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下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9-04-25胡培斌
胡培斌
[摘 要] 课程改革进行的十多年中,一线教师在课改的思潮里寻寻觅觅,努力践行着课程改革的宗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应改革课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设计理念,改写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学科素养;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7-0068-03
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十数年的历程,从学科体系建设成熟到教书育人效果落实,从三维目标导向作用到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基础教育所取得的成就都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在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其将“核心素养”这一崭新的概念首次摆在了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并将其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替代品吗?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呢?
一、核心素养是经济发展对未来人才提出的基本要求
步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际影响力随之大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为中国的教育提出了重要的课题——如何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顶层设计的实现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努力,从学校出发,则需要培养出具备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合格以及优秀人才。那么我们以什么作为人才的衡量标准呢?核心素养的出现给出了答案。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从品质与能力两个大的层面上对学生提出了要求,分析其价值导向,是齐备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是二者的统一体。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
作为既是科学又是哲学且具有艺术性的历史学科,它承载着比别的学科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教育价值。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意义在于培养和铸造国民精神,使其成为拥有独立精神内核、站立着的人。那么历史学科教学的目标该如何定位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优呢?新中国成立后到现在的诸多次教学改革中,对历史学科教学目标都有不同的表述,综合来看,主要是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从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是为了扭转学校过度重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获取方法及学习兴趣等的培养,进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局面。“三维目标”的提出,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也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着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人,这个定位可以说是非常准确的。那么为什么要在此基础上再提学科核心素养呢?核心素养是对三维目标的否定吗?直到拜读吴伟教授的《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他指出历史学科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的有机构成和综合反映。历史素养它的表现形式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笔者才豁然开朗,学科素养和学科三维目标之间并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发展的关系。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让学校的教学活动从知识本位上升到育人本位,让教师明白教学的核心在于养、育。我们的目的是去培养“人”,一个不仅会学习、更要会生活的人,一个无论未来在什么岗位上都有能力获得幸福感的人。当人人如此,社会必将有大发展。也许,这才是所有教育的核心追求。
三、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里,教师与学生的分工是很明确的,教师是主动的,是支配者;学生是被动者,是服从者。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师要管住学生,师生之间没有平等交流意见的机会,甚至没有平等探讨科学知识的想法,师生之间唯一的 “合作”就是向课堂的40分钟要效果。在这种课堂模式之下,很难培养出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8年9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人民日报》上撰文,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他指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认为一线教师在“课堂革命”中要做到以下三点。
(1)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陈宝生书记指出,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在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模式基本决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现在的课堂,也就是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支撑学生的全面成长。所以,我们需要打破傳统课堂模式,给学生一些空间。这里所说的空间主要是给传统课堂增加一个属于课前的延伸部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一种事先准备和独自面对问题的观念。对于新学知识,学生首先以个体作为问题的主动探究者,在已有知识的支撑下,完成新知与已有知识的对接,解决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并罗列自己力所不及的问题,从而形成新知识的增长区。这符合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认知规律,符合知识建构的过程,也能实现学生作为独立个体的自我发展,实现人与自己的相处。
(2)创造课堂讨论的机会
自主学习之后,不同的学生必然会面临不同的问题,课堂讨论则为不同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机会。因为学生虽然有差异,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某一方面,若学生之间彼此分享、互相反馈、答疑解惑,必然能够推动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让他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我们学校正在实践中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就是这样的操作模式,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倾听与尊重别人的能力,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与别人相处,实现学生在群体中的发展,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当然,教师在课堂当中要适当分组,要遵循讨论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并在小组讨论时适时参与,有效点评,扮演好课堂促进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成长。
(3)形成网络学习的理念
