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高考地理命题对考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及应对策略

2019-04-24云南雷维运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栖息地学科素养考查

云南 雷维运

2017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的最大亮点是概括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基于此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地理命题加大了对考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力度。高考地理学科命题对考生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处理复杂任务,通过一定时间段的学习后必须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才能应对新时代的高考地理试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地理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地理学家将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高度概括为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为了高效备考2019年地理高考,少走弯路,有必要对此开展专题研究。

一、对人地协调观的考查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最为核心的研究主题。面对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对考生“人地协调观”素养的考查有助于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分析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未来和谐世界的建设者,例如下面的例题。

【例1】(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Ⅱ·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图1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图1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命题意图】本题以“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为背景材料,重点考查考生:(1)对地理事象空间分布与演变特点的归纳与表达能力;(2)从情境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逻辑推理与判断的能力;(3)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理念的认知程度。大熊猫作为动物中的“活化石”,一度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诸省,最北可至北京的周口店一带。但是由于气候变迁,特别是近代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其分布区域迅速缩减,生存空间被日益压缩到几个孤立的“山岛”。目前仅存于我国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区的部分地区,秦岭已经成为大熊猫分布的最北和最东限。

【试题分析】第(1)小题从时间演变角度描述大熊猫栖息地分布的面积大小变化及扩展或收缩方向上的变化趋势;而空间分布则重在就某一具体的时期描述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空间形态特征。答题过程关键要抓住图中代表不同时期栖息地范围的“面积大小”和“形态特征”。按照这样的思路,结合材料图提供的时间信息和空间信息,就不难归纳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第(2)小题从材料中获取地理信息,并借助已有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通过推理和判断,建立与问题事实间的逻辑联系。材料中已经告之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末,该地区森林遭大规模砍伐,贯穿大熊猫栖息地的108国道建成通车,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秦岭隧道建成通车,108国道在该地的原地面路段废弃。对照图中不同时期栖息地范围的变化,与“砍伐森林”“禁止砍伐林木”“道路修建”“隧道通车”之间建立对应的逻辑联系:砍伐森林—植被破坏—栖息地面积缩小;禁止砍伐林木—植被恢复—栖息地面积恢复、扩大;道路修建(砍伐森林—修建林区采伐道路)—人类活动增加(车流)—阻碍大熊猫迁移—栖息地碎片化;禁止砍伐林木(秦岭隧道)—林区采伐道路废弃—促进大熊猫迁移—栖息地碎片化程度减弱。通过这种逻辑关系的建立,就不难推导出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截至2013年底,我国的道路总里程已达424万千米,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压力比较明显,与野生动物冲突日益突出,特别是造成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碎片化,影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的基因交流,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及野生动物生存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此形势下,道路的修建、运营与生态环境、野生动物保护之间的矛盾该如何协调?道路建设给野生动物及栖息地带来的影响该如何缓解?这一系列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设计第(3)小题“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通过考生对“主要途径”的阐述,间接考查考生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理念的认知程度,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应对策略】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学会结合现实中的自然地理环境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与作用,归纳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路径;结合现实中的区域发展情境,能够说明开放区域条件下,该地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潜力及其变化,归纳该类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遇到的人地关系问题,分析区域特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结合现实中的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实例,能够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理解资源和环境安全对于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

二、对综合思维的考查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例如下面的例题。

【例2】(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图2)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图2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有人提议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但由于建桥成本高等原因,未获支持。分析在白令海峡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的原因。

【命题意图】本题以白令海峡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线索,考查考生从文字与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结合地理原理分析白令海峡的气候、地形、地质等自然地理特征,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视角,分析影响人类活动的自然地理背景等能力,考查考生的综合思维素养的形成状况,从这个意义上看,本试题不仅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能力,也鲜明地体现了考查考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立意。

