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要“立破并举”

2019-04-23郭望远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维护构建

郭望远

摘要: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优劣关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的达成、关乎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的完成。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内部与外部的共同挑战,不可放松更不可轻松对待,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破除意识形态领域的错误思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与不断发展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打赢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这场硬仗。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构建;维护;发展

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是一定阶级、政党的思想根基所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巨大的精神力量紧密团结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关乎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 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是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阵地,更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主战场,在新形势下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

一、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伟大事业

在意识形态斗争明里来暗里去的新形势下,西方意识形态借助“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等独具代表性的思想、言论来渗透、侵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妄图推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指导地位,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破灭,走上西方国家所期望的“自由、民主”的资本主义道路。高校是聚集人才、培养人才的阵地更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加有意义。在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要当作一项伟大事业来开展,壮大主流意识形态,用强大的主流意识形态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力量。

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自我定位。首先高校是社会主义的高校,必须牢牢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动摇或舍弃这个本质规定性,其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功能自然失去了根本方向。再者,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学子,使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与价值观念,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再者,高校教育是教育事业重要的一部分,担当培养高素质人才任务,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教育本质规定性、教育事业的根本要求从理论与实际上表明高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责任,即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坚持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极端重要的事业。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青年一代是朝气蓬勃的新一代,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热枕、对于国家建设事业的满腔热血都在向时代证明青年的时代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完成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能否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最终影响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

二、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困境

(一)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的外部威胁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部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与侵蚀同样在高校意识形态中有所表征。西方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与侵蚀体现在多方面,一是在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即鼓吹市场经济万能论,经济的发展是完全自由市场,中国应该走西方的自由的市场经济道路。二是在政治领域的“无政府主义”、西方“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甚至是试图在中国进行“颜色革命”。三是文化领域的“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学术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文艺领域“娱乐消遣”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大有“乱花迷人眼”之势,利用明里来暗里去的各种方式来侵扰甚至妄图推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地位。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西方意识形态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对其的渗透、侵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首当其冲就是网络领域,高校网络使用群体庞大,且较多学生对于网络信息背后所潜藏的意识形态警惕性不够,很容易在思想领域受到错误思潮、西方价值观念的侵蚀。西方敌对势力利用培养的所谓专家、学者大肆鼓吹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史的虚无,结合部分虚无、整体虚无、实虚结合等形式,利用五花八门的手段,来渗透侵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力求在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扩大自己的影响,给高校师生灌下西方意识形态迷魂汤。在经济领域宣扬“新自由主义”进而侵蚀青年人的价值领域,利用中国的市场经济为依托在价值观领域向高校兜售“享乐主义” “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与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西方价值体系。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或者反马克思主义耍用各种渗透和侵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伎俩,根本目的是推翻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造成中国人民思想中的混乱,从而攻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地。在高校意识形态阵地面临的外部威胁多集中在高校师生核心价值观领域,通过外部手段使高校师生在价值观领域出现错乱,从而使西方意识形态乘虚而入。

(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困境的内在归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提供给我们认识、分析、解决事物的根本思路,抓住事物发展的内因即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所在。高校意识形态面临困境的客观现实从根本上讲是高校在意识形态建设中没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进而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困境。主要原因是在进行对外交流时,缺乏以我为主的原则坚持。

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和管理权是在不断与错误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取得和加强的,需要高校党委及宣传部门掌握主动权,主动出击方可赢得先机。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面临困境是由于高校党委及宣传部门对于局势的研判缺乏“因时而动”,对于高校舆情的处理不到位;话语权是高校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必须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及时、有效的表达,一旦在意识形态领域无法及时地、准确地表达,有所失声、失语,自然面临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旁落的危险;管理权是高校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管控的权利,即是对高校出现的舆情进行管控,对于其他思想意识在高校的传播进行管理,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如果一味采用“堵”的方式,在互联网发达、学生思想活跃的新形势下开展意识形态建设,其效果自然事倍功半。

高校师生在学习西方文明的过程中没有牢牢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致使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随波逐流的危险。高校师生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主体力量,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直接影响高校意识形态的根本方向。西方社会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抢占高校师生意识形态领地。部分师生在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时缺乏一双辨别的“慧眼”,学习知识中“接受”了思想,致使在今天的社会出现各种“精日”分子,以及“奴性”人才。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的忽视,片面强调西方文明的优越,高校师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与中国社会的比较脱离实际,致使在思想认知层面产生“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荒谬逻辑,缺乏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导致在发展中迷失自己。

三、 高校意识形态事业以“立”为本,立破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讲话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思想方法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良策。在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与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坚决破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任何侵扰主流意识形态的错误、腐朽的思想;“立”即是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维護好、发展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立破并举”实际是意识形态构建、维护、发展的过程。

(一)构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

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一个接一个的胜利从本质上讲是坚持了科学的思想、正确的理论、合适的道路、中国特色的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经实践证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无论处于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未动摇过,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从理论上解决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懂真信问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构建、维护、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领域的根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新时代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思想引领,要坚持用该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的顺利展开。

(二)维护:高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

高校承担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校必须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管理权,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才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高校的历史使命。高校意识形态“三权”相互联系统一于高校意识形态的构建、维护、发展的过程之中。意识形态领导权是路线方针的问题,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实际是领导权的争夺,只有牢牢把握领导权才能把意识形态事业带向科学的方向。“对于意识形态工作来说,领导权是目的,只有掌握了领导权,才能有效实施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和管理权,因此,领导权是话语权与管理权的前提和基础。”话语权是话语表达的权利,即是在意识形态受到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侵蚀时要及时“发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进行科学正确的批判与反对,切忌失声、失语。管理权是对多元意识形态的管理,在世界文明交流的今天,多元化社会、多元价值观并存,牢牢把握管理权就需要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管理不可缺位。意识形态领域要坚持一元指导的根本,破除西方意识形态通过各种平台兜售西方价值观的动机和行为,在价值观领域处理好一元根本、多元并存的问题。

(三)发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

高校积极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应有之义。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动力,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基础。高校师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有效应对西方价值观渗透与侵蚀。

“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想信念依托,是对于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把坚定‘四个自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要把坚定高校师生的“四个自信”作为建设高校意识形态的关键,坚定理想信念才能不被西方意识形态的糖衣炮弹打倒。特别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发展的根基,对于本民族国家的文化自信才能有发展的动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用“四个自信”为价值引领,建设具有强大引领力与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1.

[2]史明艳.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7):92.

编辑∕姜雯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维护构建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