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微课资源优化部编语文文本教学的研究

2019-04-25李兴龙俊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微课优化

李兴 龙俊勇

[摘   要]目前部编语文文本教学存在一定的误区,教师可结合新教材的新要求与特点,巧妙运用微课资源优化文本教学,进而走出教学误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在应用微课优化教学时,教师还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避免微课制作的失误,避免微课应用的失误。

[关键词]微课;优化;部编教材;文本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9-0013-03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标志性成果——部编语文教材,是教育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的背景下,遵循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特别是吸收语文课程改革的经验,高质量编写出的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和新时代要求的有创新、有特色、让广大师生满意的新教材体系。在新时代里,微博、微信、微电影、“抖音”、“快手”等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微文化”,这种“微文化”不可避免地伴随着部编教材翩翩而来。在现代教育技术跟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形势下,“微文化”在教育领域最突出、最前沿的表现形式就是“微课”。近年来,它已逐渐走进课堂,并以迅猛之势助推教学改革,成为当下的热点科研课题。部编初中语文教材从2016年9月试用至今,各种教学、课例展示可谓好评如潮、精彩纷呈,但也出现了一些偏离编者初衷的误区。那么怎样根据部编教材的新特点,走出误区,与时俱进地利用微课资源优化部编语文文本教学呢?下面进行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一、俯瞰部编语文教材文本的主要新特点

1.“立德树人”与“双传统”

部编语文教材从2012年启动编写工作,至2016年递交中央思想宣传工作小组审批,正式试用,再到2017年全国统一使用,历时多年,集语文编写科研之大成,其目的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指导方针,在编写中“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审美情趣。同时,为了使学生具有中华文化底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国际视野,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部编教材的选文注重经典化、多样化、文质兼美,尤其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对此,编者还特别落实了“双传统”——“中华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 的篇目。

2.双线结构

新编教材创新单元教学设计,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結构,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人文主题,即单元课文大致按照人生、自然、社会的主题进行编排,一个单元一个主题,如 “挚爱亲情”“科学探索”“人生之舟”等,力求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在线索,人文精神基本全面覆盖。语文要素,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课文的预习、阅读提示或习题设计之中。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强调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又保证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每课一得,使教学有一条大致可以把握的线索,也有层级序列较为清晰的梯度结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三个维度”也能比较均衡地呈现,其中所提到的“过程与方法”也能较清晰地得到安排。

3.三位一体

新编教材的阅读教学体系,将各单元课文分为“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辅之以“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它是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过渡延伸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教读课文,主要是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习各种阅读与写作之“法”。自读课文,学生主要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学以致用,进一步学习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提高自主阅读能力。课外阅读,强调整本书阅读、古诗词积累、由课内到课外的拓展阅读等,是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和有效补充。

4.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体验获得语文能力

新编教材在原来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使各册的教读课文都有课前的预习要求和文本思考探究题,自读课文也有阅读提示、旁批、补白等,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其基本设计思路是:文本学习—实践活动—写作。文本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某一文体的特点,把握其阅读策略,一课一得,为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课内拓展开去,或实施采访,或模拟演讲,或朗诵鉴赏,或深入揣摩、排演剧本。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利用文本阅读中学到的知识,比如借助戏剧的知识,揣摩人物台词,把握人物形象,以便更好地代入角色。活动的落脚点是写作,或将活动搜集到的素材整理成文,或根据活动要求撰写文稿,或进行文学创作,或记录活动中的点滴感悟。

二、为目前部编语文文本教学仍存在的误区把脉

1.僵化主旨,忽视文本德育的挖掘与拓展

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重教书不重育人,只是把教案上的中心主旨向学生阐述、展示出来,泛泛而谈。由于他们没有充分解读文本,没有从社会背景、关键词、关键句、关键段(特别是开头、结尾段)、题目等去咀嚼、体味作者的各种情愫,也没有从各种描写、修辞去感受、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用意,因此,得出的中心主旨往往是苍白、简单、肤浅、生硬的。同时,还常忽略拓展延伸环节,没有把中心事件链接社会生活,也没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进行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这与教材“立德树人”全面渗透的方向和教学三维目标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无疑是相悖的。

2.文本割裂,缺乏单元教学和大语文教学意识

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上好一课就是一课,心中只有课文,没有单元主题、单元语文素养、阶段教学和大语文教学等意识。这样,语文教学大格局的缺乏,使得语文的系统教学、阶段计划的推进往往是盲目的,也人为地割裂了单元内的文本之间、单元外的文本之间的种种联系,不利于各种文本和知识点的相互关联、印证,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温习、巩固,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体系、能力与素养结构的全面构建,这直接导致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弱化及解读思维的片面、偏激、狭窄。

3.主次不分,没把握好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者的学习要求

现行部编教材已明确课文文本只有两种,即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但不少教师心中仍只有教读课文,没有自读课文。在教学自读课文的过程中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不舍、不愿、不敢放手给学生自学、探究、体悟,导致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过少,语文实际应用中的速读、跳读、猜读等没有得到尝试,也严重制约了比较阅读、类比阅读、创新阅读等能力的发展,这与部编教材对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与课外阅读实施“1+X”教学的要求也是南辕北辙的。

