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长效心理护理干预
2019-04-25龙利华
龙利华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 宁波 315032)
近些年高血压临床发病率逐渐提升,除部分家族遗传史以外,其他多是应饮食不健康,饮食不规律,压力大而造成的[1]。高血压是不可根治的,需要一个长期控制的过程,对患者的心理压力非常大,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干预,患者的生活治疗明显下降同时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本文主要分析长效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择120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71.23±2.1)岁,对照组60例,男29例,女31例,平均年龄(71.56±2.2)岁。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以药物治疗+护理辅助为主。
观察组:采用长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①对护理团队进行培训。长效心理护理干预的措施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和护理专业度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实施长效心理护理干预时要对护理团队进行培训,挑选合格的护理人员,要选拔出责任心强、沟通能力强,专业能力强的护理人员。②与患者建立联系,护理人员选择以后要公布自身信息,患者可以根据护理人员提供的信息,自主选择长效心理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建立一对一的护理关系。③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患者与护理人员建立联系以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深入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长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方案要经过护士长等上级的审核,审核通过后进行个性化的护理,④拓展护理方式,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沟通方式上应进行拓展,除了面对面的指导以外,还应积极拓展网络服务沟通渠道,如通过微信可以视频沟通服务,通过这种方式实施有效的个性化指导,提升患者的依从度。
1.3 观察指标
测量患者在护理期间的血压控制效果
统计患者依从度,严格服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在用药、饮食方面听从护理人员安排为依从;服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但在用药、饮食或其他一个方面没有听从护理人员安排为部分服从;其他情况为不依从。依从率=(依从+部分依从)/总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数据均采用S P S S 2 0.0 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依从度对比
观察组依从人数为51人,占比85.0%;部分依从人数为8人,占比13.3%;不依从为1人,占比1.6%,总依从率为98.3%;
对照组依从人数为36人,占比60.0%,部分依从人数为13人,占比21.6,不依从人数为11人,占比18.3%,总依从率为81.6%。
两组依从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观察组 51 8 1 98.3对照组 36 13 11 81.6
2.2 两组血压对比
两组患者血压对比可以看出,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 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 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观察组 153±11/98±10 127±10/80±10对照组 153±11/99±9 137±9/89±9
3 讨 论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这种病症一旦出现只能依靠药物进行治疗,老年人年龄比较大,对病情思想压力比较大,一旦出现老年高血压疾病问题,很容易打击老年人脆弱的心理。部分老年人发现自身出现高血压以后会产生思想包袱,担心会引发自身其他病症,导致在服药护理方面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流,依从度比较差,传统的护理方式不能很好的解决患者问题。
长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是近些年针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推出了一种新的个性化护理方案[2],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技能和护理专业技能,可以与建立护理关系的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建立护理联系,通过前期的沟通和了解情况,针对患者个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有利于更好的提高护理治疗,而且护理人员实施长效心理干预,护理人员比较固定,基本在护理周期内不会变化,也最大化的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度,从本地调查来看,两组依从率对比,观察组为98.3%,对照组为8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且从血压控制效果来看,观察组血压控制水平也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了长效心理护理干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