【试题分析】第(1)小题通过由果推因的方式设问,即利用材料中给出的“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这一结果,去推知造成这一结果的“自然原因”。该问题指向“自然原因”,从“应答域”看,应限定在“冬季”和“人们难以徒步跨越”两个条件,即在这一限定的前提下去分析“自然原因”,这是审题的关键。答案应循着“冬季白令海峡哪些自然现象会使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的思路加以组织。材料给出的条件是冬季封冻,具备人们可以徒步跨越的条件,接下来是要思考:什么样的自然条件会是徒步跨越的障碍?由图中的纬度信息可以看出,白令海峡有北极圈穿过(或较接近北极圈),由此可以做出判断:若徒步跨越会经历漫漫黑夜,从而得出冬季白昼短(或近极夜)的结论。同时也可以据此得出由于纬度高,气候极为严寒的判断。答案“(受低压控制)多暴雪”结论的得出,是本小题最具难度的部分,一方面考生需要“关注”和“提取”图上给出的阿留申群岛及北纬60°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将此信息与气压带、风带分布知识建立“链接”,明确此时白令海峡受阿留申低压(或副极地低压)控制,同时,还需进一步思考受低压控制(气旋)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天气,才能得出“多暴雪”的结论。(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的结论得出也有一定难度,答题关键是考生是否关注到材料所给出的“海峡两侧为山地”的提示,再结合地图想象出两侧为山地的海峡,会产生狭管效应,从而加大这里的风速,得出风速快(风力强劲)的结论。

本题第(2)小题与第(1)小题有很强的逻辑关联:既然目前在封冻的冬季难以徒步通过,那么“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时也不会选择在冬季,因此判断出在夏季(暖季)是不困难的。理由也可与冬季“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类比中找到“(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的结论。

第(3)小题侧重考查考生由果推因的分析、推理能力。题目给出的“果”是“建设跨海大桥成本高”,由此推因,必须考虑建设的是“跨海大桥”,又是在白令海峡这一特定区域进行的。合乎逻辑的思考方向是考虑哪些自然、人文因素是造成“成本高”的原因,而不是把思路局限在“投入的资金多的原因”上。展开分析时,要充分利用给出的文字资料“白令海峡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和白令海峡示意图。根据白令海峡的资料,可相对容易得出“大桥长度(跨度)大,施工难度大”的结论。由图可以推知,白令海峡接近环太平洋地震带,这里地震发生频率高,由此推理出桥梁要具有较高的防震能力。由图还可以推知,白令海峡处于极地东风带,受风力及海水密度的影响,表层海水由白令海峡流入白令海,因此桥梁会受到海冰的影响。白令海峡远离经济发达区,建桥材料需要长距离运输,运输费用高。结合题(1)的分析,这里气候严寒、冬季封冻、多暴雪等,可以得出气候极端,施工条件差,施工期短,对材料性能要求高,人工费用高等结论。

【应对策略】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对地理事物进行要素的综合和时空的综合。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规律,解释昼夜更替、四季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中的岩石圈物质循环、大气循环、水循环等的基本过程,并结合生态保护、国土整治等国家发展战略,系统地分析其自然地理条件;能够在认识某类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其发展的条件、过程、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能够从全球化的视角,综合分析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的条件、方式及潜力,以及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并从国际合作的视角理解并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

三、对区域认知的考查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地理学家按照一定指标,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类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对考生“区域认知”素养的考查有助于引导学生从区域的角度,认识和分析地理环境,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例如下面的例题。

【例3】(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1)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图3)。据此完成1题。

图3

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命题意图】区域认知是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之一,而对区域界线的理解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面。在中学地理课的教学中,比较突出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而对区域之间的过渡性的关注相对较少,甚至有把区域界线绝对化的倾向。引导考生正确理解区域界线以及河流对地理分异的作用,并进一步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对于区域认知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实,是本题命题的立意。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考生已学知识(秦岭—淮河线及其地理意义),设计问题,综合考查考生对地理界线、大河阻隔等地理问题的理解程度,以及解读地理信息、分析实际问题、解释地理现象等能力。

