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良性互动的高校教研室建设

2019-04-23李丽黄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良性互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

李丽 黄河

摘要:从教研室建设的角度,如何使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形成良性互动不仅可以彻底改变科研与教学脱节的局面,而且可以使教师通过自身的参与和体会,确立科研与教学统一性的认识,从根本上改变对科研工作重视不够的局面。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形成良性互动对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科研工作;教学工作;良性互动;教研室建设

一、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互动的涵义

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良性互动包括教学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教学化两个重要方面。

首先,教学工作科研化。高校除了给予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之外,还须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特点,提升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其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高校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方面都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及行业的变化。所以,高校在教学的同时须要研究人才培养的模式,社会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和新动向。教学活动融入科学研究,体现在以下方面:

1.社会与行业需求变化促使人才培养的方向和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调整促使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调整。2.教学内容更新与科技发展促使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新。例如,運用信息化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利用VR技术进行实践操作。3.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的环节不可省略,如社会调查报告、撰写毕业设计等。

其次,科研工作教学化。高校的科研工作要与教学工作相合起来,科研成果与科研过程可以服务于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通过科研工作的研究总结寻找更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科学研究融入教学活动,体现在以下方面:1.科研成果带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最新最前沿的变化。2.科研资料和设备为教学工作服务。例如仪器设备与图书馆资源向教学活动开放。3.科研基地对学生开放。例如学生利用实训室进行实际操作。

4.教师不但从事科研工作也同时参与教学活动。

二、高校教师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主要涉及两个问题:1.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二者关系的认知;2.高校教师如何处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调研小组进行在线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20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占总数的91.6%。通过数据采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高校教师对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的基本认知

教师对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认识程度,决定了高校教师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通过问卷调查,有58.1%的调查者认为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互促进,都很重要。有24.2%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只有13.3%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的核心任务是科研。可见,大部分的高校对“教师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互促进\都很重要”表示认同。与科研相比,更多教师将教学摆在第一位。通过访谈课题组也了解到80%的教师认为科研对教学工作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教学工作对科研的反哺作用不明显。

(二)高校教师对待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实际投入

70.5.%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将教学工作摆在第一位。只有25.2%的教师将工作重心放在了科研工作方面,而在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中投入时间与精力一样多的教师占比4.3%。

(三)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的影响程度

绝大部分的教师认为科研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教学工作的精力,占据一定的时间,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40.5%的教师认为科研工作不会影响教学工作的效率,而有 36.3%的教师认为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略有影响”,20.1%的教师认为科研工作比较影响教学工作。只有3.1%的教师认为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影响比较大。

三、高校教研室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开展失衡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到,58.1%的高校教师虽然认同“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互促进,都很重要”,但是实际工作中却出现“重教学重技能轻科研”的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学校层面,领导鼓励教师发展科研能力,更多是出于提升学校的品位和影响力方面的考虑,对如何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如何通过科研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激励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等方面缺乏引导。

从教师层面,“教书育人”被认为是高校教师的天职,加之教学工作量较大,教学工作花费大部分精力。科研工作缺乏考核和激励制度,教师基本利用业余时间去做,促使教师大部分精力用于日常教学或者处理行政事务,无暇同时开展科研工作。

(二)科研内容与成果缺乏实际应用性

部分教师可能在课堂上讲授过自己研究相关的内容,但仅仅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标准进行转化,是无意识的行为。因为研究缺乏持续性和深入性,科研内容和成果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实际教学内容,缺乏应用性。

部分教师迫于职称压力,在论文发表、课题申报、经费申请、专著出版方面耗费大量精力,削弱了其在教学中的关注程度,导致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学方法和方式缺乏创新性,科研的新成果不能充实到教学之中,科研的新动态不能反映到教学之中。表现为科研工作的计划性不强,缺乏与教学工作的紧密联系,更没有与学校的学科建设的需要结合起来。

(三) 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互动发展缺乏团队合作

教师出于个人考核和职称评定的考虑,在工作之余,利用查阅资料、写论文、申报课题等形式开展科研工作,形式单一,且基本是个人行为。科研工作的开展缺乏团队合作与交流。由于个人力量和精力有限,科研工作开展不能很好地结合社会实际、企业实际,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缺乏应用技术性。因为个人行为缺乏计划性,也导致了科研工作的开展缺乏深度和持续性。

四、“教学与科研”互动发展背景下高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体系构想

作为高校教师团队的基层堡垒——教研室,有必要把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融入到教研室的日常建设与管理中去,将这种不自觉和无意识行为通过有计划的管理变成一种组织行为和制度行为,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协同增进。

(一) 要通过打造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互促进氛围

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教学活动是“本源”,科研活动是“分流”,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双主体,不但要完成教学工作也必须参与科研活动。所以,教研室要营造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的氛围,教师也要认识到科学研究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职称晋级,而是能够让教师对本专业教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还能使教学更有新意,更紧贴行业与专业的最前沿。教学活动能够为科研工作带来实践案例与灵感。同时积极参与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教师可以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新知识,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得到大幅提升。

(二) 教研室要通过制定建设将科研成果融入日常教学

教研室要定期开展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研讨交流活动。教师在课中将科研前沿成果、课题研究阶段成果结合到课程教学中,并在课后向学生推荐参考资料,使学生自主阅读,为学生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提供条件,同时还可以开展本专业前沿性的讲座或者选修课程,将科研成果引入理论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引入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使学生参与其中。带领学生参与项目调研工作,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

(三) 教研室要通过团队建设稳定研究方向

科研与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改变原来单兵作战的不稳定性,教学内容和研究方面相近的教师可以组建科研与教学团队,不但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也可以积累研究经验,有利于研究方向的稳定性和深入性,使得科研工作更有计划性。

(四)教研室要通过组织建设建立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激励机制能够极大地调动教师们开展教学科研互动的积极性,原有的评价机制衡量指标单一、倾向教学考核。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协同发展的激励机制需要细化考评标准,促使教师们在实践教学中主动开展科研工作,从而让优秀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得到肯定,提高教师们开展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待遇。

参考文献:

[1]曾锵.“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理念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研室管理體系构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7,3:53-57.

[2]洪志忠,李静.大学教学改革中的教研室建设[J].教育评论,2017,1:127-131.

[3]仇玉斌,甄海胜.文科跨专业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7(13):70-73.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良性互动教学工作科研工作
运城学院召开2022年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大会
西安航空学院第二届科研工作会议召开
我校召开科研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融合时代舆论监督中的媒体互动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