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模式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中的临床意义
2019-04-26董顺红
董顺红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常州 213000)
骨盆骨折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外伤,大多数患者伴有合并症,致残率高达60%左右,如果合并创伤性失血等严重情况,治疗不及时,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而治疗过程中如果护理不得当也会引发诸多并发症,不仅会阻碍临床治疗,还会影响预后效果,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2]。本次研究对比一般护理和舒适护理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收集时间: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上述时间段内选取30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取奇偶数字方式分为两组,常规组15例:交通事故8例、高处坠落4例、其他外伤3例,年龄20~75岁,平均(46.5±8.4)岁;研究组15例: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3例、其他外伤3例,年龄21~76岁,平均(48.3±7.8)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且主动签订研究同意书,一般资料进行对比计算后发现差异较小,(P>0.05)。
1.2 方法
常规组15例采取一般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康复训练等基础方面的护理干预。
研究组15例实施舒适护理,首先,为患者营造整洁、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使其可以充分感受到温馨、舒适的体验。其次,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其疾病相关知识,消除其对疾病的盲目认知,同时密切关注其心理情绪变化,在了解其内心实际状况后给予其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通过治疗成功案例帮助其树立治疗的信心。再者,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食蛋白质、维生素等含量丰富的清淡食物,为机体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从而促进创口的愈合。另外,由于发生疾病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养,长期卧床可能会引发压疮、便秘、肌萎缩等诸多并发症,因此,护理人员要定期帮助其更换体位、在受压部位垫水垫、按摩四肢,促进血液循环,进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最后,当患者病情恢复至稳定状态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循序渐进原则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屈伸、功能锻炼等,避免肢体长时间处于固定姿势,确保肢体能够活动自如,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早下床进行康复锻炼,先由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协助其站立,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其借助外界条件开始行走,逐步过渡到负重锻炼。另外,当患者出院时,全面对患者疾病和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告知其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其在家中也长期坚持,定期通过信息、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询问其实际恢复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疾病与身体康复,使其可以尽快回归社会生活[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软件统计数据,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1。
表1 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在骨盆骨折中所占比例比较大,此种类型骨折会使患者盆骨发生严重变形,甚至会造成盆腔内器官组织损伤,治疗难度较大,且治疗效果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护理干预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提升治疗效果的基础与前提[4]。一般护理是临床应用时间较长的一种护理模式,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但是由于其过于机械化,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已经无法满足临床和患者的实际需求。舒适护理是临床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具有整体性、创造性、针对性等优势,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强调舒适领域,旨在使患者从生理、心理、精神等多个方面均可以达到愉悦状态,降低与消除不愉悦程度,提高患者舒适度[5]。
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结果对比差异较大,(P<0.05),说明舒适护理中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这是因为舒适护理可以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并发症、等多个方面的具有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为其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其一切合理需求。
综上,针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中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