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教学设计
2019-04-24豆汝丽
豆汝丽
教材分析:
《鸿门宴》作为《史记》中的名篇,无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在历史方面都占据着重要位置。从内容上来看,《鸿门宴》篇幅较长,涉及人物关系复杂,是一篇教学难度较高、学习难度较高的文言文,由于这篇文言文篇幅较长,因此在教学讲解中将按照“宴前”“宴中”“宴后”三个部分展开,而本节课的第一课时将围绕历史背景以及“宴前”展开。
学情分析:
有了初中的文言文学习经验,学生对《鸿门宴》的学习是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的。虽然由于《鸿门宴》的篇幅较长且时代较为久远,相对晦涩,但由于《鸿门宴》的故事情节复杂,甚至很多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就已经对这一历史性的故事情节有所了解,因此如果能够勾起学生的记忆,将更有利于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史记》相关知识及其历史地位;明确鸿门宴事件发生前的人物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表演,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在细节分析中准确把握人物性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客观评价鸿门宴中的人物性格,引导学生树立多角度看问题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清鸿门宴发生前的战争局势,准确把握不同人物的性格以及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辩证认识项羽埋下伏笔。
教学难点:文中重点词语与句式的用法,如名词动用、使动用法、古今异义字、通假字以及肯定句式等。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从《垓下歌》入手开展教学导入,鼓励学生说出“印象中的项羽”,从而导出本课教学内容《鸿门宴》。
(二)新课展示
环节一:介绍《史记》相关知识、历史地位及其后人评价。(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对《史记》的认识表达出来,并根据学生的表达内容进行补充)
环节二:介绍鸿门宴的历史背景,由于项羽、刘邦等人均为学生较为熟悉的历史人物,因此本环节的介绍主要以教学内容为主,具体包括两军驻地情况以及战争形式分析。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宴前”涉及的人物关系以及关键信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选取小组代表将思维导图中呈现的内容展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思维导图进行板书的书写,结合板书对两军形势、涉及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讲解。
环节三:将“宴前”中涉及的特殊文言句式、词语使用展示出来,学生在从语法语义的角度共同商讨的过程中,明确重点词语和句式的使用方法。(词语与句式的讲解,按照学生逐句翻译,教师对关键词进行提问的方式进行。为了进一步降低学生翻译的难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多媒体设备呈现出的人物关系思维导图并融合自己的理解展开分析)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翻译与强化理解的语句主要包括:沛公军霸上/欲王关中/旦日飨士卒/素善留侯张良/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距关,毋内诸侯/臣活之/吾得兄事之/约为婚姻/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因言曰/不如因善遇之/使人言于项羽曰/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天子气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具告以事……上述词语与句式的讲解不可依照教师直接灌输的方式进行,而应鼓励学生结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适当翻译,并根据现代汉语与文言文的对比去发现词义的差别以及词性的变化。通过这种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词类活用、句式倒装产生更深刻的理解,防止学生在死记硬背中失去了知识迁移的能力。
环节四:通过自主朗读,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及语言点入手进行理解和把握,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与探讨,教师随机参与到各小组的交流之中,对学生存在的翻译困惑以及纠结点进行收集,当学生完成交流以后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与强化,对学生理解不到位的语言点进行再一次的讲解。
(三)能力拓展
高中语文的学科素养提升不仅体现在引导学生懂得文言文的表达方式,更在于学会将“语文”表达出来。因此在能力拓展阶段,教师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鸿门宴》“宴前”的人物对话用课本剧的形式展示出来,其中可以适当允许学生“加戏”,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性格更鲜明地体现出来。各小组表演的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根据各个小组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分数评价。
有了前面自主阅读的基础、共同翻译的基础以及课本剧的表演基础,学生对“宴前”的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已经产生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入手,引导学生仅从“宴前”提供的信息说出对各个人物的看法。虽然鸿门宴的故事情节中项羽是主角,但在“宴前”阶段,“戏份”最多的是项伯与张良,而曹無伤又是一个不得不说的关键性人物,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三个人物设定为学生分析的重点。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自主预习《鸿门宴》“宴中”环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宴中”课本剧的准备工作。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鸿门宴》的第一课时,教学重点主要围绕理解时间发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事件中的人物关系以及部分人物凸显出的人物性格进行。为了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提升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鼓励学生以历史再现的方式将背景中的人物形象展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更有利于学生对后面故事的展开产生清晰的认识。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