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析高考地理学术情境试题素材的选择与处理

2019-04-24广东戴何明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命制统计图表格

广东 戴何明

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择合适的试题背景材料,二是根据背景材料的内容设计合适的试题。一般而言,命制试题时背景素材选择应该多样化,不应都是文字材料,也不应都是图示材料或图表材料。一方面是使试卷卷面更加活泼、美观,增加考试的亲和性,提高考生应试兴趣的需要。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背景素材以不同形式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考试的公平。自2006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考地理试题的背景素材从公开发表的大学地理学术论文中选择。我们称之为高考地理学术情境试题。该类试题以真实科学情境为背景,按照学术研究一般路径呈现信息,一般对应结构高度不良的问题。

笔者通过对2006—2018年高考地理学术情境试题背景素材引用的学术论文进行不完全统计分析,认为选择素材时要重点考虑素材与考试大纲的吻合度,不要执着论文所属刊物级别与论文的时效性。总结出背景素材的五种方式:引用图像(地理事物分布图和直角坐标统计图);引用表格;论文中表格转绘成统计图;引用论文结论;将论文结论转绘成图像。

一、素材选择的刊物与时效性

试题的命制始于素材的选择。通过对近13年来高考地理学术情境试题的素材出处进行统计分析,了解试题引用论文所属刊物与时效性的特点,既能掌握命制试题的基本思路,也能为教师日常教学选择素材提供依据。

1.期刊的级别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素材的选择,但不应过分选择高级别期刊的素材

近13年来全国各省区高考地理学术情境试题的素材涉及的刊物多达37种。引用论文篇数最多的刊物是《地理学报》,共31篇。其次是《地理科学》与《地理研究》,各引用13篇论文。高水平的论文往往发表在高级别的刊物上,选择高级别刊物的论文作为试题命制的背景素材,可以保证材料的科学性与权威性。但并不是所有高质量试题的素材都引自高级别的刊物。近13年来,高考地理试题全国卷共引用《地理学报》中3篇论文,占总数的比重较低(总引用论文20篇)。一方面可以认为该刊物受关注程度较高,命题者担心过多引用会造成高考试题与模拟试题素材的雷同,无法保证高考的公平性。另一方面可以认为全国卷命题者比较注重刊物的多样性(共涉及13种刊物),凡是适当的素材都可以用于命制高考地理试题。例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9~11题的命题素材来源于《沙漠与绿洲气象》,并且是该刊物2017年第2期的论文《阜康葡萄双层覆膜防寒越冬效果分析》,估计高中地理教师当年知道并且注意到该刊物的人数不多。

2.素材的选择应考虑与考试大纲的吻合度,而不仅仅是时效性

试题的内容与素材的选择大致上有两种思路。其一是命题者基于已有命题角度在刊物中寻找合适的命题材料,其二是命题者基于已有素材设计试题的内容。论文的时效性对两种命题思路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2015年广东文综卷第11题的素材源于《地理科学》2015年第35卷第3期的论文《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科尔沁左翼中旗为例》。广东文综卷一般在当年的5月份进行命制,这也是素材论文时效性最强的案例。而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第9~11题的素材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35卷第6期的论文《贺兰山东麓冲积扇发育特征》,时效性较差,但却是河流地貌的经典素材。因此,在命制试题时不能盲目追求论文的时效性,而应该重点考虑素材与考试大纲的吻合度。

二、素材处理方式举例

自2006年高考广东地理卷第28,29题的图像选取自《中国高山林线的分布高度与气候的关系》(地理学报,2004年第59卷第6期)以来,每年都有高考地理试题的背景素材与学术论文有关。经不完全统计,近13年来高考地理试题中引用的学术论文总篇数多达118篇。通过对高考地理学术情境试题引用的学术论文进行阅读,并与相应的高考地理试题作比较,发现不同地区命题者对素材的处理方式表现为引用论文中的图像用于命制试题的比例最高,即试题以图像和文字组合出现的情况最多。具体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2006—2018年高考地理学术情境试题素材处理方式比较

1.引用论文中的图像设计试题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试题也几乎是无图不成题。以往高考地理试题中的图像大都出自各种地图集、地理册,或者大学地学类的教材。从这些渠道而来的适合用于高考地理命题的图像毕竟太少,而期刊论文更新速度快,自然成为了图像选择的重要来源。命题者所选择的图像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表示地理事物分布的图像,包括位置分布、等值线图等,共涉及论文39篇;二是论文中的统计图,以直角坐标图为主,包括直接引用和图像转换两种,共涉及论文43篇。两种图像所占比例基本相同。

