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探究式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9-04-24叶东琴
叶东琴
摘 要:新课程突出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高中化学教材的开发和设计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学习。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既能激发学习情趣,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谈谈探究式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中化学;应用策略
高中化学虽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实用性很强,生活中的很多物品与领域都离不开化学。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探究了解知识的形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化学学习效果。因此,我们可以将探究式学习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历化学探究的全过程,在探究过程中慢慢培养起探究意识和能力。探究式学习还能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正是当下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要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因此,教师必须要设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才能更好地开展探究性学习。人类在探究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时,更容易处于高涨、亢奋的思维状态,在这种良好状态下探究,既能掌握知识还能享受知识带来的喜悦,进而形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和能力。高中化学来源于生活,虽然理论知识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复杂,但是若我们能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探究化学知识,则能降低高中化学的学习难度,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例如,在学习高中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时,很多学生对硅元素的性质不是很熟悉,但是却对生活中的一些硅酸盐产品(如水泥、玻璃)非常熟悉。通过联系生活中的硅酸盐产品,学生瞬间对硅有着莫名的亲切感,此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硅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如此广泛,那么,硅元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与我们熟悉的碳结构又有什么不同呢?硅单质有哪些性质呢?为什么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要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呢?硅酸盐是指哪些物质呢?问题是激发探究欲望的最好办法,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一起走进课堂,则更能集中注意力,也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二、借助高中化学实验,充分调动高中生的探究意识
高中化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实验能直观地展示出实验现象,而且带有趣味性,这些对高中生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化学实验是探究和验证理论的具体过程,更是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最好渠道。化学实验过程中,物质千变万化,能大大地激發学生的探究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化学实验来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进行原电池原理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教师对原电池原理解释了很多遍,但仍然有部分学生无法理解该知识点,此时可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认识。以锌、铜、稀硫酸为材料设计一个原电池,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看到小灯泡被点亮了,看到电流针转动时,自然会好奇电解池里面的物质发生了什么样的反应,才能产生电流使小灯泡变亮。有的学生甚至主动提出新的问题:如何才能让电池的效率更高,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电池的效率?此时,针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去探究影响电池效率的最主要因素。通过设置对比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寻找答案。探究式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原理,又能促使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调动他们主动探究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高中化学疑难
在探究式学习中,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教师应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探究式学习效果会更好。在学习的道路上,多人的智慧往往比个人的智慧要有用得多,因此,合作学习对高中化学的探究式学习大有帮助。学生可以以同桌互助或者多人小组的方式对疑难问题进行探究、探讨。当然,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不能缺少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师的指导在合作学习中尤其重要。教师的适当引导往往能将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因此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密切关注学生讨论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2)积极收集学生的各种结论,尤其是与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并将其作为教学的新材料。(3)注意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避免学生敷衍式的讨论情况发生。(4)对于学困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使探究式学习得以顺利进行。(5)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讨论。讨论可以让不同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产生火花,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讨论也是探究式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参考文献:
[1]蔺翠霞.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
[2]李艳.试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5).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