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思维”内涵应用:基于《集装箱运输实务》混合式教学
2019-04-25梅叶
梅 叶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港口学院,青岛 266404)
0 引 言
课程教学是育人基础和核心环节。贯彻落实国家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总体要求,就是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提升育人质量的路径。港口航运专业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激活了港口在经济要素流通配置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019年5月,国家印发《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启动智能航运工程。当前,基于港口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教育教学生态环境发生深刻变化[1],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发生迁移[2]。实现以教师面授为主传统教育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互联网+平台课程”智慧教育教学模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新风向。
教育供给侧改革推动现代教育教学发展[3],目的以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探究基本规律,促使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的养成[4]。
作为港口航运专业的核心课程,《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改革,就是要探索对教学资源进行平台信息化设计,导入教学资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以传统课堂教学为必要补充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5]。
1 设计思路
1.1 基本思路
基于青岛启动构建“海洋教育攻势”战略部署以来,提升智能航运专业建设和港口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考虑,依托对其核心课程《集装箱运输实务》前期研究基础,探索课程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其核心是破解其造成当前教育效果低下的影响维度,搭建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实验路线图,探索并集结实验本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内涵要点、逻辑构成、实施路径和成功经验,阐明项目改革实践效果评价要点和良好教学生态要素。以开放、共享、共赢为主要特征的“平台思维” 对课题进行全新构建设计。
1.2 前提要件
1.2.1 智慧课堂教学是大势所趋
基于教育教学现代探索,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新的探索: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多媒体为媒介的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实践组织和教学效果评价。推进以多媒体终端为入口和平台的资源5W成为普遍共识。如中国慕课、教学资源库等建设。而从传统课堂转向完全的互联网功能共享平台教学效果和生态适用性尚未完全构建,路径与效果匹配性不甚理想。
1.2.2 适应教育课堂生态内在诉求
新生代大学生教学生态环境呈多元化趋势,传统教育教学魅力不再。新生代学生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依赖性日益加强,传统课堂组织疲软乏力,师生辛苦,教与学非均衡性矛盾日益突出。构建互联网为路径的教学资源和课堂组织新模式,可以激活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解放老师学生,重塑教学新模式。
1.2.3 打造专业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
高等院校经过规模膨胀、竞优选择,进入特色竞合的高级阶段。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港航特色显著,服务“一带一路”。港校一体,产学研融合发展。2015年,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2016年,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为青岛市立项建设重点专业并完成建设任务;2017年,作为全国13个开设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该专业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重点专业,《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是其专业核心课。2018年完成山东省《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指导方案》开发研究,2019年学院筹建冲击“港口与航运专业群”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因此,全力推进《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的教学创新探索,具有深厚研究基础。
1.2.4 遵循智慧教育科学发展规律
《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基本建成,为其智慧化教育改革初探新路。因此,推进其落地生根的混合式教学实践和效果验证成为必然选择。《港口与航运管理专业指导方案》对《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做出规范和要求。依据标准推动该课程共享资源课改革,完成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任务,这为该课程数字化资源教学的推行线上向下融合互补的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开拓《集装箱运输实务》混合式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之先河,为本课程践行混合式教育教学理论成果注入新鲜血液,必将产生系列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为其他课程推行混合式教育积累经验。
2 课程任务导向设计
2.1 任务驱动模块化设计
根据近年来港口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现状,以及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证明,结合新编写的《集装箱运输实务》教材,对其课程资源,即教材进行任务驱动的模块化教学设计[6],见表1。
表1 《集装箱运输实务》模块化任务设计一览表
2.2 互联网平台资源库设计
