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日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述评

2019-04-25荷杨江峰提咏

世界教育信息 2019年5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荷杨 江峰 提咏

摘   要:日本2018年公布的新《高中学习指导要领》集中体现了其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此次课程改革按照“知识和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主动的学习态度”三个维度重新调整了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在课程中增设理数探究学科,确立以上述“学力三要素”为评价标准,推进了教学和评价的一体化。改革后的课程内容更加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发展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具有倡导互动学习,学科综合化,学习课题化,融入本地特色等特点。

关键词:日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生评价

2018年,日本文部科学省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公布了高中新课程方案。此前,日本文部科学省已于2017年公布了小学与初中的新课程方案。

此次高中课程改革紧紧围绕“构建面向社会的教育课程”理念,按照“知识和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主动的学习态度”这三个维度重新调整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推行“主体的、对话的、深度的”学习方式,以改善高中教育事业,配合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的改革。

一、二战后日本课程改革变迁

二战以来,日本将小学、初中、高中的国家课程标准统称为“学习指导要领”。第一部系统地体现日本基础教育阶段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指导要领》制定于1947年,实施于1948年;此后,大约每10年,日本会系统地修订其学习指导要领(见表1)。梳理日本学习指导要领的变化,可以透视其基础教育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

由于日本高中阶段学习指导要领的改革理念与改革内容从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指导要领的改革,在一次系统性的改革中,小学、初中的学习指导要领先行修订,高中学习指导要领紧随其后。21世纪以来,日本文部科学省对学习指导要领已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系统性修订,同时,在2003年与2015年也结合本国教育实践经验和国际基础教育评估结果对小学与中学的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了部分修订。

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日本新《高中学习指导要领》[2](即高中新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要领》)公布于2018年3月30日,用于指导日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三类高中的课程。按照改革规划,2019-2021年为日本高中课程改革的过渡时期,过渡阶段主要进行教科书的检验采买与教师培训;2022年4月1日入学的高中学生将完全在《要领》的指导下进行学习。

(一)学时与学分要求

《要领》继承了自1998年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改革[3]之后所形成的课时转换规则、毕业学分要求与教学计划:在课时转换方面,高中实行弹性学分制,每50分钟为1学时,每35学时为1学分;在毕业学分要求方面,学生最低须获得74学分;在教学计划方面,全日制高中一年授课35周,一周授课30学时,课外活动时间原则上一年为35个学时。

(二)课程改革要点

与现行的学习指导要领相比,2018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要点[4]是:彻底改革国语课程以有效提高语言能力;新设理數探究科目,丰富理数教育;各科目增加沉浸式日本传统文化学习;全体教师承担道德教育;英语学科增设专门培养英语思维与英语表达的选修课程;平滑衔接初中与高中的教育;丰富主权教育、消费者教育、防灾安全教育;改革信息技术教育,将数据库基础知识设为必修;特别支持特殊学生的发展;对海外归国学生提供特定指导等。

(三)新课程的学科与科目构成

1.必修与选修科目

根据2018年《要领》,日本普通高中的课程包括11门学科课程与综合探究时间,各学科及其科目的构成如下。

(1)国语科有6个科目,分别是现代国语(2学分),语言文化(2学分),逻辑国语(4学分),文学国语(4学分),国语表现(4学分),古典探究(4学分)。其中,必修科目为现代国语和语言文化。

(2)地理历史科有5个科目,分别是地理综合(2学分),地理探究(3学分),历史综合(2学分),日本史综合(3学分),世界史综合(3学分)。其中,必修科目为地理综合和历史综合。

(3)公民科有3个科目,分别是公共(2学分),伦理(2学分),政治与经济(2学分)。其中,必修科目为公共。

(4)数学科有6个科目,分别是数学Ⅰ(3学分),数学Ⅱ(4学分),数学Ⅲ(3学分),数学A(2学分),数学B(2学分),数学C(2学分)。其中,必修科目是数学Ⅰ(学校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数学Ⅰ调整至2学分)。

(5)理科有9个科目,分别是科学和人类生活(2学分),物理基础(2学分),物理(4学分),化学基础(2学分),化学(4学分),生物基础(2学分),生物(4学分),地学基础(2学分),地学(4学分)。其中,必修科目有两种修课方式 :一是选择科学和人类生活,再从物理基础、化学基础、生物基础、地学基础中选择一门作为必修;二是从物理基础、化学基础、生物基础、地学基础中任选 3 门作为必修。

(6)保健体育科有2门课,分别是体育(7~8学分)和保健(2学分),这两门科目都是必修科目。

(7)艺术科有12个科目,分别是音乐Ⅰ(2学分),音乐Ⅱ(2学分),音乐Ⅲ(2学分),美术Ⅰ(2学分),美术Ⅱ(2学分),美术Ⅲ(2学分),工艺Ⅰ(2学分),工艺Ⅱ(2学分),工艺Ⅲ(2学分),书道Ⅰ(2学分),书道Ⅱ(2学分),书道Ⅲ(2学分)。学生可从音乐Ⅰ、美术Ⅰ、工艺Ⅰ、书道Ⅰ中任选一门作为必修科目。

(8)外国语科有6个科目,分别是英语沟通Ⅰ(3学分),英语沟通Ⅱ(4学分),英语沟通Ⅲ(4学分),逻辑与表现Ⅰ(2学分),逻辑与表现Ⅱ(2学分),逻辑与表现Ⅲ(2学分)。其中,必修科目是英语沟通Ⅰ(学校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英语沟通Ⅰ调整至2学分),学生也可根据学校开设实际选择其他语种,但学生需要至少修3学分。

