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管理在防范基层医院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应用

2019-04-26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5期
关键词:病房科室风险管理

张 瑛

(泰兴市中医院内科八病区,江苏 泰兴 225400)

研究表明,跌倒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大,年龄在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频率是普通患者想1~2倍[1-2]。因此,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积极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是护理工作的重点。老年患者发生跌倒,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可预防性的风险形式。一般来说,它可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调控三个大的环节进行预防,这也是最基本的风险预防方案[3]。本文将本次如何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绩,先将研究结果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12月我科收治的住院老年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65~80岁,平均(72.21±4.14)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16例,心血管系统疾病40例,消化系统疾病10例,内分泌系统14例;另选取2018年1月~6月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65~81岁,平均(72.44±4.61)岁,疾病类型:呼吸系统疾病17例,心血管系统疾病41例,消化系统疾病12例,内分泌系统10例。入选标准:①年龄65岁以上;②能够独立行走,且思维意识清晰(含使用辅助器械患者);③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语言交流障碍,且自愿参与本次活动。④入院24小时以上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精神病史、意识障碍、沟通障碍的群体,给予卧床照顾。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本次对照小组群体给予一般护理,采取普通老年患者防跌倒临床护理。患者入院3~4小时内发生病情变化的患者,给予特殊类药物治疗时,可将其转入其他科室,并采用约翰普金斯跌倒风险评估信息进行评估[4]完成跌倒风险评估;床头悬挂“预防跌倒/坠床”的警示标识;高风险患者每三天评估,中低风险患者每周评估一次;向患者进行“跌倒十知道”的健康宣教,示范床头铃、床栏的使用方法,加强病房巡视。

1.2.2 观察组跌倒管理措施,接受风险管理干预。

1.2.2.1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员由科室护理人员组成。在护士长带领下,学习跌倒风险防范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跌倒风险评估及防跌倒应急预案。采用头脑风暴法,据临床经验,总结患者跌倒的原因与经验教训,确定住院期间引发患者跌倒的风险点,包括护理措施未个体化、疾病原因、药物原因、患者身体原因、依从性差等,提高科室护理人员防范患者防跌倒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及时查找并处理跌倒发生原因。针对护理措施未个体化的原因,实施跌倒分层管理,修订科室跌倒风险分层护理标准;制作绿(低危)、黄(中危)、红(高危)三色胸牌,使护理人员在患者离床活动时能够迅速识别患者跌倒风险分层,掌握患者个性化预防措施。

1.2.2.2 强化患者/陪护人员的安全教育

①在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识别后,详细告知患者跌倒的注意事项,高危因素及安全措施,必要时需留陪护人员。②签署防跌倒护理风险告知书,提高患者/陪护人员防跌倒风险意识。③开展健康宣教。科室制作图文并茂的宣教资料,采用一对一教育的方式,介绍跌倒的危害、防范措施等;充分利用微信视频等功能;介绍保持身体平衡的方法,由责任护士反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持续加深患者对防跌倒知识的认识。④指导患者正确理解防跌倒相关警示牌的意义。包括地面湿滑、跌倒易发生区等,确保患者可在进入特殊区域后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如更换防滑鞋、放缓步行速度等。⑤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助行器等,护理人员通过现场演示,使患者了解相关设备的使用技巧,避免因为使用不当而造成跌倒。护理人员要与医院内部人员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坚持每日定期进行查房,每间隔7天进行一次病房安全评估指数分析,及时对病房中水源、电源等损坏区域进行修理,避免在病房中遗留下安全隐患;同时,保洁人员要及时对病房内维修区域进行清洁,保持医院中基本设施安全应用;此外,医院每间隔2~3个月,就要对保洁人员进行一次岗位专业技术和操作方法的培训,并采取实践与理论相互集合的方式,为专业服务人员讲解相关预防跌倒理论,加强对医院中老年患者跌倒防护工作的重视,保证病房地面干燥无水迹。

1.3 观察指标

(1)跌倒发生率;(2)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跌倒发生率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

3 讨 论

老年患者是跌倒的高发群体。住院病人跌倒后会延长住院时间,甚至可能引起死亡。因此在临床干预期间,必须要将跌倒防范与管理作为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我院传统干预期间,护理人员主要遵照医院管理制度,叮嘱患者在行走期间注意安全与自我保护,从实践效果来看,防跌倒效果较差。常规跌倒防护方法是从宏观层面进行防护,而没有真正意义上对老年患者生活中遇到的跌倒问题加以重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依从性较低[6]。有研究报告[7],对老年心血管住院患者实施风险管理能够积极预防跌倒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风险防护效果较好,且护理满意度较高。说明风险管理对于预防住院老年患者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且分析特征归纳为:(1)通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强化护理人员跌倒风险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跌倒风险识别、评估及实施有效防跌倒措施的能力。

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基层医院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病房科室风险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换病房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病房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