当今时代,网络发达,发挥着旧媒介所不能比拟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是有网络的辅助,必然如虎添翼。网络的使用,可以让学生接触多元的信息、前沿的理念,在对海量信息的使用和辨析过程中提高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形成自己的认知。使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扩展和补充,让学生学会借助工具来处理问题,以实践者的身份对解决问题形成一种行为模式,这将带动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毕竟实践出真知。
当然,课堂操作的形式是多样的,不一而足,权做一得之见。
2.改变教学设计理念
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空间在课堂,而具体内容则体现在教学设计上。过去的历史教学设计主要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现在,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教学的设计理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时空观念是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史料实证是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家国情怀是学习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既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是历史学科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价值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落实到每一个课堂及每一个基础史实上,因而需要高度的重视和持久的落实。
(1)关注基础史实的学习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基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一门学科,具有连续性和不可逆性。也就是说,任何历史知识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即使是将某一单独的历史事件放入历史的长河中,它也必定是别的历史事件的起因或者结果,这就构成了历史不可分割的知识系统。当然,历史也是不可假设的,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基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任何素养的培养都离不开基础史实,如果离开史实而谈素养,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在学习基础史实时,不可如过去一般一味地强行灌输,只看吃多吃少,而不管如何吃,吃得是否健康。要知道,只有让学生学会吃,学会消化与吸收,转化为自己的 “血肉”,方可谈论素养的养成。
(2)关注学科能力的落实
有关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从来没有过精准的表述,高中历史教师普遍使用的《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在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当中也没有统一的表述,但综合来看,基本有:依据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概括、阐释的能力,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结合史料把握时代特征的能力,塑造健全意志、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等等。虽然表述未必精确,编排方式与能力层次的培养未必匹配,但是学科能力的培养与学科素养的培养却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教师能对教材、教学素材与学科能力的培养进行准确的挂钩,那么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就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搭建了相应的平台。当然,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对教材、教学素材和学科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层分析,找到关联,准确落实。
(3)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历史课程的体系比较庞大,单课的容量也比较大,如果不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就难以进行课程改革,更遑論核心素养的落实。因此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必须要提高自身的素养,才能在核心素养的落实中找到自己得心应手的方法。核心素养的落实要提上日程,要时时培养,要随时呈现,但不可毕其功于一课,或者于某个知识点。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当找到符合每一个素养的“充要条件”,不可对材料或史实进行过度解读。比如唐正才、何成刚的《以“林则徐蜡像”为例小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文中,就以位于英国伦敦的杜莎夫人蜡像馆,一百多年前就曾立有林则徐的蜡像,以供游人参观的事实作为切入口,分析后世学者对此事做出不同评价的原因,从而论述史料实证的重要性,指出史料的应用应当特别重视证据意识。由于教学中精准分析了史料实证,所以更具有说服力。只要每一位中学历史教师都能在课堂上恰当地落实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我们的教育必然闪耀着光芒,并让学生的素养达到理想的境界。
3.改写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一大难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支撑点。虽然课程改革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仍不乏知识本位和应试本位的评价,教学目的还停留在升学率上面。这样的评价机制,必然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改变教学评价体系,要从知识本位和应试本位的关注过渡到素养本位和发展本位上来。评价就像杠杆一样撬动学生的发展,只有评价手段多元化,才能让学生得到多方撬动,实现全面发展。比如从课堂实施角度进行评价,既要重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历史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的评价。再比如从评价者的角度出发,既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互评,还可以是学生自主评价。当然,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是评价缺乏信心的学生时更要本着鼓励和支持的原则,以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因此,无论如何进行评价,最重要的是树立发展的眼光,因为核心素养的各个层面的要求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学生的成长不断发展变化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仍在路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并不是历史学科单独所能达到的。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不是“毕其功于一科”的事情,它需要各学科之间的配合。又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育水平存在地区差异,所以我们难以要求所有学生都能高唱核心素养之歌,毕竟上帝还给笨鸟创造了矮枝。但笔者愿意相信,只要我们都能为了落实核心素养而努力,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 参 考 文 献 ]
[1] 朱汉国.浅议21世纪以来历史课程目标的变化[J].历史教学(上月半刊),2015(10):3-7.
[2] 吴伟.历史学科能力与历史素养[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2(11):3-8.
[3] 吴伟.中学历史教学的知识传授与历史素养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13(8):101-107.
[4] 唐正才,何成刚.以“林则徐蜡像”为例小议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历史教学(上月半刊),2015(11):42-44.
[5] 毛经文.让每个生命都能散发出自己的光芒:素养养育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J].历史教学(上月半刊),2016(3):27-32.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