【试题分析】秦岭—淮河线作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综合了自然(尤其是气候)和人文(如农业)等多项指标的结果,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目的要求。通过题目所给的第一方面的信息,并参阅所给地图,可知秦岭—淮河线在此地区无相对应的自然河道,故B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洪泽湖以东至黄海之滨,是连片的平原地区,而且无对应的自然河流,当然不可能一线两侧地理差异显著,D选项的表述指向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是突变的,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很显然,D选项是强干扰选项。因为考生熟知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般所说的南北地理差异,是就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而言的,即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但是,这种区域差异在区域分界处往往表现为较为宽阔的过渡地带,其间地理差异是渐变的。这正是本小题传达的对地理界线的理解内涵。根据题目所给图文信息,可以得出秦岭—淮河线在该地区没有与其相对应的自然地理事物(如河流),所以,也找不到对应的自然地理标志,C选项为正确。而把此选项作为正确选项设计,也强化将地图上的地理界线与实际地面情况做对应理解。

【应对策略】由此可见,我们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具有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能够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并能够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演变过程,评估其发展问题,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能够比较全面评价区域决策的得与失,并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能够收集世界、全国或区域的资源、环境信息,并利用信息阐释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四、对地理实践力的考查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调查和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户外考察、实验、社会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

【例4】(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7)(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图4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图4

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命题意图】本试题在给出真实的地理情景的基础上,考查考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间接考查考生的地理实践力。我们都知道,高考是纸和笔的考试,很难考查学生在具体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考查考生的间接实践力,即在真实的地理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选择判断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野外求生自救能力和生存能力。为此,地理命题专家尝试设计了几组试题。本题就是最好的证明,一线教师一定要引起注意。

【试题分析】堪察加半岛的空间差异,为人类野外开展实践活动的区位选择提供了多种可能。试题设计了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棕熊的情景,要求对其区位选择作出解释。该科考队员拍摄点选择在西部偏南的山地河流附近,这是因为西部夏季位于雨影区,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偏南的区域生长森林,加上山地地形,便于隐蔽拍摄。河流是棕熊捕食鲑鱼场所,拍摄到棕熊的概率大。

【例5】(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4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为主要商品,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古代商道。该商道分布在今滇、川、藏等地区,沿途穿越高山、峡谷、密林。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

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

【命题意图】本试题以茶马古道游为背景,通过材料中提供的茶马古道所经过的自然环境,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旅游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及不同的旅游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旅游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以致用的能力,引导考生树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间接考查考生地理实践力的最好案例。

学习对生活中实践活动有用的地理是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一条基本理念。生活中处处有地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出游方式的选择更加多样化,除了参加旅行社的团游之外,小众(或个体)的自助游也越来越流行。外出旅游已不是简单地停留在以前的观光(走马观花),而现在更加注重旅游者亲身的经历和体验。徒步古道游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试题分析】暑期一群旅游爱好者计划沿着茶马古道,开展徒步古道游,体验马帮文化。试题要求从文化体验角度,指出他们应做的前期准备。要回答这一问题,考生一定要紧紧抓住材料中给出的两个关键词“徒步古道游”和“体验马帮文化”。因此,旅游者首先要收集与茶马古道相关的资料(包括茶马古道所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资料和马帮文化的历史资料)。第二要规划设计徒步古道游的体验路线,确定茶马古道体验游的具体地点。第三要准备相关的用品(包括与体验路线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装备用品以及一些必备的生活用品)。第四要聘请向导(为了保证徒步古道游的安全,须聘请对古道徒步体验游线路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以及马帮文化十分熟悉的当地人作为向导)。

【应对策略】由例4和例5可见,我们在平时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能够设计科学的地理实验与实践、考察方案,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与处理相关数据与信息,对地理事象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能够搜集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展规划,设计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方案;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存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建议;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四个核心素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的两大突出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生分析和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等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是学生感悟、体验现实世界中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栖息地学科素养考查
北极新海冰制造项目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BEAN SCENES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何群:在辛勤耕耘中寻找梦想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