(9)家庭科有2个科目,分别是家庭基础(2学分),家庭综合(4学分)。学生可从家庭基础和家庭综合中任选其一作为必修课。

(10)情报科有2个科目,分别是情报Ⅰ(2学分)和情报Ⅱ(2学分)。其中,必修科目是情报Ⅰ。

(11)新设的理数科有2个科目,分别是理数探究基础(1学分),理数探究(2~5学分)。理数科皆为选修课程。

(12)综合探究时间(3~6学分),属于必修科目(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将学分调整至2学分)。

2.增设的理数探究学科

理数探究是《要领》增设的选修学科,包括理数探究基础与理数探究两个科目,理数探究的选修学分可替代综合探究时间的学分。

新设理数探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学术研究理解探究的意义、过程与伦理,形成课题解决与价值创造的积极态度,提高学生在分析事情、选择课题、执行探究过程、恰当呈现探究结果四个方面的能力。

学生在理数探究的学习中需要根据自身兴趣自主设定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探究,学生彼此之间通过交换意见与讨论来提高研究质量,必要时可利用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的资源,最终以成果报告书形式呈现探究成果。

3.综合探究时间

《要领》将现行的综合学习时间改为综合探究时间,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不依托于特定的某个领域的前提下,学生需要在现实的社会与生活中亲自寻找课题,在此过程中也可以逐渐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为了支持学生在综合探究时间的学习,文部科学省计划在过渡阶段编纂一本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的教材。《要领》也呼吁各学校将综合探究时间的教学目标与高中育人目标相结合,体现不同高中的教育使命。

(四)学生评价与学业诊断的新动向

1.评价标准的转变

以往学习指导要领中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标准为“学习评价四观点”,包括“关注、意愿、态度”“思考、判断、表现”“技能”“知识、理解”。2018年的《要领》在新《学校教育法》的指导下将学习评价标准从“学习评价四观点”调整为“学力三要素”,包括“知识和技能”“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主动的学习态度”。

为明确新学习评价标准的目标,2016年12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针对“学力三要素”的组织评价提出了一些建议[5]:其一,在评价频率方面,按照单元性或专题性的学习进度设置指导评价环节,避免在每课学习后立即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二,在评价原则方面,结合每天的教育活动与综合考察,积极向学生传达每个学生的优点、发展的可能性和进步的情况;其三,对于“主动的学习态度”这一要素的评价,不能依据学生的举手次数和笔记情况评价,而要依据学生持有的学习目标,向目标努力的过程,学生能否边调整学习过程、边获得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教学与评价一体化

在“学力三要素”的评价标准之上,日本2018年课程改革提出各高中要广泛运用PDCA循环,实现学习指导与学习评价一体化的教学路径。

PDCA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Plan,教师形成教導计划;二是Do,教师在教导计划的基础上实施教学;三是Check,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导计划等对学生进行评价;四是Action,教师改善授课或教导计划。

学生评价组成了教师授课PDCA周期中“Check”的部分,是PDCA循环中承前启后的一环。教师或学校可通过学生评价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与教学计划,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3.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诊断认定

为了配合高中课程改革,切实评价高中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017年7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制定了“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诊断”方针[6]。该诊断意在通过开发多样化的民间考试来完善现有高中学生的学习诊断方式,将民间考试作为统一考试的补充。

“高中学生学习基础诊断”将于2019年4月正式使用,初始设有国语、数学、英语三个科目,未来会根据实施状况陆续增加其他科目,原有的高中毕业程度认定考试(即大学入学资格检定考试)依旧施行。

三、日本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特点

(一)贴近社会与生活

新课程的科目设置与学生评价方式紧紧围绕面向社会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立足于未来社会,拥有资质和能力开拓人生的公民。改革后的地理综合、历史综合与公共三门必修科目,特别要求学生以社会生活参与主体的身份从具体科目的视野出发,广泛而深入地探究社会现象。其他必修科目也根据现实社会需要对其部分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修改和增减。

(二)融入本国、本地特色

新课程重视对日本传统文化与价值观的弘扬。《要领》将国语学科中的原国语综合必修科目分解为现代国语和语言文化两个必修科目,并明确规定国语科目中的语言文化必修课与文学国语和古典探究两门选修课的改革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本国传统语言的理解。

同时,为配合新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日本文部科学省也修订了高中教育课程特例校制度[7]。日本教育课程特例校制度是指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与本校实际向文部科学省提出申请,在国家规定的必修科目之外开设特色课程的制度。此次对于教育课程特例校制度的修订主要在于简化学校申请手续,规范对特色课程的评价等方面。

(三)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

此次课程改革增设了理数学科与逻辑国语科目的选修,并将原英语表现选修改为逻辑与表现选修。这体现出新课程重视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理解与推理能力,通过训练学生从经验与表象中进行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力与竞争力。

(四)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

《要领》规定在公民科、家庭科、理数探究、综合探究时间等科目的学习中,学生需要凭借自身兴趣寻找课题,确定调查方法,进行探究实践并选择适当的成果表现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主体精神,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主呈现。整个学习过程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独立探究。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高中:普通与特色同步发展
教育部要求各地防止建设大规模普通高中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评价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有效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达成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