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研究
2019-04-26谢小春
谢小春
(广东省人民医院普外一区,广东 广州 510080)
近年来肝癌发病率正逐年增加,研究发现[1],男性恶性肿瘤中肝癌发病率在第5位,女性为第9位,这与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们饮食结构发生改变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进行治疗,该术式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如出血少、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等,临床疗效确切,但作为一种手术,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仍会使患者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患者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2]。心理护理是临床上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的有效护理方式,目前已成为临床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获得了显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从我院2018年10月~2019年9月之间收治的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中抽取88例,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4例)中24例男性,20例女性,其年龄区间为50~80岁,平均年龄(69.25±10.56)岁,从入院到手术时间为3~5 d;观察组(44例)中23例男性,21例女性,其年龄区间为52~84岁,平均年龄(69.38±10.46)岁,从入院到手术时间为4~6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进行入院宣教,给予健康指导,观察生命体征等。观察组不仅给予其常规护理,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其内容包括:①术前心理护理:术前评估患者心理健康情况,利用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估患者心理健康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出针对性心理干预对策。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帮助患者消除对医院与医护人员的陌生感,缓解其对手术的恐惧感,通过健康教育纠正原有不良认知,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②术后心理护理:利用愉悦疗法转移患者的不良心理,以达到调畅情志的目的,减少不良情绪对治疗的不良影响,同时给予术后镇痛,以提升其术后舒适度。引导患者家属与朋友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形成正向意念。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后采用HADS量表调查患者心理健康情况,根据从0分到3分的4级法进行评分,分值越高代表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研究所有数据均录入表格,并用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其中定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描述为(±s),定性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描述为百分数,以P<0.05为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对比(±s,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理健康水平对比(±s,分)
组别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观察组(n=44) 9.78±3.21 5.32±2.45 9.69±3.15 4.72±2.63对照组(n=44) 9.75±3.28 7.51±2.58 9.81±3.42 7.15±2.88 t 0.043 4.082 0.171 4.132 P 0.965 0.000 0.864 0.000
3 讨 论
肝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手术一直都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相关研究称[3],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提示癌症的发生与心理因素存在紧密关联。随着近年来医学模式的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称为临床治疗中观察其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在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地位也逐渐提升[4]。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小、输血率较低、患者全身反应较轻,凭借以上优点,该术式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关注,但始终会对患者产生一定应激反应,加上很多肝癌患者家庭条件不理想,而治疗肝癌需要花费较大费用,对疾病的恐惧与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很多肝癌患者产生了不良心理[5]。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不侧重于心理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经过1个月的临床观察后,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出现该结果的原因,主要在于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心理护理,患者的正向意念被激发,其不良情绪得到了明显缓解甚至消除,可见心理护理对提升手术疗效起到了积极效果。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心理护理应用于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心理,同时激发出其正向意念,这对提升手术疗效的意义重大,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该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