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改良式换药对预防深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疗效观察

2019-04-26吴晓琳季建红朱华桂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44期
关键词:换药导管静脉

吴晓琳,季建红,朱华桂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300)

深静脉置管是临床上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必要通道,广泛用于输液、 输血、药物治疗、肠道外营养、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液透析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等,为临床患者提供了一条方便、快捷的静脉输液通道[1]。然而在应用深静脉置管的过程中,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笔者对深静脉置管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改良式换药的护理方法对于避免并发症的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在2018年5月~2018年10月期间内置入的深静脉置管患者来开展研究,患者共计154例。在对患者进行分组的过程中,应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7例患者。在观察组中,共有男性患者45例和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区间为24~84岁,平均年龄为(65.7±8.6)岁;在对照组中,共有男性患者48例和女性患者2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82岁,平均年龄为(66.2±9.1)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一般资料不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因此本研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12Fr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来作为深静脉置管的材料,插入深度控制在15~18 cm,敷料均选择为3M Tegaderm TMHP 透明敷贴:选用型号为9546HP的椭圆形敷料,规格10 cm×11.5 cm。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置管技术,部位选择为颈内或锁骨下深静脉,在患者每次治疗结束之后,采用常规肝素进行封管,在此基础上,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换药方式,分别如下。

1.2.1 对照组

换药需严格执行手卫生,戴无菌手套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保证最大范围的无菌屏障。指导患者头部伸直尽量偏向对侧以充分暴露穿刺点,使用PICC换药包进行换药,换药时拧干碘伏棉球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行圆周状消毒2次,直径>12 cm,当皮肤观感为干燥透亮完全待干后,再将敷料对准穿刺口粘贴,并对导管进行妥善的固定。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的消毒方式与对照组患者完全相同,在完成消毒后,待该区域恢复干爽后,选择用蘸有碘伏的小方纱放置在穿刺点之上,方纱大小应控制在4*4 cm左右。然后贴上3M透明敷料并妥善固定。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换药频率均控制在48 h更换1次,出现出汗多、辅料卷边、被污染、潮湿、脱落等情况需立即更换。

1.3 观察指标

①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进行统计与对比;②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进行调查并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导管感染发生率对比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穿刺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者局部硬结等情况的概率为13.51%,其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对比

如表1所示,在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的平均时间为(20.19±10.93)d,对照组患者导管留置的平均时间为(12.88±8.11)d,观察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对比(±s)

组别 导管留置平均时间观察组 20.19±10.93对照组 12.88±8.11 t 3.9095 P 0.0002

3 讨 论

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为了使抢救过程中能够快速补液、减轻治疗过程反复穿刺以及长期泵入刺激性的药物,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深静脉置管已经成为临床常用技术[2]。但是由于患者带管时间较长、疾病降低免疫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局部感染成为了患者和医护人员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有研究显示,我国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CRI)的发生率约在2.9~11.3/千导管日,而周桂英等的调查显示CRI感染率为26.46/千导管日[3]。为了更好的避免患者在深静脉置管时间内出现局部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对换药的方式进行改良成为了必然的选择[4],3M透明敷贴因其超薄、透明、能防水、易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而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因其透气性差、吸水差,易让汗液、血液等体液积聚于贴膜下,可使贴膜粘不牢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从而引发皮肤过敏、穿刺点周围红肿、出血等不良反应[5]。使用改良式换药方法确保穿刺部位处于干燥、清洁状态,降低穿刺感染的发生率。除此之外,保持患者皮肤、床单元的干净整洁以及为患者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置管感染的发生风险。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在导管感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同样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加强对穿刺部位的维护,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整个静脉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6]。

综上所述,对深静脉置管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改良式换药的护理方法可以很好的降低患者出现穿刺部位感染的概率,并有效提升导管的留置时间,以此来更好的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换药导管静脉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湿性敷料用于感染伤口换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2例
活血化瘀法治疗颈内静脉置管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