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2019-04-25张燕

医药前沿 2019年7期
关键词:胺碘酮心衰心率

张燕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是一种死亡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因此在临床上需要探讨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控制患者病情发展。目前,针对此疾病在临床上主要使用药物治疗方法,但是很多患者治疗后会出现由药物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因此药物的合理选择对改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影响[1]。相关研究资料表示:胺碘酮治疗措施见效较快,不会产生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反应,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得到肯定,因此本次研究针对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具体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本院接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的122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39∶22,平均年龄为(67.36±1.15)岁,其中扩张性心脏病11例,冠心病26例,肺源性心脏病24例;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37∶24,平均年龄为(68.24±1.2.3)岁,其中扩张性心脏病14例,冠心病24例,肺源性心脏病23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生命体征采用常规仪器检测记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254)进行治疗,胺碘酮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首次注射时剂量为150mg,和20ml的5%葡萄糖液进行混合,注射量维持在每分钟1.0~1.5mg之间,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之后将注射量减少,每天注射剂量不得超过800mg,静脉注射时间在4小时左右,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血压心率情况调整用药剂量,针对出现心脏停止跳动的患者需要实施心肺复苏术治疗,直流电复率的同时静脉注射胺碘酮,并且给予肾上激素综合治疗措施[2]。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心功能改善大于等于1级;有效: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心功能指标没有明显改善。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为心率、血压指标评分,计数资料为临床治疗有效率,前者用(±s)表示,t检验,后者用(n,%)表示,χ2检验。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2.2 心率、血压指标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没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指标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血压指标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心率、血压指标评分比较(±s,分)

?

3.讨论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机体会受到病情的严重折磨,心理状态以及生理状态和普通人相比较都明显较差,对自身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又包含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现象,经常会出现心动过速以及房颤现象,单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对改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具有重要作用[3]。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心率、血压等指标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均<0.05,原因如下:(1)胺碘酮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可以明显延长心房以及心室动作电位时程,但是由于胺碘酮本身具有副作用,如果不合理用药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谨慎,如出现异常及时纠正[4]。(2)胺碘酮在治疗心房早搏以及阵发性心房颤动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在应用胺碘酮后会提升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并且有效降低心室率。充分证明,针对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胺碘酮治疗措施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5]。

综上所述,在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应用胺碘酮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性比较高的治疗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胺碘酮心衰心率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率多少才健康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