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性肾脏替代联合血必净治疗脓毒症的效果评价

2019-04-25张连钰白焕英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9年7期
关键词:持续性脓毒症炎性

张连钰 白焕英(通讯作者)

(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5)

脓毒症属于临床ICU病房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持久性、失控的炎症反应,造成该病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患者机体内部分泌出大量的炎性介质,导致其进入免疫抑制阶段,从而致使机体的易感性持续上升。脓毒症是一种因机体内部炎性细胞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的感染疾病,据调查数据显示[1],每年约有35%的脓毒症会因为该疾病丧失生命。临床传统治疗脓毒症的方法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由此,为了进一步观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的结合治疗作用,抽取40例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40例于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A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22岁~64岁,平均(44.33±2.29)岁;B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3岁~65岁,平均(44.88±2.31)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A组患者给予单一血必净进行治疗:以静滴的方式对患者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ml/次,2次/d。

对B组患者给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血必净结合治疗:(1)血必净的使用方法与A组相同;(2)取患者股静脉放置双腔透析导管,同时使用血液净化机和相关配套设备对患者进行连续静脉血液净化治疗(模式:CVVH+HP),每日灌流(HP)治疗三次,每次2小时。将置换液的流速控制在2L/h,同时对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100AXaIU每6小时1次静注)抗凝治疗,以此实现对部分凝血活酶活性的有效提高,并确保活化时间不能少于40s。在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出血倾向表现,应立即减少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剂量或延迟低分子肝素钙的使用时间,必要时停止使用低分子肝素钙,24h/d。上述全部患者均接受持续治疗5d[2]。

1.3 观察指标

观察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IL-6、TNF-α、WBC)以及各项免疫指标水平(CRP、CD3+、CD4+)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炎性因子水平发现,P>0.05,组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发现,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得到了有效降低,但相较于A组,B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更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s)

组别nIL-6(ng/L)TNF-α(ng/L)CD4+(×109/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组20131.31±12.8247.89±12.18236.33±20.2185.55±23.2917.31±1.9212.87±1.79 B组20130.77±13.2928.32±9.71231.99±19.3839.41±13.7217.09±2.288.81±1.51 t-0.1315.6190.6937.6340.3307.753 P-0.8970.0000.4920.0000.7430.000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免疫指标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发现P>0.05,组间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发现,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CD3+、CD4+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升,且CRP水平均得到了有效降低,但相较于A组,B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s)

组别nCRP(mg/L)CD3+(%)CD4+(%)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A组20308.22±28.61225.19±24.3833.49±3.4842.61±4.1120.39±3.4829.50±3.71 B组20305.79±29.58127.60±23.2132.81±3.8254.79±4.6620.51±3.1247.39±4.49 t-0.26412.9650.5888.7660.11513.736 P-0.7930.0000.5600.0000.9090.000

3.讨论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主要作用是能够非选择性的清除抗炎介质与致炎介质,以此实现对机体炎症介质浓度的有效降低,从而减少细胞因子出现瀑布反应的几率。除此之外,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流动力学与内皮细胞对炎症介质浓度产生的影响,在增强机体细胞对菌血症与内毒素血症反应性的同时,起到促进机体免疫能力恢复的作用[3]。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发现,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得到了有效降低,但相较于A组,B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降低更显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发现,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有效提升,但相较于A组,B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提升更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了相较于单一使用血必净治疗脓毒症患者,在该基础上加入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能够达到更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使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血必净结合治疗脓毒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与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对保障患者身体安全与促进其身体康复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持续性脓毒症炎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