还要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学会承担、培养责任感的同时帮助他们收获更多的关注。在家庭当中,家长也要多给孩子承担家务的机会,让他们在能力成长、身心健康、自我意识、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其母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状况显著优于父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儿童,可能是由于在农村地区,父亲的教育理念要优于母亲。相比于母亲更重视对孩子生活起居的照顾,父亲可能会更在意孩子在学业与前途方面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心理健康辅导的同时,也要根据调查情况对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加以关注,尽可能同时提高父母双方对于儿童在学业教育上的认知水平,及时更新他们的教育理念。

四、小结

根据数据分析和讨论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仍有少部分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针对这部分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的儿童,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和家长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女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显著优于男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状况;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状况显著优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状况;班干在四个维度上的心理健康水平均优于非班干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母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状况显著优于父亲单独在外务工的儿童。我们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及造成差异的原因,从不同层面与范畴采取干预措施,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和家庭事务的工作、提高父母在教育方面的认知水平等。对于非人为因素我们要留意此因素可能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对发展状况较差的群体做更多的干预。对于人为的因素,我们要在家庭教育、政策支持、学校教学和心理辅导方面加以改善;要引进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加大农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教师要做好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家长要更新教育理念等,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人际班干部
搞好人际『弱』关系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竞选班干部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独生子女需要的是保障而非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