4.强势介入,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

有些教师为了加快授课进度或者防止学生扰乱课堂,在教学中喜欢“满堂灌”,自导自演 “独角戏”,这样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不能进行深度思考与感悟。与此相反,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师生、生生互动,教学中喜欢“满堂问”,从上课问到下课,问题太泛滥,学生思考时间过短,没有独立顿悟,没有思维沉淀,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更没有得到系统的训练与培养。

三、适应新教材新要求,巧用微课资源优化文本教学的策略措施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5-10分钟时间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视频课程资源。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虽然和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课件、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源有所区别,但它在本质上也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为了更高效地运用好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根据部编教材的特点与目前出现的教学误区,与时俱进地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新教材教学的积极发展,引进微课资源优化文本教学,猛药去疴,就显得很有必要。

1.利用微课资源,深入挖掘与拓展文本的德育信息

教师可结合文本蕴含的德育信息,从文章背景介绍、关键词句段赏析、题目含义、中心事件、细节描写等角度,选取文本中最突出、最能体现中心主旨的某一两个方面制作微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微课提供解读作者思想情感的方法策略,让学生根据方法去深入思考、探究文本。教师还可以用微课链接生活,帮助学生把文本蕴含的教育启示拓展延伸到生活实际,从而汲取满满的正能量,获得人生情感与价值观的双丰收。例如,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孙权劝学》的课后练习二:“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可以按“层层剥笋”的思路设计微课:吕蒙的变化是怎样的?是哪些因素让他有这么大的进步?你从他的变化中学到了什么?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应该树立怎样的求学观?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得知识?

2.整合微课优势,进行单元教学和大语文教学训练

初中语文教学的知识点较烦琐零碎,微课有利于促进单元文本一体化、系统化教学和同课异构、翻转课堂等个性化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构建与提升。具体体现在:利用微课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利用微课进行单元整体教学,利用微课突出重点,利用微课突破难点,利用微课理解文章内容,利用微课把握课文主旨,利用微课探究研讨问题,利用微课深化學后启示,利用微课拓展迁移,利用微课挖掘文本写作素材与方法指导,利用微课巩固练习提升能力,等等。根据文本特点和教学需要,适当整合微课资源,把单元任务分解在各课的不同侧重点里,教学时,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微课资源,可在教师间交流、共享,有利于经验丰富的语文教师对新手教师的“帮扶”,有利于文本教学经验的积累与传承;系统的学习资源也有利于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全面地含英咀华。

3.融合微课资源,“1+X”教学延伸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因为需要学”,这个道理等同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读课文(“1”)就是“渔”的载体,学生通过课堂平台学习并且掌握“渔之法”,然后再在其他自读课文(“X”)上实践、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微课提供教读学习策略与自读学习策略,并把两种微课资源融合在一起。例如:部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青春年少”小说单元,教读课文是《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自读课文是《孤独之旅》,可以看出三者之间的关联点主要集中在环境描写、少年视觉、人事嬗变、情节发展等方面,前两课的“学法” 微课资源就需融合第三课的相似之处进行设计,为第三课的自读、研讨做好铺垫。

4.适度运用微课资源,归还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

现在的初中学生已经不满足于灌输式、教条化的学习,微课作为微时代的“新课”,在认知习惯、认知策略上都特别能贴近新时期中学生的心理。事实上,适度运用微课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辟学生立体思维的通道,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使学生快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包括预习、复习、巩固、提高、拓展、延伸等方面),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归还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使教学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需求,促进学生语文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强和鉴赏力的提高。同时,学生还可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用课余时间学习与文本相关的微课,按“自主观看—提出疑惑—完成练习—课后反馈—及时改进”的模式,实现语文素质与能力的快速提升。

四、运用微课资源优化语文文本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微课制作的失误

微课制作的常见失误:无主题、不完整、干讲、内容杂乱、时间太长、华而不实。要避免上面的失误需要做到:第一,明确文本微课的选题,课“微”环节全;第二,明确学习对象和学习场景,精心筛选内容,只讲“干货”;第三,精心设计微课,使其简单、明确、短小、有趣;第四,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制作精良,视觉、听觉效果好的微课。

2.避免微课应用的失误

一是教学中微课运用过多过滥,喧宾夺主,以“微课”代替“上课”;二是仅着眼于课堂应用,走早期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内整合的老路,忽视微课在课前学习、课后学习等方面的作用;三是微课资源应用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忽视对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相关理论的学习。要避免上面的失误,微课的应用就需要做到适度灵活,少而精,重视相关实践理论的学习。

综上所述,适度地将微课资源优化应用于初中部编语文文本教学实践,既可促进新时代语文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提升其文本学习水平,给语文课堂带来新气象与新作为,也必会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开拓新出路谱写下新的篇章。

[  参    考    文    献  ]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微课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