按照网络平台课程要求,《集装箱运输实务》已经完成了校级、省级精品资源课建设。以“平台思维”的任务驱动模块化设计包括录课、音频、视频、文档、题库、学习组织和测试等环节灯光构成系统完整为资源的共享,循环利用和丰富完善搭建平台,并通过结题验收,继续升级创建国家教学资源。依托尔雅软件建成网络课程数字化平台,“平台思维”的设计评分能够完全通过现实网络系统平台百分之百呈现,还能接入学生智慧互动融合生成新的资源[7]。
2.3 任务导向
上述研究思想把课程教学要求、技能标准、行业准入、市场验证等聚合成一个完整有机结构,然后分割成若干有机融合的小单元任务,内化于若干教学任务模块设计执行过程,最终聚合形成“课程核心能力”。同时,我们考虑学生第二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拓展,如学生专业技能大赛(集装箱运输实训大赛、集装箱班轮大赛、船舶配载大赛、码头运营大赛、专业学术社团)等。设置冠名班和现代学徒制、实行工学交替等模式,驱动专业课任务深化吸收,发挥潜能。为培养港口专业的“政府主导参与、市场评价导向、学校主体培养和企业融合实践实训”四维合一“专业能力,引领行业认同,市场欢迎,当地离不开,国际可交流”的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注入鲜活力量。
3 教学组织模式与方法
3.1 确立兴趣驱动内化教学任务执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总体思路,结合新时代社会特点和学生特质,探索构建了“美好追求”竞合“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育逻辑模型。模式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大数据和生动案例,对接学生美好生活追求的若干目标单元,以学生的心理和语言走进学生心中。见图1。
线上线下学习资源的内容和时间比控制在2:1。教师通过学习通[8]、云班课、课堂派app等组织掌控课程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教学目标和测试内容,线上主要完成基本目标单元知识的认知学习,教师可以远程监控学习状况,大数据获取学习内容执行和效果检验;线下主要是课程课中完成学习释疑、知识深化、案例回访、头脑风暴等,以此深化教学效果,内化技能。引导学生逐步成为课程学习教学执行的主体。
图1 “美好追求”竞合“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育逻辑模型
3.2 培养“教学做演赛”一体化方法
解放学生的能动性,推动构建以人物角色的情景化演练。遵循主流价值,弘扬正能量,加快新知识新方法吸收消化,潜心专业领域,拓宽技术方法。构建多元学习生态、激活知识存量,内化业务赋能,成果融入实践,丰富知识底蕴,引领导向,注重延伸。推动学生课程教学主体作用大发挥,贯穿并研制“讲故事—提观点—找规律—建模型—列数据—解问题”为主题思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技能、有情怀的时代青年。
《集装箱运输实务》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下教学部分,引导学生试用上述模式,深化学习效果与知识赋能。不仅解决了学生注意力分散、手机使用效果欠佳、技能模糊、动能不足等问题,而且激发了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和自身潜能的开发。基于线下教学“竞赛”,既是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学效果的检验与提升不可获取的环节。
4 兴趣导向的综合考评创新
4.1 考核指标维度权重确定与方法设计
混合式教学的实证研究是构成效果的重要路径和载体[8]。基于学习任务目标执行情况,改变过去平时与期末2∶8权重考核。考虑率线上向下执行情况,考虑设置平时出勤准备、线上学习、线下深化、期末测试四个权重,分别给予1∶2∶4∶3权重设置。重点强化在线下释疑互动对线上学习的深化,构成学生学习赋能的过程考核。课程考核方式可采用在线系统抽题、闭卷笔试或者以赛代考等方式。赋予教师更多课程考核自主权。承认学生学习与兴趣的差别,挖掘和鼓励有浓厚课程学习兴趣的学生开发学习潜能。引导学生让课程教育激发兴趣、增长才干、丰盈内心世界的本质上去。第二课程的专业素养大赛中我们会发现意外的惊喜,而具备感受时代脉动、专业动向和创新驱动能力技能的学生在未来世界将会表现更加出色。
4.2 平台数据考核与教师指导意见统一
平台数据对教学执行情况的数据检索考核具有客观性,而专业课程的教育改革更趋于人性培育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感悟。因此,《集装箱运输实务》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平台思维设计,并非完全依靠平台数据的运行检验教学的实行情况。以平台数据的运营反映的客观实际考量教学执行过程学生学习效果,结合线下情境(团队角色定位考量)再现与融合教师指导意见,考核混合式教学效果更加科学。必要时,加大教师指导意见的权重和参考价值。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技能更加具有客观性、权威性。
基于《集装箱运输实务》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以2017级、2018级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和物流管理专业7个班339名学生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贯彻上述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全程跟踪考核。实验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较之以前有大幅提升。追踪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聘和使用效果,满意度较之以前95.48%提升到99.85%。从而证明了混合式教学改革在思路方法、组织实施、过程监管、考核完善是行之有效的科学探索,见表2。
表2 混合式教学模式因素对策前后权重统计表
效果的影响维度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发现和探究解决路径。这些维度包括:平台思维构建的有形资源和潜在要素融合;教师的组织策划能力;学生习惯养成等[9]。
5 结 语
混合式教育教学设计内涵在《集装箱运输实务》课程中的实践,从形式上体现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策动以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的转变,本身更加注重学生在教学学习过程的感知、认同和探索的主导地位,符合现代教育从方法模式和技术手段的竞合规律。这是养成现代教育教学生态的科学选择[10]。
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平台思维”建构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本质上体现“以人才培育为核心灵魂”,对现有资源及未来“潜在资源”聚合形成以互联网平台为主要载体的学科认知而组织实施的整合思想:资源开放、共享、共赢、生长。获取创新“平台思维”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成功经验:资源聚合、教学竞合、多元评价导向和动态融合。平台思维构建现代教育教学模式随实践深入必然呈现更强大的生命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