分布图和统计图两种类型所占比例较高。命题者通常都会对图像进行适当的和必要的处理,因此,直接利用论文中原图的情况较少。

(1)地理事物分布图

根据地理事物呈现的形式,可以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地理事物。分别举例如下:

①点状地理事物分布图。

点状地理事物分布图是在地图上用离散的点来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7题是直接利用期刊论文中图像的一个典型例子。该题的图像直接选择于论文中的中国大陆制造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图,要求考生读图描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②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

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可以分为单条线状地理事物和多条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其中多条线状地理事物分布图以等值线图为代表,在引用论文中所占比例较大。具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线条简化型。学术论文中与线状事物有关的图像往往是多条线状,通过表示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在引用为高考地理试题背景素材时,通常需要做简化处理。例如2013年安徽文综卷第30,31题所引用论文图像示意秦岭中段1959—2009年1月0℃等温线随海拔的变化,原图中共有5种不同颜色的线分别表示五个时段。命题者只选择起始和结束两个时段,并对图像作简化处理,绘制一幅只有两条线的图像。这样既符合试题黑白印刷的要求,也能很好地达到信息有效呈现的效果。这样的处理方式对技术要求不高,值得借鉴。

二是两幅等值线图像整合为一幅图像。不少学术论文的篇幅较大,为了详细地展示论证过程,图像数量较多。而高考试卷的版面有限,无法承载过多的图像。2010年全国文综卷第36题的图像示意我国东北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的空间分布。该组试题中的图像来源于文章《东北地区融雪期径流及产沙特征分析》,命题者将论文中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雪期(天)图与东北地区多年平均降雪量(mm)图整合而成,删除了图中的城市。这样处理方法可以减少图像的数量,减少与试题设问无关的信息,增大图像的有效信息量。但对中学地理老师而言,技术水平要求过高。

三是彩色图像黑白化。部分期刊论文是彩色印刷,如果直接引用其中的彩色图像,与高考试卷采用黑白印刷的方式产生矛盾,必然要将彩色图像进行技术处理。例如2011年海南地理卷第14,15题引入“光合有效辐射(PAR)”的概念,试题中的等值线图取材于论文《近50年中国光合有效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中的中国区域年平均PAR空间分布(1961—2007年平均值)。命题者将彩色原图转绘成黑白图像,这也是惯用的处理手法,主要考虑试卷印刷的清晰度。由于这种处理手法难度较大,并且耗时较多,中学地理教师即使了解命题者关于该类试题的设计思路,尽管也有成功的模仿案例,但在高考地理模拟试题设计中始终不多见。

③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图。

学术论文中的面状地理事物分布图往往是彩色图或灰度呈现,直接引用作为试题背景素材,容易造成图像印刷不够清晰、给考生答题造成困扰等问题。因此,通常需要对图像进行重绘,工作量较大。这也是一线教师在命制模拟试题时不容易把握的一种类型。例如2015年江苏地理卷第23,24题“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就来自论文中的彩色图像。

(2)统计图

统计图中引用最多的是直角坐标统计图,这是因为掌握该类图像的阅读是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地理技能之一。同样的,命题者也会对论文中的直角统计图作适当的处理,目的是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

如2015年海南卷第22题,呈现“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图”,考查考生读图描述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原因。该图像是将论文《广东省粮食供需时空格局》中的图1-a和图1-c两图中的“总计”曲线重绘在一幅直角坐标统计图中。

2015年海南卷第22题图如下:

论文原图如下:

图1 1994—2009年广东省粮食生产、常住人口及粮食供需差变化

如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9~11题的直角坐标图示意我国某地寒冷期四种情况平均温度日变化。该图像引自论文《阜康葡萄双层覆膜防寒越冬效果分析》(2017年第2期)中的图2(寒冷期双膜内温度日变化),其横坐标在原图中的上方面,不符合中学地理教学常见直角坐标图的特点,因此命题者将横坐标位置调整到图像的下方。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改编后的图像与平常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直角坐标图一致。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9~11题图如下:

论文原图如下:

