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公交分担率提升方法研究

2019-04-25吕永华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客运量主城区客流量

吕永华

(杭州市公路管理服务中心,杭州 310012)

0 引 言

随着2022亚运会的临近,杭州进入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阶段,2019年6月杭州地铁5号线一期的开通,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为补充的杭州“四位一体”城市大公共交通营运体系正加速发展完善。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的较差道路条件以及人口增加导致的增长迅速的机动车保有量,也直接加剧了杭州市的交通拥堵。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杭州积极响应省委部署,全面深化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根据高德交通拥堵指数对比,杭州从2014年前三名,下滑到2017年底48位,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治堵典范,群众对城市交通满意度从2012年底的65.3%提升到2017年底的88.8%[1]。

作为国家建设“公交都市”的重要指标以及城市治堵的主要考核目标,公共交通分担率的持续提升,对近年来杭州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杭州公交分担率的治堵考核是对主城区(上城、下城、西湖、江干、拱墅和滨江六个行政区)范围内的公交分担率进行考核,并且从第一轮以考核公交分担率(不含步行)[2]单一指标,转向考核公交分担率(不含步行)为主,结合考核机动化出行公交分担率与全方式出行公交分担率等指标综合考核,日益强调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对不同出行方式的吸引转移。根据2019年度交通治堵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2019年度杭州市主城区公交分担率(不含步行)需要提升0.5个百分点,同时机动化出行公交分担率与全方式出行公交分担率相比去年均有所提升。

1 杭州市公交分担率现状

1.1 公交分担率定义与测定方法

1.1.1 定 义

省政府考核的公交分担率对于杭州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定义,包括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以及水上巴士等四种方式,从2018年起除考核公共交通不含步行分担率外,同时参考公共交通全方式出行分担率与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其中公共交通不含步行分担率指标的定义为公共交通出行次数与不含步行方式的总出行次数的比例,公共交通全方式出行分担率为公共交通出行次数与总出行次数的比例,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为公共交通出行次数与不含步行、非机动车等非机动化出行的总出行次数的比例。

1.1.2 测定方法

历年省政府对指标的测定主要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抽样计算确定。对于杭州主城区指标的测定,其抽样调查范围为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滨江六区,调查样本量为3000户,采用调查员上门家访式填表调查,采用等距抽样的抽样方法。

1.2 历史公交分担率统计

根据省治堵办考核测定的每年年底的调查结果,杭州市主城区近年的“四位一体”公交机械化分担率提升目标与实际提升情况如表1所示,总体上每年都能达到或接近考核目标。

表1 主城区近年公交分担率考核情况表

同时,2018年省治堵办还对公共交通全方式分担率以及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进行了测定,其年度变化如表2所示,其中公交全方式分担率变化起伏较大,年均变化超过2个百分点。一方面抽样调查存在样本偏差,另一方面近年来互联网+交通等新业态的发展,以及传统城市出行方式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并且从公交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近三年的变化反映出,公共交通相比个体机动化出行缺乏吸引力,难以真正将个体机动化出行转化为公共交通出行。

表2 主城区近三年不同统计口径公交分担率变化情况表

2 目标分析

由于公交分担率为抽样调查指标,难以及时跟踪获取。为了更好的指导年度分担率的提升工作,根据公交分担率测算的公式:

将公交分担率提升转化为公交出行总量提升,即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水上巴士以及公共自行车出行量的提升[3]。一方面能够将抽样的分担率提升转化为更直观具体的客流提升任务,另一方面能够及时跟踪获取公交分担率的变化,及时采集措施,保障年度分担率的提升。

为了更为准确的测算年度分担率提升所需公共交通客流增长量,基于现有数据基础,采用两种计算方法进行综合测算[4]:

(1)以2015年全市公共交通出行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人口与出行次数测算出行总量,而公共交通出行量采用出行量除以换乘系数。

