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活动 打造魅力课堂
2019-04-25胡吉人
胡吉人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和初中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新型的语文教学已经逐步走入初中语文的课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早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为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与教师和同伴进行热烈的互动,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活动;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09-0002-02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目前早已改变了以往的“少、慢、差、费”的现象,但是课堂中仍然存在一定的教学弊端。比如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待完善,“满堂灌”的教学现象仍然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课堂提出的问题也不够新颖和开放;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会禁锢学生的思维,使语文教学成为一种套路,长此以往,教学效果必定差强人意。为此,教师应为语文课堂设计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的教学活动,努力打造魅力课堂。
一、活动设计的要点
任何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又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不断对语文教学进行新的尝试,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活动应从文本特点出发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体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文体对活动的要求不一样,比如说散文适合品读其语言的魅力,而小说更适合解读其中的人物形象的特征,诗歌则更适合用于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从文本特点出发,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理解不同文体的写作特色。
寓言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而且颇具讽刺性和教育性,作者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小故事中体现。根据故事情节性较强这一文体特点,在教学寓言故事《郑人买履》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情景表演活动,让学生A扮演郑人,学生B扮演商贩,学生CDE扮演街市旁的群众。其中,学生A应仔细琢磨郑人买鞋时的犹豫不定及当发现忘了带尺码后,慌忙跑回家中仿佛丢了魂的样子。其中还需特别关注当旁人劝告时,郑人依然故步自封,坚信自己这一情况。学生表演过后,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课文都需要去设计一些课堂活动,比如有些非常质朴的情感散文,如朱自清的《背影》,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去模仿文中父亲攀爬栏杆的场景,就会很容易造成课堂的混乱。只有适合设计教学活动的课文才需要去设计相应的活动,不适合的自然要略去,这才是最好的教学设计。
2.活动应伴随情境而生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有时会为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活动,但是这些活动如果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并没有伴随特定的情境,这样就会导致活动开展效果不佳,学生表现不自然,而设计课堂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只有在具体的情境当中去开展活动,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沈从文的《端午日》这篇散文时,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法进行导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端午节的相关活动视频,比如额头上画“虎”字、喝雄黄酒、赛龙舟、包粽子等,再配上一段优美的古香古色的音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端午节特有的节日氛围。接着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寻找《端午日》与作者的另一篇知名散文《边城》对乡情描写的异同之处,并让他们针对“《边城》为什么比《端午日》出名?”展开讨论,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会比教师喋喋不休地为学生分析概括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情境的构建并非一定要在课前准备时完成,也可以伴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随机而生,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应变意识和生本意识。教师要学会观察学生的情绪反应,找到活动与文本的切入点,适时展开精彩的活动,从而让学生融入其中,自由地去表现自己,享受活动的过程。
3.活动应联系生活实际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根据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找到文本与实际的契合点,这样一来,学生对文本的认同感会大大增强。如果设计的活动脱离了生活,那么活动无论再怎么精彩,都是无法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的,也无法顺利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怎样的活动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呢?
对于哲理性比较强的文章,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同身受,从而正确地理解文章主题。如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文字探究活动,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自己遭遇挫折的经历,比如考试失败、与朋友闹矛盾、被亲人误解等,想想自己是否在这些经历中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失败往往更磨砺人的意志,矛盾解开后往往友谊变得更加深厚,不被人理解的话自己更要懂得心疼自己等,进而针对文章最后一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的丰富意蕴展开讨论,最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1)苏轼被贬,自嘲是个闲人,实际上内心是苦闷的,因其空有一身抱负,却无法施展。
(2)苏轼与怀民在这月色之中,是独有的两个闲人,有着同样的闲情逸致,即使在一块漫步并不言语,也有着一份无法替代的默契。
(3)苏轼被贬后,实际上看开了很多,尤其在这样静谧优美的月色之下,感叹人生的短暂美好。与官场的繁文缛节相比,这种得之不易的“悠闲”往往更值得被人珍惜。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基本的含义是每个人都生活在现实的情境当中,当学习情景能够与生活环境相适应,那么学生的学习便能够从心里与文本相通。从而教师设计贴近生活的活动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语文活动需注意的问题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能够有效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果教师对教学目标把握得不够准确,对文本理解得不够彻底,那么设计出来的活动定会差强人意。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要有针对性
教学活动应针对教学目标,一旦活動脱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只可称为伪活动,即只会浪费教学时间。为此,教师要明确活动主题,最好在课前便已经准备充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有良好的发挥。
2.活动形式应多种多样
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活动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活动一直保有新鲜感和好奇心,进而从活动当中收获更丰富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教师采用的活动形式一直都是讨论、提问或者是单一的表演活动等等,长此以往,学生必会产生厌倦的学习心理,对活动的参与度也会大打折扣。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认真研究一些新鲜的活动形式,比如辩论赛、读书交流会、小说改编、即兴演讲等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3.活动设计要新颖突出
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深入文本,品味其中的优美语言,领悟到文学的独到之处。如果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总是围绕着对文本语言的欣赏、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等等,那么课堂活动便会丢失新鲜的活力。为此,教师在活动中应尽可能地设计一些新颖的亮点,比如教学诗歌时,让学生自主收集名家朗诵的资料,或者让学生将诗歌改编成一篇小故事,在课堂上为大家朗读出来,这些都能够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认识。
总而言之,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课标也提出要注重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去体会、把握运用语言的规律。为此,教师应当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活动设计,要善于以活动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最终为学生综合语文运用能力的提升奠定一定的基础。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