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比较

2019-04-25凌生林

医药前沿 2019年7期
关键词:肺叶胸腔镜胸腔

凌生林

(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手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重要方法,以往应用的传统手术方式开胸肺叶切除术可以将病灶切除,能够对淋巴结进行彻底的清扫以及引流,帮助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延长[1]。不过这一术式会形成明显创伤,严重影响患者心肺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当前胸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本研究具体比较全胸腔镜下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不同效果。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共选取我院100例早期肺癌患者参与研究。其中50例为观察组,包括29例男以及21例女,年龄平均(60.28±5.36)岁,包括26例腺癌,20例鳞癌,4例其他类型;另外50例为对照组,包括28例男以及22例女,年龄平均(60.59±5.14)岁,包括24例腺癌,21例鳞癌,5例其他类型。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实施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给予单肺通气。在腋中线第7肋间切口内置入胸腔镜,做一个操作孔在胸前线第5肋间,长度在4cm。胸腔镜至胸腔中后对胸腔情况进行严密观察,确定肿瘤大小、位置、浸润范围、病灶转移情况,在胸腔镜引导下完成淋巴结清扫,将病变肺叶切除后送至进行病理活检。

对照组实施开胸肺叶切除术,指导患者保持侧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给予单肺通气。在第5肋间至第6后肋做一个后外侧切口,长度在20~25cm之间,进入胸腔后对肿瘤大小、位置、浸润范围、病灶转移情况进行观察辨认,清扫肺门及纵膈位置的淋巴结,并且对肺叶进行常规切除。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术后引流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疼痛评分利用VAS评分法进行,分值在0~10分之间,得分越高,患者疼痛越明显。

比较两组术后出血、术后乳糜胸、肺炎、房颤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术后1年内、3年内生存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手术情况

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各项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各项情况比较(±s)

?

2.2 并发症及生存率

观察组2例并发症患者包括1例肺炎,1例乳糜胸,对照组8例并发症患者包括2例术后出血,2例术后乳糜胸,3例肺炎,1例房颤,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及生存率情况比较[n(%)]

3.讨论

临床已经证实针对早期肺癌患者实施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2]。有学者研究显示,局部切除治疗早期肺癌患者后5年生存率能够超过60%。传统开胸法肺叶切除术虽然能够在直视下操作,保证淋巴结清扫数量,不过会形成非常明显的创伤,切口长度一般在20~25cm之间,同时需要将患者胸腔暴露出来,可能导致胸腔感染[3]。当前随着胸腔镜技术的不断进展,临床手术中对于胸腔镜的应用也逐渐广泛,通过胸腔镜引导能够直接完成肺叶切除以及淋巴结清扫操作。

胸腔镜肺叶切除能够使术后引流时间明显缩短,考虑是因为胸腔镜拥有高清摄像头,可以将视野直接放大,能够对小血管准确辨别,有助于防止意外炖上小血管,因此也有助于减少术后出血[4]。本研究观察组接受胸腔镜治疗后术后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与上述结论一致。胸腔镜清除淋巴结采取的事钝性分离方式,辅助利用钛夹以及超声刀,能够有效避免术后出现渗漏,因此能够帮助术后引流时间以及引流量得以减少。胸腔镜手术所做切口小,所以术后不会有明显疼痛出现,通过减小切口,帮助引流时间缩短,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4%,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6%,P<0.05。

综上所述,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的效果较开胸肺叶切除术更好,能够减少并发症,提升术后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存在推广可行性。

猜你喜欢

肺叶胸腔镜胸腔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尿激酶联合抗结核药胸腔内注入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及其预后的影响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乳腺癌肺转移胸腔积液的治疗(附36例报告)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