(2)基于省治堵办公布的2016-2018年三年的考核数据,按照公共交通出行量,反推出行总量,并基于总量的年度变化,预测2019年的总量,进行测算。

2.1 基于主城区居民出行总次数

通常短时间内,人均出行次数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根据2015年杭州市公共交通出行调查数据,主城区常住人口出行率2.32次,2015年末主城区常住人口365.96万,近4年人口平均增长率约为0.85%,综合换乘系数取1.24,此外根据2018年手机信令数据分析主城区流动人口为119.75万人,同时根据2015年、2017年、2018年三年手机信令分析流动人口平均增长量,预计2019年为125.69万人,主城区流动人口出行率为3.02次,而步行全方式分担率根据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次调查变化率,对2019年步行全方式分担率进行测算为26.23%。则2019年公交机械化分担率要实现0.5%的增量目标所需增加的“四位一体”公交客运量=(2.32×391.3×1.014+125.69×3.02)×(1-26.23%)×42.3%×1.24-(2.32×391.3+119.75×3.02)×(1-26.60%)×41.8%×1.24=20.10万人次。

表3 历年主城区常住人口变化

2.2 根据省治堵办调查结果反推

根据表3,省治堵办2016年-2018年对不同口径公交分担率的测算结果,反推机动化出行分担率占比、与步行出行占比,判断其变化趋势,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4 近三年步行比例与机动化出行比例以及2019年推算(基于省治堵办考核结果)

要使机械化公交分担率提升0.5%,即:

式中:Q公为公交方式出行量,Q机械为机械化方式出行量。将上式变形得到:

Q公2019-Q公2018=42.3%×Q总2019×64.18%-Q公2018

根据近三年的推算数据,以及2018年“四位一体”公交客运量与1.24的综合换乘系数代入公式,测算可得,要使2019年机械化公交分担率提升0.5%,公共交通出行量需增加22.02万人次,公共交通客流量需增加27.30万人次。

2.3 预计需要提升的客运量增长值

根据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可得,2019年要实现“四位一体”机械化方式分担率提升0.5%,公共交通客流量需增长约20~30万乘次,考虑到一定的容差情况,本文拟将2019年度“四位一体”公共交通客运量增长目标确定为25~35万乘次/日。

3 任务分解

从近三年“四位一体”公交客运量的增长情况来看,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增长是完成公共交通年度客流量增长目标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人口密集区新开轨道运营线路,对客流增长明显,同时轨道客流的高速发展,也会转移一部分常规公交客流量,优化常规公交网络,促进公交、地铁两网融合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才能够最大化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吸引力。而对于具有杭州特色公共自行车与水上巴士发展面临瓶颈,需要顺应社会发展,重新定位,实现旅游交通与通勤交通双重功能,并借助互联网+思维,不断改善提升服务,为轨道加常规公交的公共交通主体网络提供补充,以实现公交分担率全面、健康提升。近三年各公交方式实际增长量与提升方案的预期增量对比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 历年公交分担率提升方案成效对比

表6 近三年各公交方式实际增长量所占比例

基于前述对2019年度主城区公交分担率年度目标转化为年度公共交通客流量增长目标的测算,以及近三年不同方式公共交通客流量发展变化趋势,对“四位一体”公共交通客运量按方式进行客流增长目标分解,如表7所示:

表7 公交客运量提升目标分解

4 结 语

综合以上对杭州市公交分担率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基于主城区居民出行总次数和省治堵办调查结果反推的方法,2019年要实现“四位一体”机械化方式分担率提升0.5%,杭州公共交通客运量增长目标为25~35万乘次/日。

(2)根据近3年各公共交通方式的客流量变化趋势以及各方式客运量占比,若要满足2019年度杭州市公交分担率(不含步行)提升至少0.5%的目标,“四位一体”公交体系客运量增幅不低于5.75%,各公共交通方式的客运量增幅目标分别为:轨道交通客运量增幅不低于17.3%,常规公交客运量增幅不低于0.8%,公共自行车客运量增幅不低于0.5%,水上巴士客运量增幅不低于0.1%。

猜你喜欢

客运量主城区客流量
基于线网稳定期的地铁客运量预测方法研究
浅析石家庄主城区岩土工程勘察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基于数据挖掘的景区客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东北地区轨道交通日客运量探究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基于灰色预测理论在交通枢纽客流量的实际应用
杭州主城区中职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2014年抽测数据研究为例
重庆主城区首次购房按揭财政补助政策延长5年
基于AFC数据的城轨站间客流量分布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