另一种处理方式就是将多幅统计图整合成一幅图。2012年福建文综卷第8,9题的图像示意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在论文中,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量(图3)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日蒸发总量(图4)是两幅不同的直角坐标统计图。命题者将其整合为一幅图。

2012年福建文综卷第8,9题图如下:

论文原图如下:

图3 塔里木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蒸发

图4 塔里木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日总蒸散发量

还有一种处理方式是将论文中的折线坐标统计图转绘成柱状坐标统计图。例如2014年广东文综卷第4,5题,尽管都是统计图,但直观的角度来看,柱状坐标统计图更胜一筹。

2.引用论文中的表格设计试题

高考地理试题引用表格的论文为24篇,其中有12篇论文中的表格被直接引用,包括从原表格中选择一部分作为试题的背景素材,另外有12篇论文中的表格被选择一部分数据转绘成直角坐统计图,这样如果加上直接引用的统计图的论文数量,那么,将有接近一半的论文被引用的时候与坐标统计图有关。利用论文中的表格设计试题,有两种处理方式。

(1)直接引用表格或选取表格中部分数据,并在试题中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这在土地利用类试题中呈现较多。例如2011新课标全国卷第44题的表格数据(表1)示意某区域湿地的变化。该道试题利用论文《三江平原典型淡水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以三江自然保护区为例》中表2的数据,选取三个年份三江保护区沼泽湿地景观动态的部分数据,只选择斑块数目(块)、斑块总面积(hm2)、景观比率(%)三项要素。

表1

表2不同时期三江保护区沼泽湿地景观动态

(2)将表格中的数据转绘成统计图,通过统计图的方式呈现

例如2009年广东地理卷第37题,考查近20年来我国饮用水污染事故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该组试题中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与结构统计图)是由论文中的表1和表2中的数据转换而来的。论文写作过程中对数据的呈现可以用表格,也可以用统计图。但从试题设计的角度来看,统计图更为直观,更适合在试题中呈现。

从图形类型的角度来看,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直角坐标图的处理方式较为常见。例如2015年江苏地理卷第25,26题中的两幅图像分别示意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和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该组试题的两幅统计图分别由所引用论文中表1和表3的部分数据转绘而成。类似的处理方式在人口增长率的数据呈现中也曾出现过。一般而言,各年份统计数据可以查阅相应的统计年鉴,但是引用论文《人口规模、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经验证据及国际比较》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显得更加直接、方便。因此不少试题都有这样的设计思路。

3.引用论文的结论设计试题

将论文中研究结论改编为文字材料,设计文字类选择题也是命题者处理论文的方式之一。这样的处理方式涉及的论文篇数较少,但由于要考虑文字字数多少对考生阅读的影响,因此对试题设计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例如2009年广东卷考查1980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北移的自然原因,其正确选项就是所引用论文的研究结论。直接引用论文的研究结论设计试题,一定要注意该结论是否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一致,否则将会导致试题难度过大,失去试题的评价意义。例如2015年广东文综卷第11题:

(2015广东文综卷·11)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该组试题的设问与正确选项A的设计来源于论文《北方农牧交错带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科尔沁左翼中旗为例》的研究结论。论文的作者在文章中指出,研究区域居民点密度阴坡大于阳坡,与其他研究者的结论相反。这样的结论会造成认知上的冲突,影响到考生的答题,因此难度较大,区分度较低。下表是该题的高考答题统计。

2015年广东文综第11题统计

4.将学术论文的研究结论转绘成图像

这样的处理较为少见。近13年来,只出现过一次。2010年广东文科综合卷第7题的设计就采用了这种方式。

三、高考地理学术情境试题素材选择与处理的教学启示

1.寻找合适论文素材,命制原创试题

好的方法蕴含于好的作品当中。分析高考地理学术情境试题的素材选择与处理方式,旨在从中学习该类试题命制的思路与方法。然后选择合适的论文素材命制原创试题并在测试中检验试题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从而筛选出一部分有价值的试题可供复习备考中多次使用,提高复习备考的有效性与针对性。笔者有幸参与了由教学考试杂志社举办的“优师计划”方向六与方向七的原创试题命制工作,在部分试题的命制过程中便使用了将论文素材作为原创试题素材的方式。

2.利用学术情境试题,测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命制统计图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统计表格的要求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履历表格这样填
表格图的妙用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